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河源·八年级期末)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A.创建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亥革命 C.进行国共合作 D.进行二次革命
2.(2022·广东河源·八年级期末)小军家有一张发黄的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蔡升熙按照本校规定步兵科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时务学堂 D.黄埔军校
3.(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国共两党的合作
D.国民政府的成立
4.(2022·广东河源·八年级期末)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统一战线破裂 B.国民革命失败
C.工农武装割据 D.北伐战争进行
5.(2022·广东阳江·八年级期末)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处应该填写 ( )
1924-1927年 ▲
1927-1937年 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1937-1945年 团结抗战,驱除倭寇
1945-1949年 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6.(2022·广东韶关·八年级期末)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7.(2022·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下列反映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民革命
②民主、科学
③维新变法
④三民主义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8.(2022·广东湛江·八年级期末)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没有打到军阀张作霖
B.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C.国民党实行“清共”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9.(2022·广东湛江·八年级期末)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尝试起武装斗争的道路来挽救中国革命,随即在城市发动了第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 )
A.黄花岗起义 B.广西起义 C.安庆起义 D.南昌起义
10.(2022·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11.(2022·广东清远·八年级期末)“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
A.南昌起义前夕
B.秋收起义后
C.第五次反“围剿”中
D.遵义会议后
12.(2022·广东梅州·八年级期末)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是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3.(2022·广东茂名·八年级期末)1927年秋,毛泽东在文家市前委会议上主张放弃攻打长沙;随后主持三湾改编,确立党的支部建在连队上;之后决定工农革命军主力在井冈山周围打游击。这说明
A.建党建军原则的正式确立 B.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
C.国民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拉开序幕
14.(2022·广东肇庆·八年级期末)毛泽东曾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以下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C.促成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
D.创建了农村革命的根据地
15.(2022·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重要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C.必须将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D.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6.(2022·广东河源·八年级期末)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数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
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7.(2022·广东阳江·八年级期末)“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五次围剿敌猖狂……紧紧握住红军的手, 亲人何时返故乡”。以上歌词反映了红军
A.反“围剿”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 B.反“围剿”失败后进行战略转移
C.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D.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18.(2022·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转折点”的理解合理的有( )
①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②使党的工作重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③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④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⑤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A.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19.(2022·广东佛山·八年级期末)毛泽东说:“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说明遵义会议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
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0.(2022·广东云浮·八年级期末)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②①③⑤③⑥
二、综合题
21.(2022·广东茂名·八年级期末)广东,作为近代中国的风气之先之地,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而同地与“广东”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地点 名人故居
广州番禺 邓世昌故居
江门新会 梁启超故居
东莞虎门 蒋光鼐故居
惠州惠阳 叶挺故居
梅州蕉岭 谢晋元故居
材料三: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孔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来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其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两处历史避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一位历史名人并为其撰写简介。列举两种了解和认识历史名人的途径。
(示例: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京张铁路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3)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得出“广东能够作为近代中国风气之先”这一结论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保护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的意义。
22.(2022·广东汕尾·八年级期末)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应当在中国解除对民间工商业发展的束缚,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择人才的制度……并且批评李鸿章和洋务运动:“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在遭到李鸿章拒绝后,孙中山“知道没有办法,闷闷不乐地回到上海”“所有希望成泡影。所以到这时候,孙先生的志向益发坚决……”。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摘编自马勇《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并称为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是“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先生的“益发坚决的志向”是什么?并列举两例他为实现“志向”所进行的努力探索。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它在经济或思想方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统一战线”方面所做的贡献。
23.(2022·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带火了一系列热词,“中国梦”就是其一。“中国 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 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什么?分析材料,概括该“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一道闪电划过”为什么却“黑暗依旧”?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两个历史事件。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4.(2022·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二十世纪的中国是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向光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张海鸥《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哪一事件使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史料中“沉沦”的含义是什么?
