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8 17: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名师单元教学评价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浩瀚(hàn) 潜心(qiǎn) 令人目眩(Xuàn) 砒霜(pī)
B.惊诧(zhà) 轮廓(kuò) 穹窿(qióng) 拱形(gǒng)
C.屋脊(jǐ) 亭皋(gāo) 寒砧(zhān) 振动(zhèn)
D.灼灼(zhuò) 水榭(xiè) 迢远(tiáo) 窸窣(xī sū)
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诠释 痊愈 蜷缩 不落言筌 B.干燥 暴燥 噪音 海藻
C.漂零 剽窃 飘流 瞟见 D.征状 怔忪 政绩 症兆
3.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团队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suǐ):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B.这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bò):相违背,相反。
C.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sù):比喻渺小而微不足道。
D.鲤鱼“科学家”们会聪明地杜撰(zhuàn)某种虚构的东西:臆造、虚构,没有根据地编造。
4.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却是中国传统医学赠予人类的瑰宝。
B. 20世纪50年代,疟原虫抗药性之所以出现,是疟疾重新开始肆虐。
C.我开始从中医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D.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居然大幅度提升!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完成第5—8题。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 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 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 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 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 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 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 淡泊的神情,①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 入了 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年1月,德国科学家 伦琴发现了 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②这都还是偶然 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补,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出纯净的 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 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 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 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 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 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 0. 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更 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 居里几乎 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③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错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 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 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④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 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 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 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 以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 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 的实验室。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5.下列选项中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写居里夫妇艰辛提炼镭的研究过程。
B.写居里夫人不为美貌和名利所累,始终如一地坚守在科研工作中。
C.写居里夫人为探索“放射性物质”而潜心研究,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D.写居里夫人从美丽走向衰老的过程。
6.填人文中画横线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但是 ②尽管 ③最终 ④仅是
B. ①因为 ②即使 ③也 ④就是
C. ①但是 ②尽管 ③也 ④仅是
D. ①因为 ②即使 ③最终 ④就是
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放射性元素镭被发现的一百周年之际,表达了对居里夫人深深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
B.文中对居里夫人容颜逐渐憔悴的描述,其目的在于凸显居里夫人在科研工作上艰辛的付出。
C.用列数字的方法展现居里夫人一生获得的成就,其目的在于体现居里夫人不图享乐,展现她在科学 研究路上不断探索的执着精神。
D.居里夫人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不仅发现了镭,更找寻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8.文中居里夫人与丈夫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如何理解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这句话?
答:
