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纪念白求恩 优选课时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 优选课时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8 10:24: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纪念白求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A.péi wéi yì wèi
B.pèi wèi yì wèi
C.pèi wèi jì wéi
D.pèi wéi jì wéi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qiǎn),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是实践了列宁主义路线的。
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chéng)。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qiāng)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D.他不鄙薄(báo)技术工作,是一个纯萃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有 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 的人。
A.纯粹 到德 有誉于
B.纯萃 道得 有益于
C.纯粹 道德 有益于
D.纯萃 道得 有誉于
4.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下面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
B.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角度称“白求恩医生"。
C.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
D.换用不同的称呼,表明白求恩有多种身份。
5.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意思。
C.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利益。
D.见异思迁:看见好的就想要。
6.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7.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③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⑤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②①⑤④③ B.②⑤④①③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⑤②④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当下文艺创作创造了榜样。
B.通过“七七事变”80周年参观活动,让我们回顾了历史,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C.面对紧急的汛情,长沙工商部门加强汛期市场监管,防止不出现利用洪灾哄抬菜价、掺杂掺假等违法经营行为。
D.“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跟我们息息相关的理念。
9.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拟人、反问)
B.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比喻)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
D.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拟人、夸张)
10.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的一项( )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11.“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中的“精神”是指( )
A.国际主义精神 B.共产主义精神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二、填空题
13.《纪念白求恩》作者________,(1893-1976)字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________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________》(共5卷)里。
14.默读课文填空。
(1)《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____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对技术_____________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白求恩同志是__________共产党员,__________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__________,受加拿大共产党和__________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三、字词书写
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 ) 鄙薄( ) 晋察冀( ) 拈轻怕重( )
派qiǎn( ) xùn职( ) 纯cuì( ) 精yì( )求精
四、基础知识综合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chén______。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______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chén,而是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翼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节选自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热chén_________ niān_____轻怕重 纯粹___________
(2)选文划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chén,而是冷冷清清,______ , ______。
备选词语:麻木不仁 漠然置之 漠不关心 无动于衷
(4)把下面的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五、语言表达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方式,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六、综合性学习
18.在2020年春节前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风雨共担,许多人做了很多感人的事。他们都是英雄!为此,班级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访英雄】疫情被遏制,病毒被打败。你有幸联系到曾请命首批奔赴疫情最重的武汉的滨海医院的张医生做一次采访,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向张医生提两个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赞英雄】2020年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专访,朋友圈刷屏。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也发一份帖子,表达对这位老英雄的真挚情感。
非常时刻,再没有一个医生比他更受关注,更被寄予厚望,人们更期望从他口里听到最权威的信息和判断。
17年前“非典”时,他喊出了那句著名的“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央视主持人问他:你关心政治吗?
他说:一个人在他的岗位上能够做到最好,这就是他的最大政治。
17年后,新的疫情袭来,已84岁的他再次披挂上阵。
他匆匆前往武汉,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还临危受命,出任紧急组建的科研攻关组组长。
专访中提及武汉,84岁的他几度哽咽……他坚定地说,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从他的眼里,分明能看出泪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英雄】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节选自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乙】
他说过:“富人可以照顾自己,谁来照应穷人呢?”“最需要医疗的人,正是最出不起医疗费的人。”……他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曾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哪里最艰苦,哪里最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去。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丝毫不顾个人的安危,而把不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看作是对他最大的痛苦折磨。
……
不能忘记,一九三九年七月一日,在晋察冀边区党的代表大会上,他以特邀代表身份从冀中平原赶来参加大会。他在发言中说:“我们来中国,不仅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们。……我决心和中国同志并肩战斗,直到抗战最后胜利。我们努力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不分民族,也没有国界的。”他就是用这样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的共产主义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
(节选自聂荣臻《“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
【丙】
