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探究与发现: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写作专题
学习目标
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就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某个感兴趣的话题作一些探究,并把自己的探究所得写成一篇事理说明文。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同学们是比较熟悉的。但清明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你真的了解它吗?
预习任务
收集资料,征询家人,就下列问题做好准备:
你或你的家人通常是如何过清明节的?
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清明真的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吗?
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是一回事吗?
清明扫墓,并不是从古就有的习俗,那它是从哪朝哪代开始盛行的?
清明节除了扫墓、踏青、吃青团还有哪些习俗?
你知道哪些与清明有关的诗词、谚语、俗语?
除了中国有清明节,还有哪些国家也有清明节?
国人过节,要互致问候,比如“中秋节快乐”“元旦快乐”“新年快乐”,那能给朋友发“清明节快乐”吗?
预习任务
目录
任务一 知识回放,清明习俗知多少
01
任务二 历史回顾,清明演变与传承
02
任务三 铺设支架,确定对象明方法
03
任务四 自我评价,交流修改出佳作
04
任务一 知识回放,清明习俗知多少
清晰地说明事理,首先要对所说明的事理有准确、深入的认识。一般而言,事理都有一定的复杂性,仅仅作一般的了解很难准确把握。所以,要在写作前搜集相关资料,作些硏究,深入理解要说明的事理。所谓思之愈深,说之愈明。
除了杜牧的《清明》外,你还知道哪些与清明节有关的诗?
如韩翊《寒食》、孟浩然《清明即事》、晏殊《破阵子·春景》、黄庭坚《清明》等。
01
你知道哪些与清明有关的谚语、俗语?
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清明杨柳朝北摆,一年能还十年债”“清明蔗,毒过蛇”等等。
02
清明扫墓,并不是从古就有的习俗,那它是从哪朝哪代开始盛行的?
清明节,俗称鬼节,是祭祀先人的节日。但清明扫墓的习俗是唐宋之后逐渐形成的。上古“不封不树,葬之中野”,无墓可扫;商周时代“墓而不坟”,即只埋葬而不立坟,自然也无坟可添;汉代皇室虽建立了陵园,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不一定就在清明,扫墓在民间也没有普及。至隋唐,清明墓祭才形成俗例和见之官方文书。
03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的基本礼俗主题。此外,还有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清明节有吃青团的风俗。现在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作踏青带的干粮。
04
任务二 历史回顾,清明演变与传承
清晰地说明事理,还要说清楚其中的关键要素,比如重要概念、因果关系、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等。
1.你知道清明节的别称和来历吗?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吗?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是一回事吗?
清明原本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非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上巳节与寒食节都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上巳节又称三月三、三月节、三日节、小清明、女儿节,主要风俗是郊外春游、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寒食节又叫冷节,在清明前一二日,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传说介子推跟着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到晋国掌权,史称晋文公。晋文公赏赐从亡之臣,但介子推不愿受封赏,背着母亲上绵山隐居。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烧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但从《左传》等史书上看,虽有介子推不言禄而隐绵山的记载,但并无被烧死一说。如今,寒食节与上巳节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清明节一跃而上,成为包涵了这两个节日寓意与习俗的一大节日。
2.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也有清明节?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与中国一样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在越南,清明节又称为汤团节。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时间接近,越南把二者结合起来,统一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吃凉食,比如汤圆或汤团。
韩国的清明节是公历4月5日。韩国人喜欢用鲜花祭祖,在扫墓时,会放上鲜花以示对故人的怀念。
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公共墓园一般叫作“义山”,因此当地人常说清明节要“上山扫墓”,或者直接说“拜山”。
国人过节,通常会互致问候,比如“中秋节快乐”“元旦快乐”“新年快乐”,那清明节能给朋友发“清明节快乐”吗?
有观点认为“不可以”。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庄重而肃穆。同时,祭祖、扫墓与死亡、鬼神有关,“快乐”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认为说“清明节快乐”是可以的。清明节是春季最重要的节日,主题内容十分丰富,不只是扫墓。当我们去祝福快乐的时候,恰恰也代表着我们有战胜悲伤和困难的勇气,这也是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03
任务三 铺设支架,确定对象明方法
大致了解了清明的来历、演变、习俗、文化后,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如何写了。不过,下笔之前,首先要想清楚,这篇关于“清明”的事理说明文是写给谁看的。是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向其他同学介绍你在清明文化探究方面的发现?是纯粹写一篇介绍清明节的事理说明文,还是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份关于文明过节的提案?总之,“为什么说”“跟谁说”,决定了“说什么”“怎么说”。
另外要强调的是,说明事理时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明顺序。可以由具体的现象出发,归纳并说明其中的道理;也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揭示事理的不同层面;还可以在比较中凸显事理的特征。
说明事理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引资料。
请从下列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A
你有机会参加了所在高中组织的一次“姊妹学校”友好交流互访活动,交流活动有一个环节是相互介绍各自国家的传统节日。请你拟写一篇发言稿,向外国小伙伴介绍中国的清明节,帮助外国小伙伴更好地读懂中国。
B
你有机会参加“模拟政协”活动,请拟一份“关于清明节举行国家公祭”的提案。
任务四 自我评价,交流修改出佳作
大家写作成文后,组织一次专题交流会。推荐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由作者现场朗读,大家根据据评分表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交流会结束后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如果有条件,可将本次优秀作文编订成册。
“清明”主题写作交流评分表
篇名 作者 对说明对象的认知较为全面、准确(40分) 说明顺序合理,能运用多种说明方法(40分) 观点有启发性,或语言表达有感染力(20分) 总分(100分) 修改
建议
感谢聆听,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