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8 21:2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目录

引出课题

学字识词

品读释疑

拓展延伸

分享交流,引出课题
分享读书故事
顾炎武读书破万卷
车胤勤学不辍
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车胤勤学不辍
欧阳修借阅典籍
吕蒙手不释卷
分享读书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初读课文,学字识词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初读课文
听课文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用“/”画出停顿。
学生自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
学习要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zhì
chǐ
qǐn
zhì
初读课文
第一则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初读课文
第二则
字词学习
会写字




chǐ
huì
wèi
sòng



shí
zhì
默而识之
认识
记住
相识
老马识途
博闻强识
字词学习
多音字
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喜好。
hào
同“智”,智慧的意思。
zhì
字词学习
多音字

品读释疑,理解大意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三句话的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学习要求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强调求学的态度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智慧。
要实事求是,承认自己还不懂,是智慧也是勇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疏通文意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强调求学的态度
敏:此处指聪敏。好:喜好。耻:以……为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精益求精,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疏通文意
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孔子教育方法的一面
识,读zhì,记住。厌:满足。诲:教诲。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疏通文意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知识不觉得满足,教诲人不知道疲倦。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疏通文意
主要通过注释、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来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注意文言文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读音和常用义不太一样,这就需要读注释或查阅相关资料。
方法提示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强调学习态度
敏:勤勉。
多听多记、勤奋好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疏通文意
我并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识的人。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强调学习态度
及:赶上。
唯恐学不到、唯恐学不会的紧迫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疏通文意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怕会丢失。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强调学习方法
尝:曾经。以:用来。
实践的重要性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疏通文意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地去思考,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背诵课文
全班齐读,尝试背诵第一则。
自由背诵,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赛背,小组比赛背。
学习提示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知之为_______,不知为______, 。
知之
不知
是知也
_________,学而______,诲人 。
默而识之
不厌
不倦
我非 ,好古,_____________。
生而知之者
学如_______,犹恐失之。
不及
吾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学也。
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敏以求之者也
无益
背诵课文

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被誉为“万世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晚年致力于,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全书共20篇,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拓展延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课后作业
1.熟练背诵第一则句子。
2.完成分层作业。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