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第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课程摸底(期中)考试
生物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02、血红蛋白 B. 参与有氧呼吸的酶、H20
C. Ca2+、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D. Na+、葡萄糖
2.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第二年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 C.迁入率下降 D.迁出率上升
3.下列激素中产生场所与其他激素不同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 B.促胰液素
C.促性腺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这是因为( )
A.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C.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D.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5.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某功能低下有关。这项功能是( )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识别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只能由植物体内成熟的部位合成
B.适宜浓度的IAA、NAA、2,4-D等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扞插枝条生根
C.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植物激素也能调节基因的表达
D.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7. 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发热,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出现肌肉酸痛、头疼、打冷战等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B.机体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耗氧量减少
C.感染新冠病毒初期,机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机体产生肌肉酸痛和头疼的部位分别是四肢和大脑皮层
8.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不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 ②处的液体为细胞内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③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9.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而不能运动,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该病为“渐冻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应属于传出神经 B.患者体内的传入神经是正常的
C.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 D.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10. 研究人员对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的根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相同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α分别为0°、17.5°、35.5°。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选项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结果可知,水稻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
B.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更大
C.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仅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
D.水稻根在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状况可能与生长素对根作用的两重性有关
11. 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酶和激素都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B.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失活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D.激素的受体仅分布于细胞膜内,神经递质的受体仅分布于细胞膜上
12. 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快速达到K值,和原K值相同
B.c点时种群Y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C.曲线X的λ是逐渐增大的
D.曲线X与曲线Y的不同是由于竞争和种内竞争造成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依据植物开花与光周期长短可以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将菊花顶部花芽附近的叶片去掉,并对顶部花芽和下部的叶片作以下四组不同处理,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周期处理部位,因变量是植物是否开花
B. 由实验结果可知,只要是用短日照处理,植物都会开花
C. 由实验结果可知,菊花是长日照植物,要使其提前开花,可以延长光照
D. 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菊花开花受光周期的部位是植物体的下部叶片
14.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①为25 ℃条件,则②可能为0 ℃环境,其产热量大于①
B.在时间②内,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
C.正常情况下,体内酶的活性①②③相同
D.在时间②内,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非条件反射,减少散热,散热量小于①
1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描述了归田园种豆,豆长得稀稀疏疏,杂草却生长很旺盛的景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春季复苏、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杂草与豆是竞争关系,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B.调查杂草的类型和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去除全部杂草,豆的生存压力降低,会呈“J”形增长
D.白居易描述的景色受温度变化、日照和降水量等影响
16.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这种相互调节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不同受体结构各异,机体通过信号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属于信号分子,其受体仅存在于B细胞
B.神经递质属于信号分子,其受体位于突触后膜
C.肾上腺素属于信号分子,是一种激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
D.性激素属于信号分子,其靶细胞的受体分布在细胞内
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每空1分,共10分)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长期血糖过高会导致机体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如脑梗死、冠心病,也可能引发糖尿病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来源和去路是有差别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血浆中葡萄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 _____;短期饥饿时,________(填器官)的糖原可以分解补充血糖;更长时间的饥饿,机体通过______ 补充血糖。
(2)在剧烈运动时,血糖进入细胞通过___________过程释放能量,为运动供能。