他是一位天才医生,也是一个“工作狂”,常常一天干上18个小时。正因此有人说,就算没有那次致死的伤口感染,过度的操劳迟早会将他带向死亡的结局。在工作上,要是有人在手术中给他递错了器械,只怕免不了被离开的命运。不管怎样,以下事情开不得玩笑:手术器械消毒必须达到标准,摆放必须符合规定;不能擅离职守,不能嫌弃病人的腥臭味;不论环境如何简陋,都坚持最高的医疗技术水准。
(节选自黄防范《你所不知道的白求恩》)
19.多处运用对比是甲文写作上的鲜明特点。请从中找出一处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0.请按要求品析甲乙两文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从句式的角度)
(2)他说过:“富人可以照顾自己,谁来照应穷人呢?”“最需要医疗的人,正是最出不起医疗费的人。”(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1.白求恩同志虽已逝世多年,但“白求恩精神”永不过时,请结合三篇选文,谈谈你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
22.下列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采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B.甲文第③段从“只见过一面”“仅回过他一封信”可看出作者无限惋惜、遗憾的心情。
C.丙文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白求恩同志,“有人说,就算没有那次致死的伤口感染,过度的操劳迟早会将他带向死亡的结局”,是对他的正面描写。
D.三篇选文不仅仅是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学习他高贵的精神品质。
八、作文
23.课文第三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与一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请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纪念白求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A.péi wéi yì wèi
B.pèi wèi yì wèi
C.pèi wèi jì wéi
D.pèi wéi jì wéi
【答案】D
【解析】“佩”应读四声“pèi”,两个“为”是“被”的意思,读作“wéi”,“冀”和“翼”是形似字,“冀”读作“jì”。故选D。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qiǎn),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是实践了列宁主义路线的。
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chéng)。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qiāng)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D.他不鄙薄(báo)技术工作,是一个纯萃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答案】A
【解析】A.正确;
B.热忱——chén;
C.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D.鄙薄——bó,纯萃——纯粹。
故选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有 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 的人。
A.纯粹 到德 有誉于
B.纯萃 道得 有益于
C.纯粹 道德 有益于
D.纯萃 道得 有誉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纯粹:基本意思是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杂质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也指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纯萃”不是固定搭配的词语。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得”和“到德”不是固定搭配的词语。誉:声誉,名誉。益:好处。
故选C。
4.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下面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
B.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角度称“白求恩医生"。
C.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
D.换用不同的称呼,表明白求恩有多种身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称呼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恰当的称呼。
A.按照革命内部通行的称呼“白求恩同志”,A项无误;
B.因为白求恩是个医生,故称呼“白求恩医生”,B项无误;
C.因为是直接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所以要直称“白求恩”,C项无误;
D.说法不正确,这是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对白求恩的不同称呼;
故选D。
5.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意思。
C.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利益。
D.见异思迁:看见好的就想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殉职,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献身。B热忱,热情:热烈。“忱”:诚;诚信。情谊热烈诚挚。C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6.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B项正确,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7.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③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⑤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②①⑤④③ B.②⑤④①③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⑤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排序。②句是总说,提出了“死”的意义不同引出话题;⑤提出有什么不同;紧接着④和①解释怎么样“死是重”,怎么样“死是轻”;最后③说出为什么“张思德同志的死是重的”。本段的逻辑顺序是:引出话题,提出话题,解释,得出看法。故选B。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当下文艺创作创造了榜样。
B.通过“七七事变”80周年参观活动,让我们回顾了历史,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C.面对紧急的汛情,长沙工商部门加强汛期市场监管,防止不出现利用洪灾哄抬菜价、掺杂掺假等违法经营行为。
D.“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跟我们息息相关的理念。
【答案】D
【解析】A项,搭配不当,把“创造”改为“树立”;B项,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让”;C项,“防止”有否定的意思,“不”也是否定,两个一起用,语义相反了。把“不”去掉。故选D。
9.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拟人、反问)
B.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比喻)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
D.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拟人、夸张)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效果的辨析。A、正确。“标准”“好看”人格化的词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恐怕也不过如此吧?”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写出了老师画图的手法高超。B、有误。这个句子虽然使用了“好像”一词,但这个“好像”并非表示比喻,而是表达猜测,估计。C、正确。把天空、河水喻成蓝水晶,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澄澈。D、正确。“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运用了拟人、夸张修辞。答案:B。
10.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的一项( )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议论的表达方式。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亦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A、B、D句都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C.根据“这种人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可知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故选C。
11.“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中的“精神”是指( )
A.国际主义精神 B.共产主义精神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的理解。解答时要联系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理解。
根据《纪念白求恩》原文“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联系语句中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可知,“精神”指的是“共产主义精神”;
