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8 16:0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咸丰)】
1.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
提出“修约”
要求
矛盾
拒绝“修约”
清政府
借口
英国:
亚罗号事件
法国:
“马神甫”事件
1856年10月份的围绕着亚罗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马神甫事件是指1856年2月处死法国神甫马赖的事件。
原本事情仅仅是清军处理走私船只和走私船员的普通案件。但英方借此挑起战端。
广西西林教案遗址
马神父受刑图
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且为非作歹,后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又称“西林教案”。
开始标志
广州沦陷
逼近天津
第一阶段(1856-1858年)
签订条约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咸丰)】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法联合出军,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内容 《天津条约》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签署国家
赔款
开放通商
其他权利的丧失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定时的情形
英法美俄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一鸦《南京条约》与二鸦《天津条约》开设的通商口岸相比,有何变化?
影响:
方便了列强势力入侵中国内陆,破坏了中国的内河航运主权
镇江
营口
烟台
台南
汕头
淡水
南京
琼州
九江
汉口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口岸
数量上:多
范围上:广
程度上:深
内容 《天津条约》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签署国家
赔款
开放通商
其他权利的丧失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允许外国公使进京、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
英法美俄
英法美
承认
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然而!《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
第二阶段
换约被拒
占领天津
攻占北京
签订条约
1859年,英法要求换约,被拒绝。
1860年9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
1860年10月,进逼北京,火烧圆明园。
天津
北京
奕 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标志)
万园之园——圆明园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正大光明殿
远瀛观
“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法军指挥官蒙托邦
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由康熙至乾隆年间历时150余年建造,结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同时,也是清代最为重要的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珍宝馆。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法国作家雨果
火烧圆明园是列强侵华的暴行,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内容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地
赔款
开埠
其他权利的丧失
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赔偿英法各200万两,英商200万两
允许外国公使进京、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
割九龙司一区
增开天津
英法各增至800万两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1860年,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额尔金伯爵(英)乘轿进入北京签约
(使列强权益合法化)
(深入到内地,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输入)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人民负担加重,激化阶级矛盾)
条约名称 地理范围 面 积
1858《瑷珲条约》
1860中俄《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 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西北地区
共计
150多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13%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相当于11个安徽省的面积,3个法国,4个德国,6个英国!
趁火打劫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战争性质 战争结果 侵略力量扩大
时间延长
区域扩大
影响加深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英国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东南沿海
长江中下游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年
4年
为什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②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李鸿章
本课小结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者(主凶):
原因:
经过:
结果:影响:
支持者(帮凶):
借口:
西方列强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根本原因)
(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直接原因)
英国、法国
俄国、美国
列强侵华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2. 法国作家雨果曾这样描述一场东方的侵略战争:“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所指的“强盗”是( )
A.英国和法国 B.美国和英国 C.美国和俄国 D.英国和俄国
B
A
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勿忘国殇,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