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国美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中国美食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00:0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性认知视野下的识字教学新样态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
【教材分析】
《中国美食》是部编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识字课。课文以图文对照的方式呈现了7种菜肴名称,每一种菜肴名都带有食材名,如“菠菜”、“茄子”、“蘑菇”等,其中带“艹”的都是需要识记的形声字;每一种菜肴名都包含烹饪方法,如“煎、烤、煮、爆、炖”等,这些烹饪方法都与“火”有关,是本课重点要识记的形声字。主食的名称以例举的方式呈现,也包含需要识记的形声字。在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同时,识记16个汉字,感受中国特有的美食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区分、联系生活,认识“菠、茄、蘑、菇”4个字;通过观察结构、教师范写,学会写“烧、烤”2个字。
2.通过联系旧知、查字典、看微课、游戏活动等形式,认识“煎、烤、煮、爆、炖”,掌握“火字旁”和“四点底”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之间的区别;
3.结合烹饪方式,发展语言,并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起美食欲望
1.闲聊美食,唤醒生活经验。
2.品鉴厨艺,激发尝试欲望。
视频展示学生厨艺,回忆做菜当时的心情,激发再次尝试做菜的欲望。
3.布置任务,置身真实情境。
小朋友的厨艺不仅让老师佩服,还引起了学校大厨(出示大家熟知厨师照片)的注意,今天,他们想请大家帮帮忙!(播放音频:小朋友们,大家好!这几天学校来了很多客人老师,要在学校用餐。听说咱们班每位小朋友都是厨艺小能手,我想邀请大家一起来做中国美食,你们愿意吗?)
4.板贴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铺情境为链,是游戏教学的一大特点。本课的情境创设来自生活,源自社会,从学生喜欢吃的美食入手,回顾班级课外实践活动——做菜,唤醒学生对品尝美食、动手做美食的浓厚兴趣,进而创设帮助学校食堂大厨做菜的情境,既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激发学生对美食王国的好奇心、探知欲,为识字教学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二、了解菜品,购买食材中识字
1.一读美食,读准字音。
2.二读美食,了解分类:左边的是菜肴,右边的是主食。
3.三读美食之菜肴,圈画食材。
(1)同桌合作读菜肴,用横线画出其中的食材
(2)说一说找到的食材,读准“豆腐、蘑菇”的轻声,掌握“腐、菇”的本音。
(3)形成食材清单,去拼音读。
4.走进“菜场”,分区域“买菜”
(1)情境引入,进入“菜场”。
(2)食材分类,了解区域(蔬菜区、豆制品区、水产区、家禽区、水产区等)。
“购买”蔬菜,认识生字。
①引导观察发现“菠、菜、茄、蘑、菇、葱”都带有“艹”,都是草本植物。
②加深对形声字的理解:这些字的读音都和字的下半部分有关,比如蘑菇,去掉草字头,他们还读mó、gū。
③拓展识字:茭、萝、莲、藕、蒜
(4)“购买”家禽水产和豆腐,配齐食材: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小知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活动从买菜“清单”切入,引导学生了解食材,读准字音,初识菜名,并让学生在“买菜”的游戏活动中识记生字。在“买菜”过程中,采用分区域买菜的方式,初步让学生对蔬菜、家禽水产和豆制品有所了解,分类识记生字的同时发展归类思维。重点识记草字头的字,揭示形声字构字的规律,并拓展到菜场中其他的带有草字头的字,拓宽学生的识字面,发展识字能力的同时,引导在生活中多识字。】
三、学习做菜,烹饪过程中识字
1.凉菜先行,动手操作中了解烹饪方法。
(1)合作做菜,体会乐趣:先了解“凉拌菠菜”的制作步骤,再拿出事先加好调料的菠菜,几名学生轮流拌菠菜,体会做菜的乐趣。
(2)读好菜名,板贴上菜:上菜要有一点仪式感,我们一起说:凉拌菠菜,上桌喽!