故选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答案】B
【解析】A.“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份”是错误的,议论文以议论为主,为了有力证明观点,可以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来摆事实;
C.说法是错误的,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D.说法是错误的,《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议论文;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纪念白求恩》作者________,(1893-1976)字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________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________》(共5卷)里。
【答案】 毛泽东 润之 无产 毛泽东文选
【解析】识记掌握文章的文学常识。
14.默读课文填空。
(1)《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____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对技术_____________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白求恩同志是__________共产党员,__________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__________,受加拿大共产党和__________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答案】 (1)1939年12月21 抗日战争 国际主义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精益求精 (2)加拿大 五十多 抗日战争 美国
【解析】

三、字词书写
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 ) 鄙薄( ) 晋察冀( ) 拈轻怕重( )
派qiǎn( ) xùn职( ) 纯cuì( ) 精yì( )求精
【答案】ài bó jì niān 遣 殉 粹 益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作答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题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本题注意“隘”“薄”的读音和“遣”“粹”的字形。
四、基础知识综合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chén______。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______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chén,而是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翼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节选自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热chén_________ niān_____轻怕重 纯粹___________
(2)选文划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chén,而是冷冷清清,______ , ______。
备选词语:麻木不仁 漠然置之 漠不关心 无动于衷
(4)把下面的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案】(1) 忱 拈 cuì
(2) 翼 冀
(3)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4)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很佩服他,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解析】
(1)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注意“忱、拈”的部首不要写错。“粹”不能拼成“zuì”。
(2)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翼”读作yì,是翅膀的意思。“冀”读作jì,是河北省的简称,根据句意应将“翼”改为“冀”。
(3)
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区分近义词的不同意思。“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漠然置之”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漠不关心”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一点也不动心。根据词语的意思解答即可。
(4)
此题考查将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的能力。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改写成肯定句时,要注意这些双重否定词的细微差别。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没有一个不”是双重否定词,解答时要将其改为表示肯定的词语“都很”。
五、语言表达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方式,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答案】示例:为了中国的解放,他奔波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中国战士的生命,他徘徊在死亡边缘。他不断挥舞着手术刀,在战火硝烟中传递着共产主义精神,用博大的爱心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撑起一片蓝天。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将自己的后半生完全投入中国解放事业,他的热忱和高明的技术让伤口愈合,让生命继续。他将共产主义及国际主义完美地演绎在手术台前,他的医术让人称赞不已,而他的精神更是拯救中国的良药。白求恩永远定格在每个共产党人的心中,他如火炬,照亮前方。
【解析】考查拟写颁奖词。颁奖词要从以下几方面落笔: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结合。言简意丰,自然流畅音韵美。可以依据给出的关于白求恩的材料内容,结合“白求恩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忘我奉献精神)来拟写颁奖词。示例:他是加拿大人,但西班牙遭侵犯时,他给西班牙人送去援助,当中国受侵略时,他给中国人送来帮助。他的帮助,不是简单地送来钱财,他自己来了,带着他的医疗团队,深入血与火的第一线。他不仅救死扶伤,还整体性地提高了当时中国的战地医疗救治水平。他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心中只有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为了理想,他永远留在中国,中国人民永远记得他,我们最无私的朋友!
六、综合性学习
18.在2020年春节前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风雨共担,许多人做了很多感人的事。他们都是英雄!为此,班级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访英雄】疫情被遏制,病毒被打败。你有幸联系到曾请命首批奔赴疫情最重的武汉的滨海医院的张医生做一次采访,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向张医生提两个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赞英雄】2020年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专访,朋友圈刷屏。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也发一份帖子,表达对这位老英雄的真挚情感。
非常时刻,再没有一个医生比他更受关注,更被寄予厚望,人们更期望从他口里听到最权威的信息和判断。
17年前“非典”时,他喊出了那句著名的“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央视主持人问他:你关心政治吗?
他说:一个人在他的岗位上能够做到最好,这就是他的最大政治。
17年后,新的疫情袭来,已84岁的他再次披挂上阵。
他匆匆前往武汉,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还临危受命,出任紧急组建的科研攻关组组长。
专访中提及武汉,84岁的他几度哽咽……他坚定地说,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从他的眼里,分明能看出泪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英雄】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①张医生,得知武汉发生了疫情,您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张医生,面对当时肆虐的疫情,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您害怕过吗? (2)(示例)钟爷爷,您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您的忙碌与拼搏换来的是无数鲜活的生命,您的加油与鼓励赢得的是人心的凝聚。疾风知劲草您就是医者仁心!您的哽咽,让人敬重,更让人心痛!钟爷爷,您要多保重身体啊! (3)(示例)而是要你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常的生活中,拥有一颗英雄的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采访问题的设计。抓住“请命”“首批”“疫情最重”等关键词,联系实际设计问题。要有称呼,语言要得体,问题要具体。示例:1、张医生,做出这样的决定后,您的家人有什么反应? 2、面对肆虐的疫情,您有没有想过退出?
(2)细读材料,根据钟南山院士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及影响,表达自己的崇敬与感激之情。示例:钟爷爷。您巍然屹立,就是高耸入云的南山。面对病毒挑战,您顶起了一片天。您钟情于祖国和人民,大爱无言,真情如山!