(二)阅读《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完成第9一 12题。
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4月24日,最后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愈,武汉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实现清零。
中医药在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组织专家制定三版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中医诊 疗方案,推荐4个方剂和8个中药注射剂,精准施策,多管齐下,减缓、阻止了重症向危重症的转化,促使危重 症转为普通症,从而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全国4900余名中医药人员驰援湖北。从救治 情况看,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达90 %以上。轻症治疗和恢复期治疗中医药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 实行中西医结合,有效缓解了病情发展。
一人一策 精准施治
在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病房,62床的新冠肺炎病人李某一度病情危重,高烧不退,咳喘不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查看病情后,当即开出一个中药方。患者服用3服中药后,病情开始好转,生命体征稳定,转入普通病房。
仝小林曾经3天跑了 4家医院,看了80多位危重症病人。他一进医院,就穿上防护服,直奔ICU病房 查看病人,了解病情,应用中医方法治疗危重症患者。在他的推动下,这些医院救治重症病人的中医参与率 明显提衝。
重症病情发展相对迅速,根据病情变化,一人一策,随证化裁,注重体质、疾病、症状“三结合”,同病不同治,同病不同方,精准施治,临床效果显著。
73岁的河北省患者郑某住院15天,中药处方开15次。入院后,突然出现间断性意识模糊、烦躁,病情 危急。中医专家辨证为“浊毒热结,腑气不通”,开具小承气汤合麻杏石甘汤。患者服药后,第二天上午排大便两次,意识逐渐恢复。几天后,患者又突然胸闷憋喘加重,当即再次调整处方,给予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瓜萎薤白半夏汤紧急服下。次日,患者症状缓解,舌象复原。
1月25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迎来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这支队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西苑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随着医院及患者对中医药的逐渐认可,医疗队接管的南一病区床位由32张增加到 目前的42张,收治的均为重症患者。截至3月30日医疗队返回北京,病区累计收治158例,出院140人,其 中纯中医治疗8 8例,治愈出院率8 8. 61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提供了一组数据:对金银潭医院具有可比性的8个病区 分析发现,2月1日到2月29日共收治862例患者,南一区死亡和恶化率是一位数,其他7个病区平均是两位数。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扈晓宇带队的医疗队,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Z9和Z10两个病区,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76例,累计治愈出院141例,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 51例。这其中,气管插管患者0例,使用有创呼吸机0例,使用ECMCX体外膜肺氧合)0例。扈晓宇说:“中医参与度越高的,中西医磨合得好的医疗队,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就好,治愈率很高,病亡率也低。”
在救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过程中,中医为何疗效好?仝小林说重症病人痰湿还阻塞在肺部,呼吸 就越来越困难,氧饱和度逐渐降低,中医救治重症、危重症时,要宣肺化痰,从肺、脾、肾几个角度去治,能够 改善体内环境,疗效明显。”
“中医用药如用兵。中医治疗新冠肺炎,不是单靶点发挥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介绍,以治疗新冠肺炎为例,宣肺清泄、疏散上焦,化湿和胃、斡旋中焦,活血解毒、畅通下焦。治疗 过程中,早期祛邪为主,中期清热化湿为主,后期扶正为主。根据病人病情的演变辨证施治,这就是中医起效的原因。
古法新用 融会贯通
“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支援湖北医疗队总领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说。
2月28日,叶永安带领中医团队首次进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ICU病房。望闻问切作为中医临 床收集数据的主要手段,在危重症ICU病房,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病人上着呼吸机,无法实现问诊,无法观察舌象,胳膊上捆着监测袖带,手背扎着输液针,再加上医生戴着两层手套,切脉也很困难。在很难掌握更多信息的情况下,中医如何实现精准辨证?
“在传统的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不足以获得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我们综合五运六气理论、三部九候 诊法以及临床客观检查指标,精准评估患者的病情。”叶永安古法新用,在颈动脉、踝关节拿脉,灵活采用脏腑辨证及卫气营血等理论,为患者遣方用药。
“是你们救了我的命啊!”一位79岁高龄的危重症患者因病情平稳即将转入专科医院时,紧紧地拉住叶 永安的手说。老人姓付,发病10余天,入院时肺部影像学呈持续性恶化,时清时寐,偶有躁狂,情绪恐惧,整夜不能入眠。结合对症的中药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治疗一周后从病危转为平稳状态。
在雷神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樊民,为呼吸困难、胸口疼痛 难忍的重症患者刘女士做针灸。针刺、检转,运针,20分钟后,刘女士症状逐渐舒缓,半个小时逐渐恢复 正常。
“针刺治疗方法可用于减少或替代重症患者呼吸机治疗。”樊民拿出一根经过改造的毫针,在外面加了 一个塑料的套管。这是因为隔离病房里穿着防护服,护目镜很容易起雾,戴着几层手套的话手感比较差。 他与同事在毫针外面加了一个塑料的套管,这样既避免了感染,又能扎准穴位。
叶永安提出,对于ICU危重症患者诊疗的困难,中医人应注重采用多种经典理论相结合,融会贯通于患 者的治疗,方可取得临床疗效,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
因人制宜 治法多样
53岁的河北张家口患者张某入院后,很快上了呼吸机,熬好的中药清肺排毒汤只能通过“鼻饲”给药,病房医生每天给予指尖穴位按摩。经过中西医结合精心治疗,病情日渐好转,撤下呼吸机。但患者意识恢复 后,时而神情淡漠,时而焦虑烦躁,医务人员采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治疗。患者精神好转,最终治愈出院。
