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8 22:4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测试分值:100分
题号 —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5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被迫(pò) 邀请(jī) B.签订(qiān) 打扰(jiǎo)
C.纠缠(jiū) 春笋(sǔn) D.土炕( kēng) 昔日(xī)
2.看拼音,写字词。(6分)
(1) sài wài( )的月光qīng xī( )地照在chūzhēng( )的将士身上。
(2)少年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见巡警xùn chì( )同胞,便xiōng huái( ) zhèn xīng( )中华的大志,发愤图强。
3.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1)将(jiāng jiàng)士们听到自己将(jiāng jiàng)要回家的消息,都高兴极了。
(2)李媛宁(níng nìng)可待在家里,也不愿在这样宁(níng nìng)静美好的夜晚出去散步。
(3)妈妈告诉我要(yāo yào)严格要(yāo yào)求自己。
4.比一比,组词语。(3分)
茅( ) 妄( ) 租( )
矛( ) 要( ) 组( )
5.给下列词语分类。(6分)
①刚正不阿 ②五颜六色 ③哭笑不得④兴高采烈
⑤英勇无畏 ⑥万紫千红 ⑦顶天立地⑧垂头丧气
⑨乐于助人 ⑩得意忘形
(1)描写人物神态:
(2)描写颜色:
(3)描写人物品质:
6.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B.到了深夜,梅兰芳只要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
C.梅兰芳虽然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
D.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7.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排比)
B.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比喻)
C.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拟人)
D.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设问)
8.按语气由强到弱给下列句子排序,并完成填空。(4分)
①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
②难道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不让人喜爱吗
③没有一个人不说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
④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真让人喜爱啊!
(1)排序:
(2)我发现:双重否定句、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比较 。
9.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将其与对应的作者连线,然后再完成填空。(12分)
,死亦为鬼雄。 王昌龄
,难酬蹈海亦英雄。 李清照
但使龙城飞将在, 。 王翰
,古来征战几人回 周恩来
(1)“龙城飞将”指 。这里泛指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 的愿望。
(2)《夏日绝句》这首诗讽刺了 。
10.综合性学习。(8分)
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后,你们班要开展以“祖国,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请你为此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如果让你朗诵《夏日绝句》这首古诗,你认为下列哪种感情基调最合适 (2分) ( )
A.温柔婉转 B.慷慨悲壮
C.低沉沮丧 D.惊奇喜悦
(3)给下列爱国故事选择相关联的人物。(4分)
①黄海大战( ) ②江西抗元( )
③舍身炸碉堡( ) ④修筑京张铁路( )
A.文天祥 B.詹天佑 C.邓世昌 D.董存瑞
二、阅读理解。(19分)
1.课内阅读。(7分)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画线句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体现了什么 (3分)
(2)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是( )。(2分)
A.大伯告诉他的。
B.周恩来目睹了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的霸道行为,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者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C.周恩来从小有远大的抱负和广阔的胸怀,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
D.想要得到老师的表扬,故意说大话。
(3)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你现在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试着说一说。(2分)
2.课外阅读。(12分)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他屈指一算,已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萦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在梦魂中还牵挂萦绕着。 ( )
②弯着手指头计算一下。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①“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心迹”的意思是 ,钱学森的“心迹”是 。
②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不让钱学森离开美国,是因为 。
③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是因为 。
(3)文中的画线句表达了钱学森 的急切情感,其中“ ”一词尤为强烈地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4)按照时间顺序,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最后,可是作者却把它放在了开头,这属于什么写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分)
三、习作天地。(任选一题)(30分)
1.给你的亲人、朋友或者老师写一封信,在信中说一说你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或者心里话。注意运用正确的书信格式。
2.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周恩来、梅兰芳等有名的历史人物,知道了他们的事迹后,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