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46,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9.0级,此次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对日本沿海多地造成毁灭性破坏,共造成19533人死亡,2585人失踪
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第 三 章 第 三 节
海水的运动
海浪
潮汐
洋流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
海浪 Sea wave
1.概念: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
风力 海面征状
0 海面平静,水面平整如镜,或仅有涌浪存在
1-2 波纹、或涌浪和小波纹同时存在
3 波浪不大,波长变长,波峰开始破裂
4 波顶开始倾翻,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
5 波浪具有很明显的形状,许多波峰急剧倾翻,到处形成白浪
6 波顶夯浪花层占有很大面积,风开始从波顶上削去浪花
7 波峰呈现风暴波的长波形状,被削去的浪花沿波浪斜面伸长
8 浪花带布满了波浪的斜面,并且有的地方达到波谷
9-10 波峰上布满了浪花层,稠密的浪花布满了波浪斜面,海面因而变成白色,只有在波谷内有些地方没有浪花
11-12 整个海面布满了稠密的浪花层,空气中充满了水汽和飞沫,能见度显著降低
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
2.描述波浪: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
海浪对我们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人们可利用适宜的海浪条件开展海滨和海上活动。
海上冲浪运动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3.海浪与人类活动
②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可塑造各种海岸地貌
海滨沙滩浴场
海蚀崖
3.海浪与人类活动
③海浪蕴藏着能量,可利用波浪能进行发电
波浪能发电装置
海浪驱动发电装置运作
3.海浪与人类活动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海啸属于灾害性海浪
2011年日本海啸
2004年印度洋海啸
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2022年 尤妮斯风暴潮
风暴潮示意图
1.风暴潮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2.人类将如何应对这种灾害?
活动一:探究荷兰风暴潮
基础设施损坏;交通中断;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
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
荷兰地势地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适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里,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即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海浪涌过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1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时,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
3.涨潮,又是什么样的海水运动呢?
针对海浪带来的危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①加强海浪监测预报;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②生物措施:种植海岸防护林,防风减浪;
红树林
防波堤
③工程措施:修建挡潮闸、海堤、防波堤等硬加固措施;
潮汐 Tide
潮汐
1.概念: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2.形成原理: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加拿大芬迪湾
3.周期:①农历1个月内,大潮,小潮各出现两次
农历初一
农历十五
农历初八
农历廿二
大潮
小潮
观察图表,一天中,潮汐运动有什么特征?
②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的涨落
古人将白天的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涨落称为汐
高潮水位
高潮水位
低潮水位
低潮水位
涨潮
退潮
潮
差
4.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沿海各地,每日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人们可根据潮汐涨落的规律,进行海边的许多活动,例如:
①在潮间带进行采集和养殖
潮间带是指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淹没的海岸地带
高潮水位
低潮水位
潮间带
赶海人
霞浦紫菜养殖
2017年4月26日(农历初一)
山东舰下水仪式
宁波舟山港
②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
浙江江厦潮汐电站
潮汐发电示意图
③潮汐发电
活动三:讨论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涨潮时间 0:00-04:17
退潮时间 04:17-11:05
涨潮时间 11:05-17:42
退潮时间 17:42-23:44
涨潮时相对安全;退潮时海水离岸边越来越远,回游会消耗大量体力
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清洁程度;
海浪大小等
人类在海边的活动往往与海水运动密切相关。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相关预报查询海水运动的信息。掌握这些信息有利于人们开展相应活动。以游泳活动为例,应怎样利用潮汐规律?失所。
选择涨潮的时间段,其中11:05—17:42最适宜
1.试在左图中找出适宜游泳的时间段
2.试说明原因
3.除潮汐外,还需要了解有关海水的哪些信息
洋流 O-Current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墨西哥暖流流量:墨西哥暖流:流幅达110~120公里,厚度700~800米,流量约8200万m /s
长江流量:约3万m /s
墨西哥湾暖流
2.分类: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①暖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
②寒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A
B
C
D
海水温度:
-3
2
7
12
17
22
27
31.5
暖流:BC
寒流:AD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沿岸
气候
海洋
生物
海洋
航行
海洋
污染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沿岸寒流
台湾暖流
营养盐类
阳光
浮游生物
鱼群
……
1.洋流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四大渔场主要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地方
案例探究: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
思考:1.纽芬兰渔场形成的原因?
2.纽芬兰渔场衰落的原因?
过度捕捞,使得鱼群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
3.纽芬兰渔场衰落产生的影响?
生态平衡失调,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危机
②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
③极地寒流会带来两极海冰,对海上航行不利;
37天
22天
加纳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①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哥伦布像
2.洋流对航运的影响
为什么中国等国家的垃圾会出现在太平洋东部呢?
太平洋垃圾带,又叫做“第八大陆”,位于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间。这片垃圾带占地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日本大小。主要是由塑料垃圾组成,在里面发现了来自中国的塑料袋包裹着美国的耐克球鞋,也可以看到日本的渔网碎片缠绕着加拿大集装箱外壳。
分析洋流对太平洋垃圾带形成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②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3.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海水的运动
课堂小结
海浪
潮汐
洋流
成因
影响
成因
影响
影响
规律
分类
风力或外力影响
海滨活动、海岸地貌、发电和海浪灾害等
月球、太阳的引力
农历一月大潮和小潮各涨落两次,一天涨落两次
潮汐养殖、发电、航运等
暖流和寒流
渔业、航行、污染物扩散等
措施
海浪预报、海岸带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