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的事件
是( )
A.美国入侵日本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大盐平八郎起义
D.《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
2.西南强藩成为日本倒幕运动基地的主要原因在
于( )?
A.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C.幕府统治势力鞭长莫及?
D.倒幕派控制了藩政
3.下列哪项不是日本倒幕运动胜利的原因( )
A.日本国内更多的大名与幕府决裂?
B.倒幕派得到了大商人更多的财政支持?
C.西方列强见幕府即将垮台,转而支持倒幕派?
D.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新政府?
4.鸟羽、伏见战役中,新政府军取胜的原因有 ( )①新政府军士气高昂,战斗力强 ②三井等大商人向新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④西乡隆盛的指挥才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在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义务兵役制
D.殖产兴业
6.明治政府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体制,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巩固政权的需要?
B.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C.人民群众的要求?
D.民主改革的需要
7.明治维新给亚洲一些立志摆脱落后、实现民族振兴的国家提供的重要经验有( )?
①必须摧毁阻碍改革的封建势力 ②改革措施必须全面、行之有效 ③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 ④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日本明治维新后较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日本建立的新式军队与美英等国的不同之处
是( )?
①军队必须效忠天皇 ②军队受内阁控制 ③所有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 ④新建军队有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 )
①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②都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③都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 ④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1.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日本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最显著背景是( )??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D.社会底层全面支持改革
1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掀起的“自由民权运动”的内容包括( )?
①实行君主立宪 ②减轻地税 ③开设民选议会 ④废除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日本制定1889年宪法的根本目的是( )
A.实行君主立宪?
B.确保天皇专制的权力?
C.稳定社会政局,巩固政府统治?
D.给人民自由和权利
14.《江华条约》和《南京条约》及附件内容的共同之处有 ( )??
①设立使馆区 ②开设工厂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领事裁判权 ⑤驻兵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③⑤
15.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
是( )?
A.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D.逐步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20分,第17小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时,日本人办教育,抓近代教育改革,很有些特色。首先就是抓得快、抓得早、气魄大,教育走在各项改革的前头……尽管明治维新时政府财源拮据,教育事业的经费却是最多。文部省经费在政府各省(部)中为最高。?
材料二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办技术教育,目的很明确……使国民掌握近代科学技术,以便在实业、技术、生产和贸易上同地球上的各国展开竞争,这是“同国家富强、国家命运攸关的事情”。?
材料三 自从明治维新的近代教育改革以来,在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确立的过程中,产生了军国主义教育这一世界近现代教育史上罕见的痈疽。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产生于明治维新这一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不彻底性,尤其是明治维新后建立的近代天皇制政权的反动性。?
——以上材料均引自万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
教育》?
材料四 1898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97%,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跻于列强者,惟有教育故。……要知教育之意,乃是为本国培育国民。……无国民安得有人才?无国民且不成社会。” ?
——《癸卯游行记·归潜记》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治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日本的教育改革。(6分)?
(3)结合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观点的认识。(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美诸国……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寮为中心……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指出1853年在佩里访日后,日本社会出现的明显变化。(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实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学习西方的特点。(10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4分)
答案与解析
1.C 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是武士,大盐平八郎是中下级武士,他领导武装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2.A 长州、萨摩等藩在倒幕派领袖的主持下进行改革,对外开放,发展经济,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3.C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分析倒幕运动胜利的原因应从内外两方面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有误,西方列强见幕府即将垮台,不是转而支持倒幕派,而是宣布保持中立。
4.D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其中②是鸟羽、伏见战役之后出现的,故应排除含②的A、B、C三项。
5.B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能力。明治维新采取的改革措施,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教育改革,教育是强国之本。
6.B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系并抓住题干中的“本质”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7.A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经验”,从改革的各方面综合考虑。
8.D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④可以排除,因为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9.D 本题主要考查对明治维新军事改革特点的把握。新建军队直接听命于天皇而不受内阁干预,故应排除含②的A、B、C三项。
10.D 近代教育制度在洋务运动中没有建立起来,洋务运动只是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出现了出国留学等近代教育的因素。日本确立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④说法不正确。
11.C 抓住题干“最显著”分析,中国有着长期的封建传统,且大权又牢牢控制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而日本的封建统治则相对薄弱,倒幕派势力强大。
12.A “自由民权运动”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开设民选议会、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内容。
13.C 本题考查制定《日本帝国宪法》的目的。抓住题干要求“根本目的”分析,A、B、D三项属于宪法内容。
14.C 本题旨在考查对两个条约内容的比较能力,其中⑤只符合《江华条约》,③④是两个条约的共同之处,①②不是两个条约的内容。
15.D 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考查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俄、日的改革都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又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通过改革摆脱了这一民族危机,而俄国却不存在这种民族危机,所以D项符合日本但不符合
俄国。
16.(1)日本重视教育。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成立文部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2)教育改革为日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才,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但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军国主义教育。(3)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材料四反映了日本能摆脱民族危机并成为世界强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赖于对教育的重视。
17.(1)美国打开日本门户,日本主权遭到践踏,使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加剧。(2)经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植私营企业的发展。特点:反对极端西化和自由化。(3)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但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1)问从消极方面抓住门户被打开、主权遭践踏、危机加剧认识“变化”。(2)问抓住“经济方面”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概括“特点”。(3)问从材料四中概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