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拿来主义 》课件(共7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拿来主义 》课件(共7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8 18: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6张PPT)
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你弃医从文,把麻木的人群唤醒;你以笔代刀,令小丑们无处躲藏。声声祝福,声声呐喊,你正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空仍然鼓舞人心,余音绕梁。若干岁月过去了,你的作品没有化为烟埃,并且无疑将长久不熄,普照文学和思想的殿堂。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鲁 迅
留学日本时的鲁迅
“拿来主义”的故事
著名作家冯骥才出访法国的一次宴会上,一个西方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冯骥才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1925年5月时的鲁迅
情感经历
第一任夫人:朱安
(母亲包办)
妻:许广平
儿:周海婴
鲁迅经典语录
1、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当我沉默时,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鲁迅经典语录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
(1881~1936)
杂文集:
《华盖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本文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关于杂文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特点:
背 景 介 绍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背 景 介 绍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题旨)
《拿来主义》阅读思考:
1、注意生字词
2、课文论证结构
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冠冕堂皇   吝啬   玄虚   蹩进
 残羮冷炙  脑髓  孱头  自诩
guān miǎn sè xuán bié
gēng zhì suǐ càn xǔ
掌握下列词语:
博而不精:
自 诩:
礼尚往来:
冠冕堂皇:
孱 头:
残羹冷炙:
自己夸耀。诩,夸耀。
懦弱无能的人。
广博而不精深。
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拿来主义
鲁 迅
审标题知课文内容
1、本文哪一段提出“拿来”的观点?“拿来主义”又是从哪一段提出的?哪几段阐述“拿来”与“送来”界限?哪几段又是对“拿来主义”的直接详细分析论证?概括“拿来主义”的含义。
想一想
2、本文论述的是“拿来主义”,开头部分却指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这是为什么? “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整体感知 :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拿来主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拿来)
(怎么拿来)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结构梳理
为什么?
(1-4):
(5-7):
(8-10):
“拿来主义”是什么?
怎样实行?
//////DOCER TEMPLATE//////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第一段提出哪些主义?
1、什么是“闭关主义”?作者是怎样否定的?
2、“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找一找
闭关主义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
作者用“一串”修饰“钉子”,体现了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条约之多,形象的讽刺了闭关锁国导致的恶果。
“落后就要挨打”
1
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最终“不知后事如何”
2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发扬国光”
3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显出一点进步了
文中列举了“送去主义”的哪些丑态?其本质是什么?
一:“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即有去无回,其实就是媚外的可耻行径。
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
3、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4、 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5、 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的含义是什么?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进步,而是媚外求宠的愈演愈烈的表现。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你还能从本段的哪些语句上体会出对“送来主义”嘲讽的感情?
“大师”、“捧着”、“几张”“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传道”等都表现出奚落、嘲讽的感情。
8、 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褒词贬用,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
“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6、 读第3、4两段,想想“送去”是什么意思?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
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种种罪恶行径。
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
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7、联系第3段,作者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议一议
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类比论证
表现: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结果:发疯而死


表现:掘起地下的煤来,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结果:亡国灭种
中国
类比论证,假设论证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主体事物齐王与客体事物邹忌之间,在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对齐王的态度及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上,均表现为“私”“畏”“有求”这三个方面的相同特点,相同的特点越多,主体事物就越具有客体事物的性质,越能暴露主体事物的本质。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阴谋罪恶。
◎“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抛来≠抛给 抛给=送来 送来≠拿来
“抛来”、“抛给”、“送来”“拿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来:是随意的,把无用的东西送人,是中性词。
抛给:是恶意的给予,意味着轻蔑,侮辱。
送来:是特意的,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怀有不良动机。
拿来:是主动获取。“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
“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9、“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摩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10、“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作者用一个成语来给这些东西定位,是哪个成语?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
思考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表 现
实质
后 果
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
帝国主义文化经济侵略
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一概排斥
自己不去,
别人也不许来
只是送出去,送古董,
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惧外
排外
媚外
卖国
大门被枪炮打破
(鸦片战争)
碰了一串钉子
(割地赔款)
导致送去主义
祸延子孙
(子孙沦为乞丐)
◎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
“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拿来主义”的含义是?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
--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12、本文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一直到第6段作者只字未提,却从第8段大谈“大宅子”之类问题?