(2)1901-1920年是中国“沉沦”的谷底,也是中国“上升”的起始时期。根据材料,你认为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什么?给出理由。
材料二:民国早期……受过西方教有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尝试用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中国近代史》
(3)材料二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他们“唤醒国家和人民”的“基本东西”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4)材料三中的“28年”属于中国革命的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据史料写处2个在这条道路的引领下取得的伟大成就。
25.(2022·广东肇庆·八年级期末)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摘编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校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历程的示意图
材料三 毛泽东出席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重要发言,批判“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严重错误,阐明红军在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得到与会大多数同志的支持。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决定意义的转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之间的内在联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和1934年所遭受的挫折。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26.(2022·广东江门·八年级期末)朱德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周恩来称赞他的革命历史“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德的生平经历(节选)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8月1日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在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3000余人,占领这座城市。后汪精卫命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起义地进攻。8月5日起义部队撤出,挥师南下,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10月初,起义军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部队被打散。此后,部队有一部分突围到了广东的海陆丰地区,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湖南南部,开展游击战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5月4日,在会师大会上,朱德走到讲台前向大家行了个军礼,高声喊道:“我们党领导的两支革命武装的会合,意味着中国革命的新起点。参加这次胜利会师的同志,一定都很高兴。可是,敌人却在那里难过。那么,就让敌人难过去吧。我们不能照顾 他们的情绪,我们将来还要消灭他们呢!这次胜利会师,我们的力量大了,又有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不断地发展革命。”
——余玮《朱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
材料四1935年1月15-17日的会议上,周恩来较客观地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 战争以来的全部情况,实事求是地指出这次“围剿”战争的失败,在军事指挥上确实有问题……毛泽东说:“华夫同志(指李德)只知道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也要吃饭,还要睡觉;也不问走的是山路、平原还是河道,只知道在总部草拟的略图上一划,限定时间赶到打仗,这样哪能打胜仗?这完全是瞎指挥!”…朱德严肃地说:“有什么本钱 就打什么仗,没有本钱,打什么洋仗。”朱德同志接着也表示了明确态度,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意见。
——摘编自孟庆春《毛泽东的辉煌人生和未了心愿》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两项朱德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哪些因素直接影响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次起义的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起义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会师”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任意选取朱德发言中的一个观点,并用史实进行说明。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朱德认为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哪些重要决定?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干“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播学导致了民国以来社会上的种种黑暗腐败,资产阶级领导的一系列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也均以失败告终。为此,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决定接受苏俄和共产党的帮助,与共产党实行合作,由此兴起了国民革命运动。故C符合题意;创建了同盟会与俄国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不是孙中山,故B不符合题意;二次革命(又称癸丑之役或赣宁之役)是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1913年(民国二年)在中国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又称为“讨袁之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是民国元年,即民国一年。所以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为:民国N年=公元纪年-1911年。因此民国13年是公元1924年。黄埔军校校创立于1924年。因此D正确;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1862年创办的。A错误;京师大学堂创立于公元1898年。B错误;时务学堂创建于1897年。C错误。综上故选D。
3.C
【详解】此题是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相关史实是北伐战争。根据所学知识,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故“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合作。ABD不符合题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6—1927年4月,在大革命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工会组织得到了迅速壮大,成为重要的革命力量,工人力量的壮大进一步促进了北伐的迅速发展,有力的保障了北伐的胜利进军,故D符合题意;1927年4月、7月,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统一战线破,国民革命失败,故AB不符合题意;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到1927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在这次国民革命运动中进行了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北伐战争,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B
【详解】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6年的北伐战争的主力军是黄埔军校的师生。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1924年5月的两年后指的是1926年,ACD选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故选B。
7.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①国民革命,1924年;选项②民主、科学,1915年;选项③维新变法1898年;选项④三民主义,1905年;因此只有选项③④②①符合题意,故选D。
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初,国民革命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是,蒋介石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大地主阶级的统治,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9.D
【详解】根据题干“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城市发动了第一次武装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对南昌起义的描述。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D正确;黄花岗起义发生在1911年,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A;广西起义 、安庆起义发生在1907年,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BC。故选D。
10.D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南昌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与“八一军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D项正确;1911年10月10 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排除A项;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起义遭受了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排除B项;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10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故两军会师发生在秋收起义后,选答案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考点:
1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A项正确;遵义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B项;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C项排除;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主力走向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故选D;1929 年,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A;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排除B;1927年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标志国民革命失败,C项错误。
14.D
【详解】根据材料“1927年”“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政策下,中共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之后中共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即毛泽东所说的“小鸡”,D项正确;“孵出小鸡”强调的是中共探索出的革命成果或道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不符合“小鸡”的内涵,排除A项;红军长征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说明了敌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党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训是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6.C
【详解】考查点:长征。依据题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避开蒋介石的魔爪、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危在旦夕的战斗。”从而得出这里的“行军指的是1934年——1936年的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不符合题意;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B不符合题意;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B
【详解】依据题干的“子弟兵,别故乡……五次围剿敌猖狂……紧紧握住红军的手, 亲人何时返故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故B符合题意;反“围剿”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四渡赤水和渡过金沙江发生在长征期间,与题干的“子弟兵,别故乡”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A项正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是红军长征的胜利,B项错误;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项错误;①④是三湾改编和长征胜利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A。
