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SOIL
01概念
03土壤剖面
02成土因素
土壤的厚度一般为数十厘米到两米。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概念
注意:土壤≠土地
土壤是土地吗?
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的体积组成
空气
20%-30%
矿物质
45%
水分
20%-30%
有机质
5%
土壤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骼”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和肥力因素
土壤空隙中存在的各种空气混合物
土壤的物质组成(连线)
用手掌紧握土壤,土壤的体积会变小
用手掌紧握土壤,有时候会感受到手掌淋湿
土壤中由动植物遗体演变而来的
土壤中最初由岩石转化而来的
水
空气
矿物质
有机质
读土壤的组成物质分布图,完成9~10题。(章末强化五)
9.在土壤的组成物质中,含有腐殖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2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
一、成土母质
四川盆地
【活动2】
结合资料与图片,分析土壤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哪个因素对土壤性质影响最大。
四川盆地紫色岩石
四川盆地紫色土
风化
继承
成土母质
01 成土母质
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气候
生物
成土母质
土壤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东南丘陵
黑土与红壤的肥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根本和主导因素是
气候
土壤条件:土壤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 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土壤条件: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02 气候
①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
②岩石风化的强度与速度
温度高分解速率快,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土壤肥力较低;
温度低分解速率慢,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多,土壤肥力较高。
温度高
温度低
温度高+降水多=风化强度大、速度快(微生物活动旺盛)
湿热环境
湿冷环境
干冷环境
干热环境
02 气候
土壤形成速度快,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有机质积累多,土壤肥沃。如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
土壤形成速度较慢
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肥力低。如撒哈拉沙漠地区
不同水热条件下土壤发育特点
①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
②岩石风化的强度与速度
02 气候
主要通过降水的淋溶、侵蚀作用影响
降水多地区,淋溶作用、侵蚀作用强,土壤肥力较低。
降水适中地区,淋溶作用、侵蚀作用适中,土壤肥力较高。
主要通过风蚀、蒸发影响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东南丘陵
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中国总产的三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
1
植被稀少,以非常耐旱的肉汁半灌木为主。土壤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土质疏松,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几乎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程度差。
2
从东北平原到塔里木盆地,植被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土壤的肥力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请你思考肥力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生物量的差异
提供有机质
分解,转化为腐殖质
富集营养元素
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示意图
枯枝落叶掉落地面
分解有机质
岩石风化
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渗入土壤
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03 生物
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
仅从植物有机残体数量看:
木本植物: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草本植物:草甸植物>草甸草原植物>草原植物>荒漠草原植物>荒漠植物
不同植被类型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性质和数量是有差异的。木本植物以枯枝落叶形式堆积于土壤表层,草本植物以枯残根系进入土体上部。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东南丘陵
秦岭
在秦岭山区的一个斜坡上,发现坡上坡下的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均存在差异,请你思考具体的差异是?为什么?
高度
坡度
坡向
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换。
山地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颗粒由粗到细,依次分布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陡峭的山坡土层较薄;低洼地土层较厚;阳坡土壤较阴坡干燥等。
04 地貌
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05 时间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东南丘陵
秦岭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当地农民长期耕作下,土壤被改良成水肥条件良好的水稻土。
黄河三角洲的部分农田,由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及气候原因,导致土壤出现盐碱化加重的情况。
不合理
人类活动
合理
土地荒漠化
过度使用农药化肥
工业废水污染土壤
土壤盐碱化
06 人类活动
水稻土
种植绿肥
休耕轮作
(四)观看视频,感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我们如何对土壤好一点?
增施有机肥
06 人类活动
土壤的形成过程示意
土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壤形成初期
岩石开始崩解
土层开始形成
完整的土壤层
成土母质
有机物
母质层
母质层
母质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基岩
基岩
基岩
基岩
成土因素中,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其实是最根本的因素。
地貌和时间的作用只是改变了上述三者的时空分布,进而间接影响了土壤的形成过程。
风化过程
低等植物
着生过程
高等植物生长过程
成土母质
裸露岩石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观察土壤——土壤的颜色
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
云南红土
东北黑土
黄土高原黄土
四川盆地紫色土
归纳我国主要土壤的分布区域
我国不同颜色土壤分布示意
这个月你吃土了吗?
观察土壤——土壤的质地
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按照质地可以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土壤 Soil
砂土
壤土
黏土
活动1:土壤下渗实验
实验步骤:
1.在含有滤纸的杯中分别放入等体积的三个土壤样本,并进行初步的润湿;
2.往杯中均匀地倒入60ml的水,静置1分钟后观察下渗结果。
活动1:土壤下渗实验
形态 类型 成分 孔隙 透气性透水性 蓄水性 保肥性 对农业的影响
砂土 砂粒占优势 大
壤土 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 中
黏土 黏粒占优势 小
强
弱
土质疏松易耕作
良好
良好
理想的耕作
土壤质地
弱
强
质地黏重
不易耕作
观察土壤——土壤的质地
观察土壤——土壤的剖面
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有机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母岩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物质淀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
淋溶作用明显,矿物质下渗,颜色较浅
坚硬的岩石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森林土壤剖面图
森林土壤剖面: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棕壤发育在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剖面具有鲜棕色的淀积层,土层较厚,质地黏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力较高。
红壤发育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有机质分解快、流水多,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肥力较低。
主要分布于东部广大地区,西部山地一定高度也有分布。
草原土壤剖面: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在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具有深厚而肥沃黑土层的土壤。黑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表层疏松,通气透水;底土黏重,保水保肥。
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暗黑色土壤。剖面上部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自然肥力较高,结构良好。
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大陆内部,我国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广大地区。
耕作层
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一般15-30厘米厚。
犁底层
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
耕作土壤剖面图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为不同气候(湿润、半干旱、干旱)作用下土壤剖面示意图。图2为不同植被(森林、草原、荒漠)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课时作业十六)
5.图1中土壤剖面与气候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湿润,乙—干旱,丙—半干旱 B.甲—半干旱,乙—湿润,丙—干旱
C.甲—半干旱,乙—干旱,丙—湿润 D.甲—湿润,乙—半干旱,丙—干旱
A
6.图2中土壤剖面与植被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森林,②—荒漠,③—草原
B.①—草原,②—森林,③—荒漠
C.①—荒漠,②—草原,③—森林
D.①—森林,②—草原,③—荒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