11、本文论证的是“拿来主义”,但在之前却多论述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以及“送来主义” ,这是为什么?
铺垫:
“闭关主义”是因,“送去主义”是果
因为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 导致卖国求荣的“送去主义”
因为“送去主义”是媚外、卖国
因为“送来主义”是西方帝国主义的经济、文化侵略
反衬:
形成鲜明对照
前者弊端愈多,愈反衬出“拿来主义”的必要、可贵。
本文题目为“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先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以及“送来主义”谈起?
(1)作者要论证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长此以往,必然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
(2)把“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
(3)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反衬得更加突出。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排外
媚外
误国
卖国
因为
所以
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主义
因果论证
小结:论证思路
送来主义
经济文化侵略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先破错误的观点,再提出相对的正确的观点,先破后立。
对比论证




小结
送来主义
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大 宅 子
文 化 遗 产
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13、文中的穷青年,对祖上阴功而来的“大宅子”,有多少种态度呢?
(比喻论证)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
第一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孱头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
第二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昏蛋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
第三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废物
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
种类 表现 实质
孱头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左派幼稚病患者
废物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拿来”!
比喻论证:
形象具体、浅显生动。
思考?
态 度
比喻意
对 象
鱼 翅
烟枪烟灯
姨太太
对待文化遗产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吸 收
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批判地吸收
坚决抛弃
鸦 片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姨太太
大宅子里的遗产
吃掉
送药房
送,毁掉
走散
喻文化精华
喻精华糟粕
并存的文化
喻文化糟粕
喻腐朽淫糜
的封建文化
一言以蔽之,“拿来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是:
比喻说理:
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
形象、具体、浅显生动。
鱼翅
鸦片
烟枪
烟灯
思考?
是什么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为什么
怎么样
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鱼翅     吃掉
鸦片     送药房
烟枪烟灯  展览,毁掉
姨太太   走散

拿来主义
错误态度
正确态度
(占有、挑选)


思考: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2)怎样“拿来”
(3)“拿来”有何意义
(4)怎样才能“拿来”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要“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建设民族新文化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创新
“拿来主义”的具体实行该怎么做?
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
①“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自己的“左”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除障碍。
②“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分为三种:有益无害(即“鱼翅”)的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总之根据人民的利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对于那种“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即那种“全盘继承”论者,作者投以蔑视和厌恶。
③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是为了推陈出新创造出新文艺。要推陈出新,就必须勇于批判继承。作者说:“没有拿来,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排外)
送去主义(媚外)

拿来主义

孱头 消极逃避
昏蛋 完全否定
废物 全盘接受

新人
占有
挑选
鱼翅  使用
鸦片  存放
姨太太 毁灭
创新
送来主义(经济文化侵略)
闭关主义
(排外)
送去主义
(媚外)
拿来主义

先破后立
有破有立,破立结合
送来主义
1、举例论证(1)
2、比喻论证(8、9)
——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3、类比论证(3)
——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4、对比论证(8、9)
——用性质相反的事物作比较
本文的论证方法:
因为
㈠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
(有悖于交往原则)
㈡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
(要正视历史逻辑)
㈢听凭“送来“,大受祸害
(应重视现实教训)
所以
——因果论证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7段的论证推理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文章写作特点:
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以立为主。
②广用比喻,生动形象。
③嬉笑怒骂,犀利幽默。
本文的语言艺术
1、 讽刺辛辣,妙趣横生
2、诙谐中见讥讽,憎恶溢于言表
反语: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讽刺: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啊!一个人偶然一天两天不洗脸,固然也不好,洗后脸上还留着一个两个黑点,固然也不雅观,但倒没有什么大危险。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
拓展练习
这段文字,怎么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什么观点
洗脸不止一次,还要检查验收。写文章做演说比洗脸更重要,它要“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作者以认真负责的“洗脸”设喻,阐明写文章写演说稿要认真修改推敲的道理,妙趣横生。
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错误的言论:
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振振有词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讲一点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说:“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要有钻劲,要有挤劲。”
答1(1)痰,当然要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2)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的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
答2(1)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
(2)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损人利己。
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广阔,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
想想议议
【成语】胡服骑射
【解释】: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西红柿(Tomato)别名番茄、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被当地印第安人培育。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将其带到欧洲,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传播到中国。
玉米是禾本科草本植物玉秫黍的种子。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玉米(11张)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 。
迪斯尼动画《花木兰》
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国却看不到。
1、 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2、 法国的电影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
3、 中法合资的广州雷诺公司,因生产的标致汽车国产化率太低,最终不欢而散。
4、 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核心技术却得不到。
5、 招商引资,污染企业纷纷到乡镇设厂……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