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9 08: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西楚霸王——项羽
汉高祖——刘邦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
3、分析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4、“得民心者得天下”,认识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
请阅读课本P50—51页,归纳总结秦暴政的表现
(提示:从赋税、徭役、刑法等方面思考)
任务一:秦的暴政
讲授新课
赋税
口赋
田租
杂赋
收获的2/3上缴国家
秦的暴政:
①沉重的赋税
◆至秦则不然…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
◆至于始皇…男子力耕则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
30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50万南攻越族,戍守五岭
70万建阿房宫,修骊山墓
修驰道,运粮饷
秦的暴政: ②繁重的徭役、兵役
材料二:
徭役: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
秦帝国的“五大工程”
束颈的铁钳
铁桎(zhì 脚镣)
材料三:按照秦朝法律规定:有黥[qíng]面(在脸上刺字),劓[yì]割鼻子),剕[fèi](砍掉左右脚),醢[hǎi](剁成肉酱),腰斩,车裂,活埋等刑罚。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
秦的暴政: ③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前213年焚书
前212年坑儒
“ 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
——郭沫若
材料四:
秦的暴政: ④焚书坑儒,禁锢思想
材料五:
秦的暴政: ⑤秦二世更加残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小儿子胡亥与赵高、李斯勾结,夺得皇帝位置,称为秦二世。秦二世昏庸残暴,使秦朝加速走向灭亡。
埋葬秦始皇时将大量宫女殉葬,闷死所有工匠
诛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20多人
杀害大将蒙恬等重臣不计其数
徭役、赋税更加繁重
刑罚更为残酷
1、赋税沉重(每年粮食收获的2/3上缴国家)
2、徭役繁重(修建阿旁宫、骊山墓、长城等)
3、刑法残酷(死刑就有10多种)
4、焚书坑儒(禁锢思想言论)
5、秦二世更加残暴(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黑暗)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影响: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西汉名臣桑弘阳:
攻如丘山,
名传后世。
史学家司马迁:
刻薄寡恩,
心如虎狼。
千古一帝?
千古暴君?
评人物 论从史出
历史学家郭志坤先生在其著作《秦始皇大传》给我们做出了解释:
秦始皇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形象:在进行统一战争的过程中,他是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有为青年;在实现一统以后的开始几年,他是勤奋谨慎的贤明帝王;在帝国大业巩固以后,他的享乐欲望不断膨胀,并发展为贪婪迷信、千夫所指的一代暴君。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全面地、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2)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
(3)应把评价重点放到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上。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如何评价秦始皇?
功绩: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过错:焚书坑儒,摧残了中华文化,钳制了思想;实行严刑酷法。
沉重的徭役赋税,民不聊生;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等。
千古暴君
千古一帝
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千古暴君,但是功大于过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请阅读课本P51—52页,思考
1、从原因、时间、地点、大致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前期)
2、从主要战役、结果等方面了解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期))))着归亡的原因
任务二:秦末农民起义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原因: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5、口号:
6、经过:
7、结果:
8、意义: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大泽乡
公元前209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称王,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起义失败。
陈胜、吴广
秦的暴政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暴政 。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1、项羽: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灭秦主力。
2、刘邦:公元前207年,先入咸阳,秦朝灭亡。
破釜沉舟
(二)后期:刘邦、项羽起义
约法三章
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
启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
任务三:楚汉之争
阅读课本P49—50页,回答问题:
从时间、双方、目的、结果上来了解楚汉之争的概况
观察图片结合课文——提取信息
楚汉战争
时间:
双方:
目的:
结果:
公元前206年--前202年
项羽和刘邦
争夺帝位
刘邦胜利
材料一: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刘邦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吾能用之(指张良、萧何、韩信等人)……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史记·高祖本纪》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项羽败、刘邦胜的原因。(关键词法)
原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从巨鹿之战到楚汉相争,他们的战争性质改变了吗?为什么?
想一想:
活动与探究
巨鹿之战的目的是推翻秦朝残暴统治,其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楚汉相争的目的是争夺帝位,其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前期
后期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刘邦起义
西汉建立
失败
灭秦朝
楚汉之争
项羽大败秦军
刘邦直抵咸阳
归纳梳理
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
①秦二世更加残暴;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都有唤起民众的响亮口号,起到激励人们 斗志的作用。下列哪一口号最有可能是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的( )
A.杀人者死,作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3.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
A
B
B
基础巩固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材料二 至秦……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秦统一后,“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秦朝)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穿囚服犯人多得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就像集市一样,)天下仇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出秦朝有哪些暴政?
(3)秦朝的暴政引发了?有何历史影响?
韩非子
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刑罚严苛
陈胜、吴广起义。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