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 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单选题
1.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甲烷 D.氮气
3.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5.以科学武装头脑,用知识打造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B.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D.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炭火盆边放一盆水
6.下列成语用化学知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釜底抽薪:隔离或清除可燃物使火势减弱或熄灭
B.钻木取火:摩擦产生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C.水火不容:水能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而灭火
D.火上浇油: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剧烈
7.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8.2020年3月17日,甘肃新能源发电首次突破1100万千瓦。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氢能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10.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1.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1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13.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4.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5.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二、填空题
16.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起火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衣物 B.酒精 C.书刊杂志 D.鞭炮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氮气;④水;⑤二氧化硫;⑥氖气六种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填空。(写数字编号)
(1)能使饼干在空气里放久变软的是_______;
(2)能制氮肥的是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是_________;
(4)引起酸雨的是 ________;
(5)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6)验电笔里充的是_________。
18.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氯原子__,(2)最简单的有机物__,(3)1个铵根离子__,(4)2个氢分子__。
19.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海水③甲烷④红磷⑤氢气⑥氖气,请回答(填序号):
(1)医疗上用于抢救危害病人的是_____;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
(4)用于高能燃料的是_____.
三、实验题
20.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1.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李明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 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A.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
B.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C.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
(1)结论:酒精灯的_______温度最高。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_____。
(2)灯焰的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
(3)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
②禁止向____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______。
③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______另一个酒精灯。
④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盖灭,不可用______吹灭酒精灯。
四、计算题
22.氢能的清洁性备受关注,但电解法制氢也会因消耗电能而相当于有碳排放。
(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计算64gCH4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____。
(2)理论上,64gCH4与耗电1kW·h制得的H2燃烧放出的能量相当。某省电解制氢每耗电1kW·h相当于排放500gCO2,若该省使用电解法制得的H2替代甲烷作燃料,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减少碳排放。
23.利用化学反应2Na+H22NaH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230 g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A
4.B
5.C
6.C
7.D
8.A
9.D
10.A
11.A
12.D
13.C
14.B
15.C
16.(1)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 BD
17.(1)④
(2)③
(3)②
(4)⑤
(5)①
(6)⑥
18. (1) Cl; CH4; (2) NH4+; 2H2。
19.(1)①
(2)⑥
(3)③
(4)⑤
20.(1)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 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3) A。
21.(1) 外焰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 焰心处缺少氧气,酒精燃烧不充分,燃烧值低,散发的热量少 (3) 燃着 失火 引燃 灯帽 嘴
22.(1)解: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
x=176g
答:生成CO2的质量为176g。
(2)不利于
23.10 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