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9 09: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 案
学习目标
1. 唯物史观:学会评价户籍制度的历史作用;评价历代社会保障措施,
2. 时空观念:学会从不同时空、多种角度分析历代政府管理户籍的背景;了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了解历代社会救济发展演变历程;
3. 史料实证: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和特点的学习,理解基层组织的任务主要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学会对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出现的背景进行史料分析;
4.历史解释:分析归纳古代户籍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学习“大索貌阅”、主户与客户、黄册,摊丁入亩等历史概念;学习乡里制度、里甲制、什伍组织、邻保制度、十家牌法、保甲制等历史概念;学仓制度、义仓鸠杖、义田、义学等历史概念的。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和影响;分析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措施。
探学新知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奠基阶段 战国 制定户籍 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为户籍相伍”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百姓户籍;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籍;商贾的市籍等
西汉 实行定期人口调查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东汉末年 户籍散乱 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
发展与完善 隋唐 户籍管理严格 隋统一后,制定“输籍法”,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户籍分为主户与客户 1072年,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上升
元朝 以职业定户籍 元朝的户口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户籍册称“黄册” 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黄册”10年一修
清朝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由于政府赋役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
2、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形态——乡里制度
(1)秦汉时期实行乡里制,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2.基层社会治理
(1)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2)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3)明朝推行十家牌法:明朝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可疑之人向官府举报。
(4)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乡里制与保甲制结合。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原因
(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可以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3)维护统治的需要。
2.主体: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3.表现
(1)社会救济: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
(2)优抚政策: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4.重点:救灾
5.核心: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6.侧重: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的乡举里选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乡里民众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秦代是“选贤与能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新时代的确立”,两汉的察举制“正是新的选举方式的制度化、法典化的结果。这种制度,使得不少的小农都拥有了被选举权,而选举权则掌握在官僚和地方豪强手中”。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至少入仕资格“原则上扩大到整个自由民阶层”。在汉代的社会结构中,只要具备了某种素质或满足国家要求的乡里编户民,理论上都有自由入仕的机会,并无法律的特别歧视。当然,自由入仕并不是没有限制。秦汉国家针对包括乡里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仕进途径都有细密的规定。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
材料二 东汉末期由控制中央开始,外戚宦官的势力也开始向帝国的州郡等地方政府延伸,派他们的亲朋好友或党附他们的人到地方去担任州郡的行政长官。这些人到了地方上,他们不关心地方,仅关心他们所属外戚或宦官集团的利益。地方政治在此类州郡长官治理下,自然不上轨道。特别是选举方面,乡举里选的理想被破坏无遗。历经数百年而摸索出来的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政府与人民的沟通,竟因偶然事件而被轻易破坏。仅仅因为和帝以后皇帝的短命、嗣君幼冲,居然使宦官、外戚混扰了中央、地方的政治。追根究底,仅因帝国政体自始皇以来是所谓的皇帝体制,立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制裁他的力量。于是,控制皇帝,假藉其势的一小撮外戚、宦官的倒行逆施,终于令沉默的多数难以容忍,爆发了他们的不满。东汉的清流运动与地方自立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摘编自国风《乡举里选理想的破坏和地方自立趋势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兴起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背景:宗法制的破坏,世卿世禄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中小地主阶级的崛起。
特点:选举范围广,开放性强,自下而上;法制化,制度化,规定细密。
(2)原因:世家大族的崛起,地方官僚和豪强控制选举权;皇权专制的强化,外戚宦官势力强大。
影响:使乡举里选制度遭到破坏,推动了门阀政治的形成;打破了中央与地方的平衡,促进了地方自立化的发展,严重动摇了中央集权制,为东汉末期的分裂割据创造了条件。
解析:(1)背景:由材料“秦汉的乡举里选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乡里民众政治参与的种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要点,如宗法制的破坏,世卿世禄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中小地主阶级的崛起。特点:由材料“这种制度,使得不少的小农都拥有了被选举权,而选举权则掌握在官僚和地方豪强手中”“入仕资格原则上扩大到整个自由民阶层。在汉代的社会结构中,只要具备了某种素质或满足国家要求的乡里编户民,理论上都有自由入仕的机会,并无法律的特别歧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要点,如选举范围广,开放性强,自下而上;法制化,制度化,规定细密。