(3)机体内参与血糖调节的信息分子主要包括_________(填非激素)和____________、 (填激素),两种信息分子所代表的调节方式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新型降血糖药A剂可治疗糖尿病,其主要成分是多肽,能有效地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为验证瑞格列奈的上述功能,科研人员取两组患有糖尿病的小鼠进行实验,实验组________(填“饲喂”或“注射”)适量瑞格列奈,测定处理前后小鼠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18、(每空1分,共10分)如图是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以及在a点之后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J”形曲线和“S”形曲线之间的黑色阴影面积与 呈正相关。
(2)对于一个呈“J”形增长的种群而言,随着种群数量增加,其λ值(当年的种
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要对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若曲线Ⅲ表示统计结果,则a点之后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
(4)(3)中所述实验 (填“需要”或“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酵母菌计数方法为 ,需要用到 。
(5)大熊猫种群数量稀少,是我们国家的国宝,由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Ⅰ和曲线Ⅱ可知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是 。
19、(每空1分,共8分)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其最外层的刺突蛋白与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ACEⅡ蛋白)结合,从而进入细胞。低钠血症或低血压的中老年人的肺部细胞膜的ACEⅡ蛋白合成增多。新型冠状病毒进入机体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导致肺部细胞受到细胞毒性T细胞严重攻击而受损,引起炎症风暴。请回答:
(1)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被 、B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摄取,这些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 ,并传递给 。
(2)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包括 和 ,被激活的B细胞开始分裂、分化为 ,其中 细胞再次遇到新型冠状病毒时能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3)炎症风暴属于免疫性疾病中的 。
20、(18分)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但过量的炎症因子会造成免疫过强,自身器官受到损伤。研究发现,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如下图一所示。下图二是人体产生痛觉和吗啡等药物止痛机理示意图,其中P物质是痛觉神经递质,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兴奋,传到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痛觉。兴奋传导过程中,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炎症因子ILs能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据图一分析炎症因子使Ca2+内流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二中C神经元释放内啡肽,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_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A神经元K+外流,抑制A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P物质,阻止痛觉产生。
(4)长期使用吗啡后可致愉悦感而依赖成瘾,同时_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内源性内啡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吗啡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吗啡则P物质的释放量会迅速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更强烈的痛觉等戒断综合征。
(5)若使用Ca2+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膜Ca2+通道的开放,则能减缓炎症因子引起的疼痛,为探究Ca2+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结果是实验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小于对照组。由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请再补充一个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21、(14分)为研究IA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IAA和GA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存在________作用,研究者推测在细胞内,IAA通过赤霉素(GA)调控根的生长,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以拟南芥________(填“GA合成缺陷型”或“GA不敏感型”)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图甲所示处理,测定初生根长度。图中结果表明IAA能够________拟南芥初生根的生长。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反应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②RGA是一种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降解可受GA调控。研究者向上述突变体中转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RGA基因的融合基因,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根尖中GFP-RGA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用GA处理前,各组根细胞均出现了绿色荧光,说明无GA时,_____ ___。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 __。
(2)综合上述实验,推测顶芽合成的IAA调节根生长的作用机理是__ ______。
答题卡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对4分,漏选2分,错选0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简答题:(共60分)
17、(每空1分,共10分)(1)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2)__ _______。
(3)_________和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8、(每空1分,共10分)
(1) 。(2) 。
(3) 、 、 。
(4) , 。 , 。
(5) 。
19、(每空1分,共8分)
(1) 、 , 。
(2 和 , ,
。
(3) 。
20、(每空2分,共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1、(每空2分,共14分)
(1)____ ____,①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
②_____ ___。
______ __。
__ ______。
参考答案:
1-1DABAC CADDC 11-16 C.B.ABC.D.ABD.BCD
17、 (1)食物中的糖类;肝脏;分解非糖物质 (2)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3)神经递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都作为信息分子和特异性受体结合、一经作用即被灭活
(4)注射 ; 胰岛素含量和血糖浓度
18、 (1)环境阻力大小 (2) 不变 (3)培养液中营养物质消耗 代谢产物积累 PH降低(合理即可)(4) 不需要;自身前后对照 ;血细胞计数法或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5)提高环境容纳量,如:建立自然保护区。
19、(1) 树突状细胞;细胞表面;辅助性T细胞 (2) 病原体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变化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
(3) 自身免疫病
20、(1)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2)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合成 促进钙离子通道运到细胞膜上
(3)促进 (4) 抑制 增加
(5) 钙离子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向突触小体中施加适量的钙离子
21、(1)协同 GA合成缺陷型 促进 减弱 IAA不能直接引起RGA蛋白降解 IAA通过赤霉素(GA)的调控降解RGA
(2)顶芽合成的IAA运输到根部,通过GA的调控降解RGA蛋白,从而解除RGA蛋白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