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上)期中试卷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们称它为“启明星”。下图是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被称为“启明星”的是( )
A.M B.J C.V D.W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多位于( )
A.M轨道与V轨道之间 B.V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W轨道之间 D.W轨道与J轨道之间
当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恰好位于中间时,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这时在地球上的人们就可能会观察到日食天象。日食分全食、环食和偏食,当月亮与地球的距离不足以完全遮挡太阳时,就会发生日环食。2020年6月21日,我国迎来一次日环食,蔚为壮观(如图)。请依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3.与日环食的形成没有关联的天体类型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下列关于图中发光天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质量远大于地球 B.其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
C.由炽热的气体组成 D.主要成分为氢和氦
下图为某地理事项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若该模型图表示太阳系局部,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对应轨道上的天体为( )
A.地球 B.土星 C.木星 D.水星
6.若该模型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被子植物化石,该地层所属的地质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
A.鱼类 B.两栖类 C.恐龙 D.哺乳类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6日1时42分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发生3.4级地震,震中位于36.92°N,95.85°E,震源深度11千米。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此次地震的震源应该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8.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波首先到达地面 B.乙波首先到达地面 C.丙为莫霍界面 D.丁为古登堡界面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发生在( )
A.A层 B.B层 C.C层 D.A层和B层
10.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
B.A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
C.B层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C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活中,我们切洋葱时会“泪流满面”,有人提供了“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的生活小窍门,即在切洋葱时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以缓解眼部的不适。如图为切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的根本原因是( )
A.切洋葱处空气水平流动变慢 B.蜡烛放置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C.蜡烛放置处空气受热收缩下沉 D.切洋葱处空气膨胀上升加强
13.以下示意图,能反映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是( )
A. B.C.D.
2022年9月14日台风“梅花”给浙江等地造成了严重影响。(①②③是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台风“梅花”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
A.只有②B.只有③C.有①和③ D.有②和③
15.从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来看,不属于台风“梅花”直接造成的影响是( )
A.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B.使水循环速度加快
C.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促进地区之间能量交换
下图表示大西洋沿不同纬度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世界表层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 )
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太阳辐射能 D.波浪能
17.据图可知( )
A.①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 B.②为海水表层盐度分布
C.③为海水表层密度分布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18.海水的密度( )
A.在赤道处最高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同纬度的两地密度一定相等 D.在南半球中低纬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
③地动山摇,颠扑处,神惊鬼泣。沧海啸,巨鲸翻滚,怒涛壁立。
19.文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分别是( )
A.海浪、潮汐、海啸 B.海浪、潮汐、洋流
C.潮汐、海浪、洋流 D.潮汐、海浪、海啸
20.引起①描绘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近地面的风 B.太阳引力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第II卷(非选择题)
21.读“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2016年11月9日6时)”,回答问题。(10分除5题外2分,其他各空1分)
(1)图中我国新疆北部有一个________(高、低)气压中心,简述判断依________。
(2)图示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被________(高、低)气压控制。
(3)根据图中信息,甲地西侧为________气压中心,东侧为________气压中心。
(4)与甲地相比,乙地的等压线________(稠密、稀疏),说明乙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较________(大、小),风速较________(大、小)。
(5)写出等压线疏密与风速大小之间的逻辑关系________。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
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各0.5分)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是____循环,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____循环。(各0.5分)
(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把____圈、____圈、____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各1分)
(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各1分)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环节(用字母表示)(各1分)
参考答案:
1.C 2.D
1.图中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M距太阳最近示意的是水星,其它行星依次为V示意金星,W示意火星,J示意的是木星。依据材料信息,“启明星”应指的是金星,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大多分布在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转轨道之间,由上题可知,W示意火星,J示意的是木星,故D正确,ABC错。故选D。
3.D 4.B
3.由材料知当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恰好位于中间时,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这时在地球上的人们就可能会观察到日食天象。所以日食的发生其实就是在地球上观测到的月球遮挡住了太阳的光芒,所以日食现象的形成与太阳、月球和地球都有关,与彗星无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图中为发生的一次日环食,发光天体为太阳,由炽热的气体组成,主要成分为氢和氦,其质量远大于地球,ACD不符合题意;太阳能量来自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B符合题意。故选B。
5.B 6.D
5.火星与木星之间是小行星带,根据图片所示,②③分别是木星、火星,所以①是土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被子植物兴盛在新生代,同时代哺乳类动物最具代表性,D正确。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A错误。两栖类动物在古生代后期出现,B错误。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错误。故选D。
7.A 8.A
7.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平均33km;大洋部分较薄,一般为5-10km。此次地震出现在青藏高原,而震源深度仅为11km,故震源应该位于地壳中,A正确,排除BCD。故选A。
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是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乙是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甲比乙先到地面,A正确,B错误;丙是古登堡界面,在地下约2900km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丁是莫霍界面,在地面下平均33km处,此处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CD错误。故选A。
9.A 10.B 11.B
9.据所学可知,大气垂直分层由地面到高空分别分布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因此,图中A层为对流层, 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集中大气质量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天气复杂多变,有风、霜、雨、雪等天气,A正确;平流层、 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缺少水汽和杂质,天气晴朗稳定,BCD错误。故选A。
10.据所学可知,平流层中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A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显著,A错误。对流层集中大气质量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B正确。B层为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C层,C错误。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B层,D错误。故选B。
12.B 13.D
12.切洋葱处相对于点蜡烛处相对为冷源,因此应是切洋葱处空气收缩下沉,AD错误;蜡烛放置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正确,C错误。故选B。
13.结合分析可知,点燃的蜡烛是一个热源,对空气加热,蜡烛处空气受热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上空形成高压;蜡烛的东西两侧相对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上空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就形成热力环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D 15.C
14.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陆地内循环,②为海陆间循环,③为海上内循环,台风由海洋向陆地登陆,参与了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②和③,D正确。故选D。
15.台风“梅花”带来的降水使当地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加快了水循环的速度、促进了地区之间的能量交换,ABD不符合题意。而台风“杜鹃”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需要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等间接塑造地表形态,C正确。故选C。
16.C 17.B 18.D
16.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运动、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故世界表层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太阳辐射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据所学可知,海水表层温度由赤道到两极递减,③线为海水表层温度,A错误;海水表层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和高纬递减,②为海水表层盐度,B正确,D错误;海水的表层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①为海水表层密度,C错误。故选B。
18.海水的密度在赤道处最低,A错误;在极地最高,B错误;同纬度的两地密度受洋流等的影响,不一定相等,C错误;在南半球中低纬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D正确。故选D。
19.A 20.A
19.①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风力引起的海浪;②中杭人指杭州人,伺潮出海们,描述的是钱塘江大潮景观,为潮汐;③中地动山摇,沧海啸,描述的是地震引起的海啸;故①②③分别描述海浪、潮汐、海啸,A对,BCD错。故选A。
20.·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从文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知,引起①中海浪的动力是近地面的风,A对;太阳引力和月球引力是引起潮汐的主要动力,BC错;海底地震可能会引发海啸,D错。故选A。
21. 高 气压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递减(气压数值中部高,四周低) 高 高 低 稀疏 小 小 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速越小(等压线越稠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22.(1)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 海洋内 海陆间 海陆间
(3) 大气 水圈 岩石
(4) 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
(5)B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