(3)题中已经给出了结束语的前一句,注意其中“不是”这个关联词,根据题意,后一句应该是“而是……”。前一句否定了什么,后一句就要肯定与前一句相反的内容。注意不能脱离“英雄”这一话题。示例:而是要你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英雄意识,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节选自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乙】
他说过:“富人可以照顾自己,谁来照应穷人呢?”“最需要医疗的人,正是最出不起医疗费的人。”……他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曾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哪里最艰苦,哪里最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去。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丝毫不顾个人的安危,而把不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看作是对他最大的痛苦折磨。
……
不能忘记,一九三九年七月一日,在晋察冀边区党的代表大会上,他以特邀代表身份从冀中平原赶来参加大会。他在发言中说:“我们来中国,不仅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们。……我决心和中国同志并肩战斗,直到抗战最后胜利。我们努力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不分民族,也没有国界的。”他就是用这样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的共产主义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
(节选自聂荣臻《“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
【丙】
他是一位天才医生,也是一个“工作狂”,常常一天干上18个小时。正因此有人说,就算没有那次致死的伤口感染,过度的操劳迟早会将他带向死亡的结局。在工作上,要是有人在手术中给他递错了器械,只怕免不了被离开的命运。不管怎样,以下事情开不得玩笑:手术器械消毒必须达到标准,摆放必须符合规定;不能擅离职守,不能嫌弃病人的腥臭味;不论环境如何简陋,都坚持最高的医疗技术水准。
(节选自黄防范《你所不知道的白求恩》)
19.多处运用对比是甲文写作上的鲜明特点。请从中找出一处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0.请按要求品析甲乙两文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从句式的角度)
(2)他说过:“富人可以照顾自己,谁来照应穷人呢?”“最需要医疗的人,正是最出不起医疗费的人。”(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1.白求恩同志虽已逝世多年,但“白求恩精神”永不过时,请结合三篇选文,谈谈你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
22.下列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采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B.甲文第③段从“只见过一面”“仅回过他一封信”可看出作者无限惋惜、遗憾的心情。
C.丙文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白求恩同志,“有人说,就算没有那次致死的伤口感染,过度的操劳迟早会将他带向死亡的结局”,是对他的正面描写。
D.三篇选文不仅仅是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学习他高贵的精神品质。
【答案】19.示例:对比:将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有些人“对工作不负责任”进行对比;作用: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的品质,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20.(1)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比陈述句更显得斩钉截铁,不可动摇(加强了肯定语气)。
(2)运用语言描写,通过描写白求恩质朴的语言,体现了白求恩关心穷苦百姓,不计名利,一心为人的可贵品质。
21.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2.C
【解析】
【分析】
19.
本题考查对比及作用。【甲】中的对比有:①段“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生怕人家不知道。”将“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与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比;②段“对于一班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将“见异思迁的人”与白求恩的精益求精做对比;③段“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将“仅回过他一封信”与白求恩来过许多信做对比。对比的目的就是突出白求恩的精神,表达学习白求恩的愿望和自己的哀思。选取一处分析即可。
示例:②段“对于一班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将“见异思迁的人”与白求恩的精益求精做对比;作用:突出了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阐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内涵和必要性。
20.
(1)从句式的角度赏析。
加点词“没有一个不”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加强了肯定语气;结合“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表现了所有人都“佩服”和“感动”的事实,两个连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富人可以照顾自己,谁来照应穷人呢?”“最需要医疗的人,正是最出不起医疗费的人。”这两句话,都是白求恩说的,可知,是运用了语言描写;联系【乙】文第一段“哪里最艰苦,哪里最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去。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丝毫不顾个人的安危,而把不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看作是对他最大的痛苦折磨”可知,此句表达了白求恩关心“穷人”和““最出不起医疗费的人”,一心只为救助他人,可见其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境界。
21.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甲】①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可知,“白求恩精神”包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
根据【甲】②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可知,“白求恩精神”包括“技术精益求精”精神;
根据【乙】“他就是用这样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的共产主义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可知“白求恩精神”包括“国际主义”精神。
22.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有人说,就算没有那次致死的伤口感染,过度的操劳迟早会将他带向死亡的结局”,是用别人的话对白求恩进行刻画,属于侧面描写,而非“是对他的正面描写”。故选C。
八、作文
23.课文第三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与一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请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
【答案】【例文】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终客死他乡;唐太宗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终得大唐盛世太平。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比写法的掌握。对比是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根据中心“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可以先写听取别人意见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会出现什么后果,两相对比,得出结论,语言要通顺流畅。
点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