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一
期末题型总结
运动的描述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质点和参考系
知识点1:机械运动
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月球绕地球公转
C.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河水在河中流
2.下列所举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苹果从树枝上掉落 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
C.生产技术革新运动 D.月亮绕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2:质点的概念
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有些情况可以看作质点,有些情况不能看作质点
B.质点与数学几何中的“点”含义相同
C.在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全红婵获得十米跳台冠军,比赛中裁判可以将她看作质点
D.建立质点这一概念的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B.因为地球质量很大,所以不能将其看作质点
C.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知识点3:参考系
5.“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歌词中描述月亮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月亮 B.地球 C.云朵 D.星星
6.如图所示,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在2月8日获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裁判打分时,可将谷爱凌看作质点
B.在研究谷爱凌从起跳到落地的时间,可将她看作质点
C.在跳台过程中,以雪地为参考系,谷爱凌和脚下的滑板是静止的
D.以雪地为参考系,落地前瞬间谷爱凌感觉雪地迎面而来
7.关于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于同一个运动,虽然选择的参考系不同,但观察的结果一定是相同的
B.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
D.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除物体自身外,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时间和位移
知识点1:矢量和标量
8.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
B.标量只有方向没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
C.的位移比的位移小
D.比的温度低
9.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标量的是( )
A.位移和路程 B.重力和质量
C.加速度和弹力 D.温度和速率
10.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 B.平均速率、瞬时速度
C.加速度、平均速度 D.路程、速度变化量
知识点2:位移和路程的概念
1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标量,路程也是标量
B.直线运动中,物体位移大小一定比路程大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一定为零
D.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1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一定不为零
B.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轨迹
D.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知识点3:位移和路程的计算
13.如图所示,谢青伟老师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m和5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大小分别为( )
A.16πm,8πm B.16m,8m
C.16πm,8m D.16m,8πm
14.如图所示,一只蜗牛从足够高的竖直竹竿底部向上爬行到3m高处后,又慢慢向下爬行了1m,然后暂时静止。则在这段过程中( )
A.蜗牛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2m
B.蜗牛的位移为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4m
C.蜗牛的位移为2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4m
D.蜗牛的位移为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2m
知识点4:时刻和时间间隔
15.某列高铁11点02分从“怀化南”站开出,运行1小时19分,到达“邵阳南”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点02分”和“1小时19分”均指时间间隔
B.“11点02分”和“1小时19分”均指时刻
C.“11点02分”指时间间隔,“1小时19分”指时刻
D.“11点02分”指时刻,“1小时19分”指时间间隔
16.(多选)关于位置坐标的变化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
B.位置坐标的变化量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
C.位置坐标的变化量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D.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17.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于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其中“17时42分”和“7小时”分别表示( )
A.时间,时间
B.时间,时刻
C.时刻,时刻
D.时刻,时间
18.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息时间表上的8:00表示时刻
B.时刻是指较短的时间间隔
C.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D.在时间轴上,1个单位长度表示1个时刻
19.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
B.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刻
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
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是同一时刻
20.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表示时刻,称为第末或第初,也可以称为内
B.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内
C.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内或第内
D.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内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知识点1: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率、平均速率的概念
21.如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不同的路径从A到达B:沿弦AB、沿圆弧ACB、沿圆弧ADB,且经历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况下该质点平均速度相同
B.三种情况下该质点平均速率相同
C.沿弦AB运动平均速率最小
D.沿弦AB运动时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22.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23.(多选)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知识点2:速度的有关计算
24.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假设他在处的速度为,到达终点的速度为,则他在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25.如图所示,一滑板爱好者站在滑板上,以水平向右v0=15m/s的速度从水平地面冲上圆弧滑道,2s后以9m/s的速度返回地面,则在这个过程中滑板爱好者的速度变化量为( )
A.24m/s,方向水平向左
B.12m/s,方向水平向左
C.6m/s,方向水平向右
D.3m/s,方向水平向右
2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行驶了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行驶完剩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那么的大小是( )
A. B. C. D.
27.一物体沿直线从A匀速运动到B,用时2.5s,则:
(1)求物体从A运动到B的位移?