(2)原因:由材料一“而选举权则掌握在官僚和地方豪强手中”,及材料二“东汉末期由控制中央开始,外戚宦官的势力也开始向帝国的州郡等地方政。府延伸,这些人到了地方上,他们不关心地方,仅关心他们所属外戚或宦官集团的利益。”和“仅因帝国政体自始皇以来是所谓的皇帝体制,立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制裁他的力量。”可得出答案要点,如世家大族的崛起,地方官僚和豪强控制选举权;皇权专制的强化,外戚宦官势力强大。影响:由材料“历经数百年而摸索出来的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政府与人民的沟通,竟因偶然事件而被轻易破坏。”及“居然使宦官、外戚混扰了中央、地方的政治”和“东汉的清流运动与地方自立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可得出答案要点,如使乡举里选制度遭到破坏,推动了门阀政治的形成:打破了中央与地方的平衡,促进了地方自立化的发展,严重动摇了中央集权制,为东汉末期的分裂割据创造了条件。
随堂训练
1.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户籍制度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其根本目的是( )
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 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
C.便于压迫剥削农民 D.巩固国家统治
2.西汉时期政府实行编户制度,将民户的一些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一制度的实施( )
A.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
C.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
3.元朝的户籍册称为“青册”,登记人丁、事产等信息,其户口类型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这一做法有利于( )
A.缓和社会矛盾 B.统一赋税标准
C.强化社会控制 D.提高生产力水平
4.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田地所有权及其四至(东、南、西、北)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 )
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 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
C.巩固土地兼并政策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5.《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于乡官三老的职责。由此可见,当时( )
A.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 B.社会救济程序完备
C.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 D.察举制度雏形出现
6.魏晋时期,首次出现了有别于原来“里”的“村”,村成为乡里组织重要的单位。乡里组织的官员数量依照户口编定。“按千户为准,千户以上置史、佐、正三人,依户口数另设里吏一人”,乡官主要由官府派出,辅以民间推选,并享有俸禄品秩。这些做法( )
A.形成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 B.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 D.加强了地方道德教化职能
7.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
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
8.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满足自身的需求后,几乎没有剩余。皇权在乡土社会中无法靠其统治,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乡土社会对皇权来说不具有吸引力,而乡土社会中的皇权,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这说明古代中国( )
A.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不会建立起横暴权力
B.乡土社会不在中央集权的控制下
C.乡土社会不为封建国家承担赋税
D.皇权“不下乡(县)”有其经济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BC.三项所列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不断完善的目的,但究其根本,也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故不选ABC。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断完善,体系越来越严密,其主要目的是便于统治者巩固统治,故D正确。
2.答案:C
3.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元朝将百姓按照不同的职业分为不同户口类型且不得变更、世代相袭,这有利于加强元朝对社会的控制,故选C项。把全国人口按不同职业进行划分而不许变更的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会加剧社会矛盾,故排除A、D两项。在这一户籍制度下,不同职业的人承担不同赋税,并不利于统一赋税标准,排除B项。
4.答案:A
5.答案:A
解析: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居于官方统治地位,由材料可知表彰孝道善行属于乡官三老的职责,这说明官方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基层治理中,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基层治理中对儒家伦理的践行,与社会救济无关,排除B项;“孝道及善行义举”皆属于儒家伦理范畴,无法体现多元价值观念,排除C项;察举制在西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
6.答案:C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以儒家正统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圣谕宣讲”制度,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宣讲,说明了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强化对基层民众的教化,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独尊儒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主旨内容是“圣谕”“乡约”在基层宣讲,而不是政令的传达,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的“圣谕宣讲”制度,无法体现统治者对于宗族自治的压制态度,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满足自身的需求后,几乎没有剩余。皇权在乡土社会中无法靠其统治,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乡土社会对皇权来说不具有吸引力”可知,由于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不能支撑皇权,所以导致皇权“不下乡(县)”,这说明皇权“不下乡(县)”是有其经济原因的,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乡土经济与皇权的关系,而不是强调“横暴权力”的产生,故A项错误;当时乡土社会仍然处于中央集权控制之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赋税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