(3)回顾菜品,明确做法:这道菜名中就藏着这道菜的做法!(“拌”,套红)
2.小组合作,寻找其他菜品中的烹饪方法。
(1)找烹饪方法:这些菜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呢?自己去读一读,圈一圈,和同桌说一说。
(2)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聚焦烹饪方法:煎 烧 烤 煮 爆 炖
3.归类识字,探寻烹饪方法中隐藏的汉字秘密。
(1)各种形式朗读烹饪方法。
(2)说一说发现(可以分成两组:火字旁和四点底)。
(3)了解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关系: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都和火有关。【出示:黑】下面代表火焰,上面是个烟囱,意思就是火烧时间久了把烟囱熏得漆黑。把火写在下面,就是四点底。
过渡:这些烹饪方法虽然都要用上火,但是火的大小和用法可不一样。
(4)借助字典,了解“煎”和“烤”的区别。
①生说说两者区别。
②【出示:“煎”和“烤”字典中含义】连线,明确“煎”的意思是:把食物放在少量热油里弄熟。“烤”的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火的周围使干或使熟。
③看动画,表演做“香煎豆腐”“烤鸭”。
④上菜仪式:香煎豆腐(烤鸭),上桌喽!
(5)借助微课,了解“煮”“炖”“爆”“烧”。
①【播放微课: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烹饪方法。先来看看烧和爆,烧是把食物加热后使它变色,常见为深红色或枣红色;而爆是指把食物放进沸油锅里,大火加热,制作时间短。烧的火没有爆那么大,时间会相对长一点。再来看煮和炖,煮是把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使他变熟;而炖是把东西放在陶器或者瓷器中,小火慢慢加热,使食物变烂,时间比较久。煮和炖都需要水,但是煮的时间短,炖的时间长,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②自由做菜,练习说话:一起来做菜,可以这样做,说给同桌听一听!【出示:我用_____(方法)来做______(食材),______(菜名)。】
③上菜仪式
4.再读菜名,巩固记忆烹饪方法中的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要落实好边认识各种烹饪方法边认字的任务。教师创设了一个个小小的游戏,串成识字的“项链”。教师先从一道“凉拌菠菜”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会烹饪的乐趣,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接着由“拌”这个形声字引出各个菜品的烹饪方法——“煎、煮、炖、爆、烧、烤”,并集中识字;再通过微课、小视频等方式了解火字旁“炖、爆、烧、烤”和四点底“煎、煮”的区别,并学生关注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关系。上菜的仪式感充满了游戏的趣味,也让学生从中体味到识字的成就感,学生在轻松安全的氛围中了解各种烹饪方法,多次认识了各个生字。一句句上菜的口令,看似简单,却时时复现生字,激发识字的兴趣和愿望,把趣味识字贯穿到识字全过程。】
四、参观厨房,游戏中巩固识字
1.播放画外音,情境延续。
2.厨房探秘,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游戏一:“我出你找”
(1)拿出“美食词语卡片”,读一个在桌上摆一张
(2)播放小视频,学生找到对应的烹饪方法,拿出词语,并重复三遍,巩固识记生字
游戏二:“做拿手菜”
(1)播放微课,了解“做拿手菜”游戏的规则。
(2)自由玩游戏:石头剪刀布,我出——我出——,能对出菜,就胜利。
(3)上台展示同桌合作的拿手菜。
3.总结:有一些食材可以用各种烹饪方法,有一些却只能用特定的烹饪方法。下课再请教请教学校大厨们,你能品尝到更多的美食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了两个大游戏“对应小视频,巩固烹饪方法”和“石头剪刀布,同桌来做菜”,达到巩固识字的效果。参观厨房,延续了帮助大厨做菜的情境,这些带有烹饪方法的生字从感知、认识到区别,再到运用,整个识字情境饱满,游戏串联充分,真正体现游戏教学的真谛。】
五、指导书写,自主评价
1.PPT出示“烤、烧”:观察字形,注意左窄右宽,笔画穿插。
2.师范写,生练写。
3.出示评价标准,同桌互评,师评。
要求 星级
左窄右宽 ★
笔画穿插 ★
压线笔 ★
4.结课:中国美食博大精深,课后,小朋友可以把菜单带回家,让爸爸妈妈点菜,还可以和他们一起看看《舌尖上的中国》,争当小小美食家!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教学,写字必不可少。“烧”和“烤”这两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教师尊重识字规律,选择这两个字,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笔画之间的避让和穿插,是写好这两个字的关键。教师针对二下学生的写字基础,重点指导关键笔画“撇”,以一个字带动一类字的书写,切实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