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9 08:2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西汉后期形势(东汉建立的背景)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 谷永传》
思考:1.材料说明西汉后期百姓生活状况怎样?
2.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百姓状况:民不聊生,流离失所
原因:赋税、徭役(劳役)繁重
1、背景
外戚王莽
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戚。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思考:下列哪些人是东汉的“外戚”?
A、皇帝的弟弟 B、皇帝的叔叔
C、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 D、皇帝的子女
1、背景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的农民起义。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东汉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
洛 阳
东汉是汉朝统治的延续
长安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刘秀的治国举措体现出了他怎样的治国理念?
(单位:万人)
东汉人口统计表
光武帝去世时
1、人口增长
经过光武帝刘秀的励精图治,这段繁荣时期史称“光武中兴”,它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光武中兴
东汉集市画像
图中的屋主悠悠的对坐畅饮,起舞的雀鸟和洒扫的奴仆,衬托出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
此画砖出土于四川广汉,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反映出了东汉时期商业的繁荣。
3、经济发展
2、社会安定
一、光武中兴
东汉宅院画像砖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3、重用人才;
4、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合作探究
◆盛世局面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王朝的兴衰与统治政策有关。统治者应该顺应民心,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出土于四川成都,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造型滑稽、形象喜乐,体现了政治清明之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陶院落((模型)
在这个院落里,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 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会导致什么后果?
皇帝年龄特点:皇帝即位均比较年幼,且很多“早逝”
后果——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早逝
幼主继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军权旁落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给东汉王朝的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顺帝去世后,梁冀拥立汉冲帝,联合太尉李固等录尚书事。汉冲帝驾崩,拥立汉质帝。涉嫌毒杀汉质帝,另立汉桓帝刘志。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大肆将官爵给予亲族。梁冀把持朝政二十年。在他掌权期间,立三帝,毒一帝。
跋扈将军
影响:
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出土的东汉陶俑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三、黄巾起义
人民苦难深重
自然灾害频繁
官逼民反
政治统治腐朽
1.背景/原因
请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背景(原因):
爆发时间:
领 导 人:
特点:
结果:
影响:
184年
张角
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
2、自然灾害频繁
3、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三、黄巾起义
历时9月被镇压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是一场带有宗教色彩的、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军预言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瓦解
州牧割据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建立
25年、刘秀(关武帝)、洛阳。


措施:课本64页①②③④⑤⑥
黄巾起义
时间:东汉中期后
东汉的兴衰
瓦解了东汉政权。
光武中兴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课堂小结:
东汉的兴衰
公元前202年
西汉
(刘邦)
时间轴
公元25 年
公元220 年
东汉灭亡
魏国建立
西汉
公元9年

(王莽)
东汉
(刘秀)
东汉
光武
中兴
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专权



1、王莽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
2、 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
A.秦朝 B.新朝 C.隋朝 D.元朝
B
B
当堂检测
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下列哪一位人物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4、英明的统治者善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统治政策。东汉建立初年,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复社会经济,这些措施包括(  )
①下令释放奴婢 ②减轻刑罚 ③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④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⑤颁布“推恩令”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  )
A.皇帝幼龄即位 B.宦官外戚专权 C.黄巾军大起义 D.地方军阀割据
C
C
B
6、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7、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以下是黄巾起义爆发背景的是(  )
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 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③张角的信徒众多,有组织基础 ④这次起义使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关于 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A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