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国际合作(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4国际合作(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8 13: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四节 国际合作
课程标准
1.利用图表,指出世界经济“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的不同。
2.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3.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例,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目标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目标2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课时对点练
2010年,日本半导体生产设备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37%,半导体材料占世界市场份额达66%。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导致日本半导体设备与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和供应暂时停滞,直接影响北美、欧洲西部、东亚等地区的半导体生产网络,间接导致一些手机、 计算机、数字家电和汽车等生产厂临时停产,最终影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
导入新课
【思考题】为什么日本地震会影响这么多地区的生产活动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
跨国界的经济活动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表现
概念
表现
处理器代工
台积电
内存芯片
镁光
相机模组
索尼
NFC
恩智浦
外壳
可成
面板
LG
保护玻璃
康宁
组装
鸿海
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逐渐转向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崛起为制造业大国 大部分主要从事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加工
2、世界的经济结构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
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
3、国际合作的表现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
世界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劳动分工格局
很少有国家可以离开其他国家而独自生存
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居家办公人数大幅增加,个人电脑、游戏机等产品的需求剧增,导致全球芯片产能紧张,当前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商正面临芯片短缺困境。包括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丰田、大众等车企在内的多家汽车巨头,宣布将削减汽车产量。
世界已经形成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整体,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1、“一带一路”建设背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贸易增长缓慢,各种不稳定事件频出。“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型国际合作大平台应运而生。
2、“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一带一路”建设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聚焦全球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在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同时,更加倡导包容性发展。
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倡导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体现了全新的国际合作观念。
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倡导政府间合作和政策沟通,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各国间相互贸易和投资,完善金融合作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致力于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及成果共享。
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
驱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平等对待、互学互鉴,以及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共存。
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既可提升我国自身发展动力,也可让相关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加快发展,得到实质性好处。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拥有巨大的购买力,这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同时,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也将创造新的巨大市场,有利于我国的商品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
活动:
分析“渝新欧”班列与国家合作
思考:
1.说明重庆积极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
2.“渝新欧”班列经过哪些国家?有几次换轨?
3.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国
际合作?为什么?
4.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
问题:
1.说明重庆积极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
答案:
重庆是我国的内陆山城,与外界的联系只有长江水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而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需要运量大、速度快、运价低的运输方式把数量庞大的笔记本电脑运到欧洲,“渝新欧”班列的开通使笔记本电脑可以快速、便捷地运往欧洲,拓展了市场。
问题:
2.“渝新欧”班列经过哪些国家?有几次换轨?
答案:
“渝新欧”班列从东向西依次经过中国、哈萨克斯
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共六个国家。从中国到哈萨克斯坦,换轨一次;从白俄罗斯到波兰,又换轨一次,共两次换轨。
问题:
3.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国际合作?为什么?
答案:
“渝新欧”班列经过六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通关、货物检验和检疫等常规手续,不同国家轨距不同,
还有沿途的运输安全保障问题等,都需要国际合作。
问题:
4.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
答案:
“渝新欧”班列这条贯穿亚欧大陆腹地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部分国家的重要经济动脉,越来越多
的欧洲国家通过“渝新欧”班列走进中国,促进欧洲部分
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往来,推动经贸、新能源、科技创新、
现代物流、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读“晋、陕、内蒙古地区煤炭南运通道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图中煤产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的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
(1)在北煤南运线路①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线路③,请说明发展运煤线路③的重要意义。(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增加运煤量;减轻南北向铁路运输的压力;海运费用低,利于降低成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线路③的具体内容表现为先将煤炭通过多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快速运送到沿海港口,然后利用廉价的海洋运输运送到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而线路①②是利用两条单一铁路进行北煤南运。由于海运运量大,运输费用低,与①②线路相比,线路③将大大增加运煤量,减轻南北向铁路运输的压力,同时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2)为煤产区的发展提出两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具体措施。(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建设坑口电站,输出火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能源产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是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此举不但可以减少原煤的运输量,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染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建设坑口电站,输出火电,此举可将当地的煤炭优势就地转换为电力优势。
(3)试分析图中煤炭运输终点地区的能源输入与该区经济发展的关系。(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上述通道主要到达我国重要工业区和经济特区,如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海南经济特区。这些地区工业发达,但能源短缺,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需要从能源产区输入大量能源,以满足当地工业发展的需求。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即可。
20.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其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连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邻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仅在一些支流上游兴建了水利工程。波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中下游河段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据图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水系呈树枝状、羽毛状);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
河流的水系特征一般从源头、注入地、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形态等方面分析。
(2)波河一般春末夏初和冬春季节都容易形成汛期,分析其原因。(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春末夏初,气温回升快,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流域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冬春季节受西风带影响,波河得到较多雨水补给,形成汛期。
波河一般春末夏初和冬春季节都容易形成汛期,说明春末夏初和冬春季节河水有大量的补给,结合当地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即可。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在中下游地区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下游地区开挖新入海河道;切实有效地保护上游山区的植被;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在中上游配合水利建设,大力开发水电;在中下游疏通航道,完善航运设施;优化流域内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注重城市和乡村的均衡发展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材料信息表明,波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波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含沙量高,容易淤塞,洪水压力大;波河流域的主要优势在于水能资源丰富,干流尚未大规模开发。因此波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应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21.(2022·湖南长沙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带,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近年来,该省区紧抓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在连接东部与西部、撬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右图为湖南省地理要素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分析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廉价;水陆交通便利等。
湖南位于我国承东启西的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水陆交通便利;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2)简述产业转移对湖南省的影响。(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有利影响: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引进资金、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等。
不利影响:加速资源消耗;加重环境污染等。
产业转移对湖南省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因素两个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