(2)求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
28.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经过1.15s上升5m后回落,再经过1.35s到达地面。以地面为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求:
(1)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位移;
(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平均速度;
(3)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平均速率。
知识点3:误差和有效数字
29.(多选)以下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
A.测量小车质量时天平不等臂、或砝码不标准,天平底盘未调平所致的误差
B.用有毫米刻度的尺测量物体长度,毫米以下的数值只能用眼睛估计而产生的误差
C.用百米绳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D.电压偶然起伏引起电表读数不准
30.(多选)用刻度尺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73.0cm,一本书的长度是0.275m。关于这两次测量和测量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3.0cm的最末一位数字0是估读数字
B.0.275m的第一位数字0是估读数字
C.173.0cm和0.275m都是三位有效数字
D.0.275m是三位有效数字,173.0cm是四位有效数字
31.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在测量时由于不认真和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不出现误差
32.任何测量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测量值跟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叫作__________。测量读数时,我们常用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记录测量结果,这种近似数被称为“有效数字”,当3位有效数字被写成为时,此时的有效数字是_________位。
知识点4:打点计时器和纸带
33.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A、B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A是_________打点计时器;
(2)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_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34.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如图所示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d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
35.(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___________(填“交流8V”或“交流220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Hz)时,如果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秒。
(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图所示。图可得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cm,(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6.(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_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________s打一个点。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
(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4)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如果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应该是纸带的___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与小车相连;根据纸带,可以算得B点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___m/s,C点的瞬时速度vC=_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知识点1: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概念
37.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3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39.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很大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很快
40.下列关于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B.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C.物体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就一定增大
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41.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却在增大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小,而加速度却比较大
C.物体具有向西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东
D.物体的速度在减小,加速度却与速度方向相同
4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增大但加速度可能减小
B.速度方向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越慢
D.加速的物体有加速度,减速的物体无加速度
知识点2:加速度的计算
43.某汽车在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因故开始刹车减速,5s后恰好停止。则该车刹车时的加速度约为( )
A.0.5m/s2 B.1m/s2 C.5m/s2 D.10m/s2
44.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6m/s,2s后的速度大小为12m/s,在这2s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正确的为( )
A.一定小于3m/s2 B.一定等于3m/s2 C.一定大于3m/s2 D.不一定小于3m/s2
45.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香港站的比赛中,某运动员跳起将速度为10m/s水平飞来的排球迎面击出,排球以20m/s的速率水平返回,假设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则运动员对排球的击打时间为( )
A.0.1s B.0.2s C.0.3s D.0.4s
46.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且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其加速度为( )
A. B. C. D.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A.飞机的飞行运动,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B.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地球而言月亮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C.苹果由绿变红属于色彩的变化,不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
D.河水在河中流,水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择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故选C。
2.C
苹果从树枝上掉落,小船在水面上滑行,月亮绕地球的运动都属于机械运动,生产技术革新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C。
3.A
A.同一物体有些情况可以看作质点,有些情况不能看作质点,例如在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做质点,而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刻将地球看做质点,选项A正确;
B.质点是忽略大小,但是有质量的点,是理想的物理模型,与数学几何中的“点”含义不相同,选项B错误;
C.跳水比赛中裁判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否则就没动作可言了,选项C错误;
D.建立质点这一概念的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选项D错误。
故选A。
4.D
A.轻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还要看它的形状对分析的问题有没有影响,故A错误;
B.地球公转时可以作为质点,故B错误;
C.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引入这一概念可以简化我们要分析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故C错误;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5.C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研究对象是月亮,月亮穿过云朵,是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云朵位置发生了变化。
故选C。
6.B
A.在裁判打分时,谷爱凌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将她看作质点,A错误;
B.在研究谷爱凌从起跳到落地的时间,谷爱凌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可以将她看作质点,B正确;
C.在跳台过程中,以雪地为参考系,谷爱凌和脚下的滑板位置在变化,是运动的,C错误;
D.谷爱凌以自己为参考系,落地前瞬间谷爱凌感觉雪地迎面而来,D错误。
故选B。
7.D
A.对于同一个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A错误;
BD.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除物体自身外,任何物体都可作为参考系,故B错误,D正确;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选取地球为参考系,故C错误。
故选D。
8.D
A.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平行四边形法则,故A错误;
B.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故B错误;
C.位移是矢量,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则的位移比的位移大,故C错误;
D.温度是标量,比的温度低,故D正确。
故选D。
9.D
A.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A错误;
B.重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B错误;
C.加速度和弹力都有大小和方向,都是矢量,C错误;
D.温度和速率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都是标量,D正确。
故选D。
10.C
A.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
B.平均速率是标量,瞬时速度是矢量,故B错误;
C.加速度、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故C正确;
D.路程是标量,速度变化量是矢量,故D错误。
故选C。
11.D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选项A错误;
B.直线运动中,物体位移大小一定小于等于它的路程,不可能大于它的路程,选项B错误;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只有首末位置重合时,位移才为零,选项C错误;
D.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12.C
A.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比如往返运动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故A错误;
B.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位移不是路程,故B错误;
C.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是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故C正确;
D.往返运动的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故D错误。
故选C。
13.D
他的位移大小
路程大小
故选D。
14.C
蜗牛的位移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
蜗牛的路程为
故选C。
15.D
时间间隔指的是某一段时间,表示时间的长短,对应某一过程;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对应的是位置。“11点02分”指时刻,“1小时19分”指时间间隔。
故选D。
16.CD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是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所以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变化量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故CD正确,AB错误。
故选CD。
17.D
“17时42分”表示一时间点,即指发射的时刻;而7小时是一时间段,指对接经历的时间。
故选D。
18.A
