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地球上的水
海洋与人类
DILIKEJIANKU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结合不同区域图文材料,分析海洋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综合思维】 结合图文材料,了解海洋资源类型,分析海洋污染及生态破坏的原因。
【地理实践力】 查阅相关资料,说明我国主要海洋资源的形成条件,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人地协调观】 梳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生态保护意识。
海洋为人类提供
丰富的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海底世界
海洋生物约有20万种,其中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从海洋生物中还可以提取各种药品和保健品。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说出图中海底地形名称
大洋中脊
渔场的成因分析
④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上升补偿流,深海营养盐类上泛
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温带海区,冬季表层海水水温变低,密度变大因此下沉,冷海水上泛
⑤河流入海口,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
①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
交汇点,鱼的种类多
舟山渔场成因
⑤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栖息提供有利条件
④长江、钱塘江等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
②纬度位置适中,为温带海域且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③位于浅海大陆架,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问题:
①过度捕捞
②沿海滩涂围垦和人填海造陆,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破坏
③海洋污染
④全球气候变暖
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建立法律法规,加强海洋管理
②合理捕捞,设立休渔期,捕养结合
对策:
深海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
从海底喷溢出的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周围海水的,称为热液;温度与周围海水接近的,则称为冷泉。
深海热液生物长相十分奇特,大多生活在海深超过2000米的海底,常年处于高温高压的黑暗环境中。这些生物非常原始,接近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这表明深海热液活动区可能是生命起源的地方。
深海里谁也看不见谁,就随便长长咯!
①数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1.海洋石油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其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我国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可观,很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石油之海”。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科学家估计,全球可燃冰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2倍。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
可燃冰
①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
②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③作为清洁能源,改善大气质量
开采可燃冰的积极影响
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
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几乎世界上所有海滨砂矿的矿物在中国沿海都能找到。
我国滨海砂矿分布
滨海砂矿
海底锰结核是仅次于海洋石油的重要矿产资源,其中北太平洋底最为富集,这项资源对世界未来发展的矿物需要关系极大。
海底锰结核
锰结核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
海域 主要矿产
海岸带 多种滨海砂矿:金刚石、砂金、砂铂、金红石、锆石等。
大陆架 石油、天然气
大陆坡 海盆 可燃冰、锰结核
海上工厂
海上机场
海上城市
人工港
灯标
养殖渔业
水产基地
海上人工岛
娱乐空间
海洋运输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如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还有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海洋空间开发类型
海洋空间资源
2018年开通运营、横跨伶仃洋,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拥有多项创世界纪录的指标,被国外媒体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大桥采取的是“桥-岛-隧”结构,想一想为什么不直接把整座桥贯通?或者全部采用海底隧道的形式?
港珠澳跨海大桥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优点:
缺点:
海洋空间资源的优缺点
①空间广阔,立体利用,
②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③海底隐蔽性好
④海水温度压力稳定
环境复杂,
气象多变,
海水腐蚀性强,
海冰破坏性大,
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人类活动
对海洋的影响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马尔代夫垃圾
石油泄漏
环境污染
海洋排污
环境污染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生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
拓展:什么海域易发生赤潮?
(1)所处纬度较低,海水水温较高海域;
(2)地形半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海域;
(3)位于携带大量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河流入海口的海域;
(4)海水养殖业发展快的海域。
赤潮产生的原因: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灌溉退水都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等无机盐和有机物,汇入江河,流入海洋,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②中低纬度温度高、光照强,浮游生物易大量繁殖(易发生在夏半年);
③封闭的大陆架海域,海水流动慢,风力微弱,净化速度慢。
想一想
有些人认为,大海离我们很远,并且我们也不会去喝海水,所以海洋污染对人类难以造成严重的威胁。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人类
秃鹰、白头鹰
生物富集作用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
每经过一种生物体,其浓度就有一次明显的提高。位于食物链最高端的人体接触的污染物最多,对其危害也最大。
海洋自然保护区
保护海洋 刻不容缓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留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海洋天然的本底,保护海洋原始的面貌和状态;
能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
小结
海
洋
人
类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空间资源
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5、从目前发现的海洋矿产来看,海底石油一般分布在(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6、 丙处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
A .锰结核 B .热液矿
C .铁矿 D .砂矿
课堂练习
图一为海洋地形剖面图,图二为某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课堂练习
3、海洋环境问题包括( )
A.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 B.围海造田和海洋权益
C.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D.油轮泄露和海底矿产枯竭
4、下列做法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 )
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 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
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 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