(共23张PPT)
B.C.209年
故
温
知
新
B.C.207年
B.C.206年
B.C.202年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项羽·巨鹿之战
刘邦·西入秦关
楚汉之争
垓下之战
秦朝灭亡
练一练:请将
这些成语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入时间轴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
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的建立
时 间:
开国皇帝:
定 都:
▲西汉都城·长安布局示意图
▲西汉长安城出土“汉并天下”瓦当
刘邦(汉高祖)
公元前20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一、西汉的建立
2、汉初社会状况
人口锐减
田地荒芜
人民流离失所
国库空虚
[ jǐn ]
[ dàn ]
[ chún sì ]
第54页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社会状况?
思考: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政策?
战争
战争
战争
恢复和发展生产
巩固新的王朝
休养生息政策
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1、背景(原因)
②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故无为者乃有为也。……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及故也。 ——陆贾《新语》
陆贾认为秦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他又给刘邦提出了什么建议?
举措太众、刑罚太极
无为而治
▲陆贾
识
知
拓
展
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休息保养。
生息:人口繁殖。
解释: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已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的政策。
★休养生息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①
②
③
2、措施
结合55页第1段,找出汉高祖采用哪些措施?
“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释放奴婢为平民;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汉高祖时期的田赋与秦朝相比有何差别?
第56页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汉高祖时期的田赋与秦朝相比有何差别?
第56页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项目 秦朝 汉初
统治政策 赋税沉重(三分之二)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残酷等 轻徭薄赋(什五税一)
“兵皆罢归家”
鼓励耕织
结果
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第56页
3、影响
成语典故: 萧规曹随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史记·曹相国世家》
成语解释: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西汉前期皇帝谱系
文帝
景帝
汉高祖
惠帝
吕后
后少帝
汉初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②
③
④
①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年)
刘邦第四子
在位23年
汉景帝刘启
(前188—前141年)
汉文帝之子
在位16年
物
人
档
案
自主学习:结合55页第3段,
找出“文景之治”的措施。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1、措施
↘“三十税一”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收入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2、农业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巩固统治。
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农,天下之本也
第56页
文帝二年
1/30
秦朝
2/3
高祖
1/15
文帝十二年
1/30
文帝十三年
免除
景帝元年
1/30
识
知
拓
展
刘
邦
秦
朝
薄赋
轻徭
秦朝
17岁起,每年数次
文帝景帝
20岁起,3年一次
识
知
拓
展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àn] ,肉二十斤;九十已上,又赐帛[bó] 人二匹,絮(粗的丝绵)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把斩右趾(斩去右脚)改为弃市(死刑);
景帝:针对笞[chī]刑(竹、木板责打),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缇萦上书救父
识
知
拓
展
▲汉文帝·霸陵
(陕西·西安)
第56页
薄葬
说说汉文帝有什么优秀品质?
2、表现
政治______
经济______
生活______
国力______
国库______
舂米
薅秧
酒肆
酿酒
根据壁画内容思考,“文景之治”有何作用?
清明
发展
安定
增强
充盈
三、“文景之治”
3、影响
①历史地位: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治世”。
(公元前202年~前141年,61年)
②为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带笑意
东方
“蒙娜丽莎”
试比较两种俑的
表情有什么异同?
这说明什么?
三、“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小结
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的建立
汉初的社会状况
背景
措施
措施
作用
①士兵②奴隶③农民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前202年
长安
汉高祖刘邦
①②③④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
表现
影响
第一个“治世”;奠定基础
国策
:无为而治
;休养生息
题
问
思
考
如果你是农民,你愿意选择生活在秦,还是西汉?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西汉。(无为而治、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以德化民)
①统治者要重视民生,要以人为本;
②要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堂
课
练
习
2.下面对西汉休养生息政策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
A.封建国家暂停了对农民的剥削
B.西汉统治者废除了秦朝的沉重赋税
C.西汉王朝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D.政府奉行宽松政策,把剥削放到农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1.《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B
D
3.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受献礼。对修建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这表明汉文帝( )
A.当时国家很贫穷,消费不起
B.做样子给百姓看,怕大家说他是昏君
C.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D.节俭财政开支,以削弱诸侯王势力
堂
课
练
习
C
4.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③重视发展农业④以德化民;⑤焚书坑儒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堂
课
练
习
5.以下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 ④汉文帝
A. ①④③②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②①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