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情复杂而多变。中医专家因人制宜,广泛使用鼻饲、灌肠、肚脐贴、穴位 贴、中药注射液等多种疗法。
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重症患者会出现“炎症风暴”。这种自身细胞因子的过度反应,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很大。中药注射液成为对付“炎症风暴”的有力武器。
“赶紧上中药注射液!”62岁的郭某入院后出现意识模糊、烦躁、眼窝凹陷、手足冰冷等症状,病情极为危重。河北省中医药巡诊专家现场会诊,汤药农煎频频鼻饲并灌肠给药,静脉使用中药注射液血必净。两天后,患者意识恢复,手足变得温暖。患者终于撤下呼吸机,病愈出院。
“血必净能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有效抑制“炎症风暴”。中药注射液是抢救治疗重症患者的有力武器。”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初步临床研究显示,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使用中药注射能液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促进核酸转阴。对危重症患者果断、及早使用中药注 射剂,可以收到疗效。
基于临床急用、实用和效用为导向,本着第一时间救治病人的指导思想,我国紧急启动了中医药防治新 冠肺炎的防治项目,科研助力临床救治。黄璐琦说重症患者有80%愿意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寻找中医 药疗效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有利于优化临床方案并加以推广,提高临床救治率。”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药对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效果,可以缓解病情的发展。
B.中医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时,要从多角度、分阶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明显。
C.医生要综合并灵活运用五运六气理论、三部九候诊法等中医理论,从而实现对患者病情的精准 评估。
D.针刺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炎症风暴”,使患者症状减轻,病程缩短。
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治疗新冠肺炎,不是单靶点发挥作用,而是根据病人病情的演变辨证施治,这就是中医起效的原因。
B.戴着几层手套为患者针刺、捻转,运针,医生们在毫针外面加了一个塑料套管,是在新形势下的古法 新用,更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敬业精神。
C.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中医药专家对治疗方法的阐释和讲解,为的是说明中医药对治疗新 冠肺炎患者起到决定性作用。
D.文中列举了大量数字,可以让材料更加真实、准确,增强说服力。
11.概括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上所采用的中医药原理和方法。
答:
1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中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请你分析和概括中医药和中医药人员在这 场战役中的贡献。
答:
三、写作
13.阅读下面一段科普文,用简洁而准确的语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文段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 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 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 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
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
有一次,我应邀调解南加州的一些农场主与工人的冲突。这些工人是外国移民,他们与农场主的矛盾 越来越尖锐,争吵不断升级。会谈一开始,我就提出两个问题你们双方各有什么需要 ”“为了满足这些需 要,你们希望对方做什么? ”一位农场工人喊道他们是种族主义者! ”而一位农场主嚷道他们不尊重法律 和秩序!”很明显,他们都在指责对方,而没有表达自己的需要。
(选自《非暴力沟通》)
14.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
①常识中的“理”。
②说明文的写作之道。
答 案
一、基础积累
1.D A.潜心(qián);B.惊诧(chà);C.寒砧(zhēn)
2.A B中应为暴躁;C中应为飘零;D中应为症状、征兆
3.B 相悖(bèi)
4.C A项应选用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却”是表转折的;B项中因果关系错误,因为疟原虫抗药性 的出现,才使得疟疾重新开始肆虐;D项,屠呦呦团队在中医药古籍文献中找到青蒿的使用方法,对实验的结 果有所预料,应该用“果然”。
二、阅读理解
5.C由“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 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两句可知,本选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居里夫人发现镭的研究过程。
6.C
7.B对居里夫人容颜逐渐憔悴的描述,主要为了凸显其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展现的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8.“美丽的颜色”是指放射物镭具有的淡蓝色的荧光;“只是”表现出居里夫妇淡泊名利,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9.D可以有效抑制“炎症风暴”的是中药注射液血必净。
10.C新冠肺炎的治疗要中西医相结合,因人制宜地制定治疗方案。
11.“同病不同治”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一人一策,随证化裁,注重体质、疾病、症状“三结合”的精准 施治;综合中医药五运六气理论、三部九候诊法,灵活采用脏腑辨证及卫气营血等理论,古法新用,为患者遣 方用药;多角度、分阶段地广泛使用鼻饲、灌肠、肚脐贴、穴位贴、中药注射液等多种疗法。
12.全国4900余名中医药人员驰援疫情重灾区,治病救人,勇于奉献;中医药专家积极探索,古法新用, 创新使用中医药原理和疗法;中医药为中国打赢抗疫之战提供了巨大的智慧宝库。
三、写作
13.我们不应用指责和批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而应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来获得别 人积极的回应。
14.略
10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