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梅兰芳蓄须
学习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借助资料,理解“沦陷”“租界”“大东亚圣战”等词语意思。
3.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图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4.通过朗读,在对比中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认读生字
蓄 迫 租 纠 缠 邀 扰
拒 签 订 宁 要 妄
多音字
宁
níng
nìng
(安宁)
(宁肯)
要
yāo
yào
(重要)
(要求)
走近人物
梅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背景介绍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想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共荣圈,为实现其侵略的野心,策划了一场战争,美其名曰“大东亚圣战”。中国不少地区先后沦陷。很多帝国主义国家伙同日本,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以租借为名占领中国不少地方。租借给法国的叫“法租界”,租借给英国的称为“英租界”……
初读课文
一个俊朗儒雅的七尺男儿,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男扮女装,创造了一个个非常经典的旦角形象,把京剧带向全世界,影响非常大。
梅兰芳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这是为什么呢?
朗读课文,想想这个问题。
初读课文
旦角 戏园子 细声吟唱 登台演出
旦角是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花衫等类别。其中京剧旦角著名的四大流派为梅派、程派、荀派、尚派。
初读课文
不堪其扰 斩钉截铁 深居简出 蓄须明志
蓄须明志的意思是梅兰芳先生用“蓄须”的方式,表达自己热爱祖国,“不给日本侵略者演戏”的志向。
初读课文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蓄须明志
精读课文
除了蓄须,梅兰芳先生还用了哪些方法拒绝给日本人演戏?
精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蓄须明志,不给侵略者演戏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剃须演出
精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藏身租界、深居香港
蓄须明志,不给侵略者演戏
没有经济来源,卖房度日
拒绝演出,设法“大病”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剃须演出
1937年,上海
1938年,香港
1941年,香港——上海
1945年,抗战胜利
精读课文
梅兰芳先生为了不给日本人演戏,他深居简出,哪怕不能演出,不能创作;面对日本人随时随地的骚扰,他宁可蓄须明志;虽然不登台导致没有经济来源,又要养家,但是他宁可卖房度日;为了拒绝演出,他甚至设法“生病”,这差点让他丢了性命。
方法提炼
阅读像《梅兰芳蓄须》这样篇幅有点长、事件比较多的课文,我们需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交流感受,体会文章的主旨。
启发思考
学完课文,你们知道课文为什么要以“蓄须”为题?
“蓄须”贯穿整篇课文,是梅兰芳坚定不移的态度,是爱国情怀,是民族气节!
升华情感
梅兰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怎肯向日本侵略者低头折节!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在民族大义面前,舞台可以不要,困顿的生活可以忍受,生命可以舍去,唯独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不可抛弃!
升华情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