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漫画中的人物:
蒋介石反映蒋介石依仗美国悍然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必然失败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由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反人民的内战爆发了。但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作战,先后粉碎了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打得蒋介石是焦头烂额、断腿残臂、遍体鳞伤,国民党军队被消灭了两百多万。美元和美式武器能支持得住蒋介石的内战吗?当然不能。1948年,毛泽东和党中央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同国民党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放战争的第三阶段,也是胜利阶段——战略大决战。第十八课
战略大决战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应达成以下学习目标。
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及意义。
2、把我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大决战。
3、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2-97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3分钟后检查自学结果。
1、三大战役的基本情况(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歼敌数、意义)
2、三大战役为什么要以东北为突破口?
3、为什么要用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4、渡江战役的时间、指挥者、经过、结果及意义是什么?
5、人民解放军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就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三大战役定乾坤材料一:敌我力量对比表(1948年8月)材料二: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北、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辽沈
战役淮海
战役平津
战役1948.9─1948.111948.11─ 1949.11948.11─ 1949.1林彪 罗荣桓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东北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47万余人55万余人52万余人解放
东北全境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情况表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材料一:决战前国共双方地区兵力部署比较。决战前人民解放军兵力 总数280万人林彪聂荣臻陈毅刘伯承彭德怀1、辽沈战役三大战役为什么要以东北为突破口?决战前国民党军队兵力 总数365万人卫立煌傅作义刘峙白崇禧胡宗南材料二:1948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提出“撤退东北,巩固华北,确保华中”,坚持沈阳到十月底,以观时局发展,原则上不放弃沈阳,同时亦作撤退准备的作战指导计划。材料三:东北解放区广
大军民,经过近三年的
艰苦奋斗,基本上完成
了土地改革,解放区已
经连成一片,面积占东
北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七,
人口占东北总人口的百
分之八十三。东北工业
发达,经济上居解放区
的第一位。材料四:抗战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从各抗日根
据地先后派出部队约11
万人和干部2万余人到东
北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
并相继建立各级政权。
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
部队迅速分散到东北各
地,发动群众,组建地
方武装,以建立巩固的
东北根据地。答案提示(1)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
解放军兵力占优势,是全国五大战场中兵力强
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
(2)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
的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3)我军态势:解放军根据地广阔巩固,物质
力量雄厚,刚完成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
支援前线。
(4)战局延伸: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
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2、淮海战役 思考教材第94页的动脑筋。结合“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人民群众的大力
支持,是解放战
争迅速取得胜利
的一个可靠保证。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解放军为什么要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呢?(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3)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先打两头分割包围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 新保安天津 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的伟大意义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百万雄师过大江 这幅漫画以新奇的
构思将国民党肢解,
但断肢仍然在长江
沿岸虎视眈眈。他
讥讽国民党反动派
在丧失半壁江山之
后,仍期望能死守
江南,而青天白日
旗上赫然独立的乌
鸦预示了国民党反
动派的死期已为时
不远渡江战役时间 1949年四月
决策者 朱德 毛泽东
意义 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 国民党政权垮台,解放了全国,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材料分析从1946年6月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就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补充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联系课本后“活动与探究”思考。)材料一:国民党在总结失败教训时曾有人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蒋介石在退守台湾后曾发出感慨:“此次失败,并非被共匪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自己。”材料二:漫画《民“主”曰:“逆我者亡”》《肃清贪官游戏》。材料三:国统区货币急剧贬值,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钞票,抢购日用品。材料四: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答案参考(1)中共的正确领导。
(2)共产党得到人民的
支持和拥护。
(3)解放军英勇善战。共产党方面(1)专制独裁不得人心。
(2)统治腐败,贪官横行。
(3)经济崩溃,军队厌战。国民党方面课堂小结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平津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渡江战役南京解放1949.4.23国民党政权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