A.作息表上的8:00表示的时刻,故A正确;
BCD.时刻是时间轴上的某个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是一条线段,就算是较短的线段也包含无数个点,表示任一时间间隔都包含无数个时刻,故BCD错误。
故选A。
19.C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不在于长短,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是一个点,故A错误;
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故B错误;
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故C正确;
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中间有时间间隔,不是同一时刻,故D错误。
故选C。
20.D
A.表示时刻,表示的是时间点,可称为第末或第初,内是一段时间,A错误;
B.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内,B错误;
C.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内或内,不是第内,C错误;
D.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内,D正确。
故选D。
21.B
A.平均速度定义是质点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由于三种路径都是从A到B,即位移相同,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
BC.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由于三种路径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率不等;而沿弦AB运动的路程最短,则平均速率最小,故B错误,C正确;
D.质点沿弦AB做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不变,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22.A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意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故A正确,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间任意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变成,平均速度为零,但是过程中任意时刻速度并不都等于零,故B错误;
C.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所以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
D.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包含于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范围内,即一定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23.AB
A.瞬时速度描述的是一个状态,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A正确;
B.平均速度描述的是一个过程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B正确;
CD.平均速率是总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标量,平均速度是总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矢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率才与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CD错误。
故选AB。
24.B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苏炳添在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5.A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则在这个过程中滑板爱好者的速度变化量为
符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故选A。
26.C
设总位移为,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全程和后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则行驶前路程所用时间为
所以
故选C。
27.(1),方向A由指向B;(2),方向A由指向B
(1)物体从A运动到B的位移大小
方向A由指向B。
(2)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方向A由指向B。
28.(1)位移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2)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3)
(1)以地面为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位移为
故位移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运动的总时间
则小球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故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3)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路程
则小球全过程的平均速率
故平均速率为。
29.AC
A.天平不等臂、砝码不标准、天平底盘未调平等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而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故A正确;
B.读数误差属于偶然误差,故B错误;
C.用百米绳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是由实验方法粗略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故C正确;
D.电压偶然起伏是由于偶然因素对测量仪器产生的影响,属于偶然误差,故D错误。
故选AC。
30.AD
A.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所以173.0cm的最末一位0是估读的,故A正确;
B.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0.275m的最后一位数字5是估读的,故B错误;
CD.0.275m是三位有效数字,173.0cm是四位有效数字,故D正确,C错误。
故选AD。
31.C
AB.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不是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无法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认真和不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B错误;
C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2. 误差 3
[1]测量值跟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误差;
[2]有效数字是从小数点后第一位不是零的数字开始的,所以0.0121m的有效数字是3位。
33. 电火花 交流
(1)[1]如图A、B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A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2]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
34. 交流电 0.02 3.28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
[2]电源频率是50Hz时,打点周期为
[3]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的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则d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为
35. 交流8V 0.1 4.20
(1)[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低压交流电源,故选交流8V。
[2]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3)[3]A对准0刻度线,D在4.2cm左右,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所以向后估读一位,则刻度尺读数为
36. 交流电 0.02 AC BD 0.1 左 0.400 0.479
(1)[1]打点计时器是使用的交流电。
[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它们是每隔T=0.02s打一个点。
(2)[3]要想测速度,需要测物体运动的位移,运动的时间,而刻度尺可以测位移,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接到打点计时器上通过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计算物体的运动时间,B、D、E错误,A、C正确。
(3)[4]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纸带上打的点较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再释放纸带,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提高纸带利用率,A错误,B正确;为了有效利用纸带,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C错误,D正确。
(4)[5]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s=0.1s
[6]根据纸带左端点比较密集,所以是左端与小车相连。
[7]B点的瞬时速度
vB=m/s
[8]C点的瞬时速度
vC=m/s
37.B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之后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质点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继续增大。
故选B。
38.C
AB.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与速度变化无关,与所用时间无关,故AB错误;
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C正确;
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39.D
A.由
可知,当知道速度的变化量,不知道Δt的大小时,无法确定加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
B.高速匀速飞行的战机,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量为零,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
C.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C错误;
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故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很快,故D正确。
故选D。
40.D
A.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变化的时间有关,A错误;
B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增大速度仍然在减小;此时即使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即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也在减小,BC错误;
D.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可能很慢,加速度就会很小,D正确。
故选D。
41.D
A.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在减小,说明物体的速度增加的慢了,可速度仍在增大,是可能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小,由加速度可知,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决定,当 t很小时,加速度可能比较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具有向西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东,则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是可能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速度在减小,则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反,因此物体的速度在减小,加速度却与速度方向相同,是不可能的,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AB
A.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可能减小,选项A正确;
B.速度方向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正确;
C.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则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越快,选项C错误;
D.加速的物体有加速度,减速的物体也有加速度,选项D错误。
故选AB。
43.C
某汽车在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约为90km/h,因故开始刹车减速,5s后恰好停止。该车刹车时的加速度约为
故选C。
44.D
设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2s后的速度与初速度同向时,有,则加速度可能为
若2s后的速度与初速度反向时,有,则加速度可能为
加速度大小为。
故选D。
45.C
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定义式
可知
故选C。
46.A
由题意及运动公式可得
联立解得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