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9 08:1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顺应民心,符合历史潮流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最强
秦王嬴政任用人才,雄才大略
(1)背景/原因:
民心
实力
统治者
一、灭六国 一统天下
咸阳

公元前221年
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前230—前221年)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思考:秦最为什么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
嬴政
1
2
3
4
南海
陇西
东海
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定都咸阳。
(2)秦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诸侯国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
长城一带
一、灭六国 一统天下
统一六国后,秦王的心事
烦恼一:某日,秦王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朝的地图,内心郁闷:“哼!周如此小邦,竟能与寡人一般称‘王’”。
烦恼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二十多斤的竹简奏折,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烦恼三:丞相建议,在离京城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王心想:“真纠结,到底该怎么办?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疆域管理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秦朝的政治顾问,你有何良策来为嬴政分忧?
创立皇帝制度
在中央设立三公制度
地方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皇帝独尊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
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自称为朕
命令称为诏
印称为玺
政治上——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一生读史不辍的毛泽东概括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在地方,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统一采用了郡县制。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君 主
积极: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消极:
皇权专政极易形成暴政 腐败现象。
群臣朝议
历史剧场
猜一猜,他们可能会议些什么呢?
诸位爱卿,如今天下统一,要及时昭告天下朕即“始皇帝”。国家可谓太平了,哈哈哈……
陛下,交通不畅,诏书、律令等无法及时到达各地啊?
陛下,国家初建,外有匈奴侵扰,内有儒生妄议朝政,指责您残暴,百姓思想动摇,实不易于一统伟业啊!
陛下丰功伟业,如今我国疆域辽阔,但不得不防地方不听政令、权力过大。臣建议废除分封制,建立新制度以固江山,不能重蹈大周覆辙啊!
陛下,各地商人和百姓经常为买卖交易时,钱币不一、度量衡不同而发生争执,甚至出现严重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
陛下,诏书、律令文字有很多人看不懂
真是百废待兴,问题重重啊。唉,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啊!看来朕还不能高枕无忧啊!
秦始皇实现疆域的统一后,还需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来巩固统治?
影响: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巩固了统治。
小篆
隶书
文化上——统一文字
原因:战国时,文字书写各异,影响了文化交流。
(书同文)
思想上——“焚书坑儒”
焚书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百家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
坑儒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术士与儒生),皆坑之咸阳。
影响: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但对文化造成重大损失,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齐国刀币
燕国刀币
楚国
蚁鼻钱
韩国
魏国
赵国
圆形方孔铜钱(秦半两)
影响: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尺寸的长短
升斗的容积
斤两的轻重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咸阳
秦驰道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影响: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政令通达,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交通上——统一车轨
(车同轨)
影响:更好地抵御了匈奴,巩固了边防,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但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加重了百姓负担。
修建长城(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
边疆治理上—南征越族,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归纳: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举措 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交通
1.建立了皇帝制,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制度;在地方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1.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2.统一度、量、衡
1.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
2.“焚书坑儒”(为加强思想控制)
1.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2.统一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消极:皇权专政极易形成暴政 腐败现象。
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但对文化造成重大损失,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有利于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便利了交通;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统治。
边防 治理
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长城
更好地抵御了匈奴,巩固了边防,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但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加重了百姓负担。
西汉名臣桑弘阳:
攻如丘山,
名传后世。
史学家司马迁:
刻薄寡恩,
心如虎狼。
千古一帝?
千古暴君?
三、评人物 论从史出
历史学家郭志坤先生在其著作《秦始皇大传》给我们做出了解释:
秦始皇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形象:在进行统一战争的过程中,他是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有为青年;在实现一统以后的开始几年,他是勤奋谨慎的贤明帝王;在帝国大业巩固以后,他的享乐欲望不断膨胀,并发展为贪婪迷信、千夫所指的一代暴君。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全面地、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2)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
(3)应把评价重点放到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上。
(4)史论结合,以史实为依据,不能空下结论。
如何评价秦始皇?
功绩: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过错:焚书坑儒,摧残了中华文化,钳制了思想;实行严刑酷法。
沉重的徭役赋税,民不聊生;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等。
千古暴君
千古一帝
功大于过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灭六国
秦朝
公元前221年
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南开灵渠
北筑长城
建立
巩固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2.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实现大一统的局面开始于(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课堂练习
B
B
历史穿越“步步惊心”
正逢统一大业完成十周年庆典之际的公元前231年,晴川和几个宫女被特许外出购物,她们走在秦国都城长安的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晴川和几个姐妹看中了一盒胭脂,在几番讨价还价之后,老板非常勉为其难的让她们以五个刀币买走。正当几个姐妹准备转身离开之时,隔壁粮店门外的大车挡住了她们的去路。伙计们正忙着卸下车上从南边拉来的粮食并用陶量称着粮食重量,门边的账房先生不停地换算着秦楚两国不同的重量单位,以免老板经济损失。
“咣咣”一声锣声从皇城方向传来,秦始皇带领着主管行政的太尉、主管军事的御史大夫、主管监察的丞相等三公九卿,以及分封到全国刚刚赶回京城的各地诸侯一行外出巡游来了。街上的行人顿时纷纷跪地膜拜,晴川淹没在人群之中……
公元前211年
秦朝
咸阳
圆形方孔钱
秦朝统一了度量衡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一、选择题
( )1.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 )2.(2019·江苏淮安·12)“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成祖
( )3.(2019·江苏连云港·1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 )4.(2019·江苏盐城·1)“盐城……秦代属东海郡,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由上述材料可知,古代盐城地区曾实行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A
C
C
二、非选择题
(2020·山东聊城)阅读以下有关秦始皇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司马迁《史记》
问题一: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答: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材料二: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陈寿《三国志》
问题二: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罢侯”:废除分封制;“置守”:实行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