19.C
【详解】依据题干“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反映了中国可以自己解决问题,说明中国共产党长大了,成熟了。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C正确;ABD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C。
20.C
【详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越过草地。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初步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据此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为①③②⑤④⑥,故选C。
21.(1)三元里古庙: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万木草堂:戊戌变法;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花岗起义;黄埔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2)简介: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民族英雄,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维新变法运动领袖。
蒋光鼐:广东虎门人,抗日名将,淞沪会战总指挥。
叶挺:广东惠阳人,北伐名将,抗战时期新四军军长。
谢晋元:广东蕉岭人,抗日名将,在淞沪会战中率军坚守四行仓库,名震中外。
途径:参观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获历史遗址;阅读名人传记;到图书馆、档案馆、网络寻找资料;走访与之相关的老人或者名人后代,了解相关的史实。
(3)原因:广东是西方国家进入中国的交通要道;澳门在明朝已经开放;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后,大量国方人来到这里:广东人最早学习西方,不排外;广东人独立,富有创新精神。
(4)意义:历史遗迹和名人故居见证历史,传承文明,述说故事,是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重要的文化游资源,值得珍惜和保护。
【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与黄花岗起义有关;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军事人才。
(2)根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根据材料三“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孔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来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其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的信息可知,“广东能够作为近代中国风气之先”这一结论的原因是广东是西方国家进入中国的交通要道;澳门在明朝已经开放;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后,大量国方人来到这里:广东人最早学习西方,不排外;广东人独立,富有创新精神。
(4)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可知,历史遗迹和名人故居见证历史,传承文明,述说故事,是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重要的文化游资源,值得珍惜和保护。
22.(1)时代背景: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产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志向:进行革命活动;反抗满洲政府/推翻清朝政府。
探索: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广西起义等等。
(2)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经济方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召开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解析】(1)
根据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上书提出:应当在中国解除对民间工商业发展的束缚,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择人才的制度”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所以时代背景经济方面是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产生;政治方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所有希望成泡影。所以到这时候,孙先生的志向益发坚决……”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失败,孙中山志向益发是的对李鸿章和清政府的失望,他开始认识到只有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为推翻清政府的志向,孙中山1895年成立了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后提出“三民主义”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广西起义等等。
(2)
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经济产生的影响,推翻清政府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统一战线”,为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23.(1)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没有根本上改变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2)《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3)南昌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没有根本上改变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4)开放性题目,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24.(1)《辛丑条约》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
(4)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
成就: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任写两处即可)。
【解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史料中“沉沦”的含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1920年是中国“沉沦”的谷底,也是中国“上升”的起始时期,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点是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
根据材料二“民国早期……受过西方教有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尝试用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可得出“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唤醒国家和人民”的“基本东西”是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经历的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属于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在这条道路的引领下我们取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任写两处即可)。
25.(1)联系: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挫折: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进行战略转移。
(3)历史背景:在1934年革命遭受挫折,被迫长征的途中。
特殊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决定意义(或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不怕挫折、不畏牺牲、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与时俱进、以民族利益为重等等。
【详解】(1)依据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和1934年所遭受的挫折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进行战略转移。
(3)结合材料二的图片信息、材料三“毛泽东出席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重要发言,批判‘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严重错误”的信息可知,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在1934年革命遭受挫折,被迫长征的途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决定意义(或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的优秀品质是不怕挫折、不畏牺牲、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与时俱进、以民族利益为重。
26.(1)1915年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战争;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因素:结识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
(2)发展情况:起义取得初步胜利,占领了南昌;由于敌人力量强大,在8月5日退出了南昌,挥师南下,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起义军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部队被打散,后开展游击战;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井冈山会师;观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此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革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4)原因:军事指挥上有问题;重要决定: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详解】(1)根据材料一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1915年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战争”和“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属于旧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活动。根据“结识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可归纳出结识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
(2)根据材料二“8月1日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在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3000余人,占领这座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27年爆发的南昌起义,根据材料可归纳出起义取得初步胜利,占领了南昌;根据“后汪精卫命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起义地进攻。8月5日起义部队撤出,挥师南下,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可归纳出由于敌人力量强大,在8月5日退出了南昌,挥师南下,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根据材料“10月初,起义军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部队被打散。此后,部队有一部分突围到了广东的海陆丰地区,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湖南南部,开展游击战争。”可归纳出起义军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部队被打散,后开展游击战。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根据材料三“这次胜利会师,我们的力量大了,又有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不断地发展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会师指的是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的农民武装达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队伍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这次胜利会师,我们的力量大了,又有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不断地发展革命。”可归纳出观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此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革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4)根据材料“战争的失败,在军事指挥上确实有问题……”可归纳出在军事指挥上有问题;材料“1935年1月15-17日的会议上”反映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