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提优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更正(gēn) 袅娜(niǎo) 不可计数(shǔ)
B.凛洌(lǐng) 悄然(qiǎo) 抛头露面(lòu)
C.嫉妒(dù) 嫦娥(cháng) 蒙蒙细雨(méng)
D.榆木(yú) 涨潮(zhāng) 果实累累(léi)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1.从半夜到lí míng( ),小舟始终tíng bó( )在这里。
2.在bǎo tǎ( )山脚下,挺立着一棵高大的róng shù(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pāo kāi( )手里的物品,直奔大树。
3.西子hú pàn( )景色宜人,一来到这里,就感觉xīn kuàng shén yí( )。
三、与“和谐”“不可计数”“新鲜”“扫兴”意思最接近的一组词语是( )。(1分)
A.和蔼 数不胜数 鲜艳 高兴
B.和气 难以计数 鲜活 兴奋
C.和睦 不胜枚举 清新 败兴
D.和平 屈指可数 鲜明 灰心
四、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5分)
闹:①喧哗,不安静;②干,弄,搞;③害(病),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④扰乱,搅扰。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 )
2.他喝了酒就爱闹事。 ( )
3.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拿他没撤。 ( )
漂亮:①好看,美观;②出色。
4.这件事你做得非常漂亮。 ( )
5.姐姐长得很漂亮。 ( )
五、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6分)
夕阳( )沉 夜( )降临 应接不( )
无边无( ) 翩翩飞( ) 清清( )( )
1.画“ ”的词语的近义词是 .
2.像画“ ”这样的ABAC式的词语还有: 、 。
3.画“ ”的词语的反义词是: 。
4.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 。(选词填空)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那竹窗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仿写拟人句)(1分)
。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1分)
。
3.院子的中央处,有一棵桂树。(把句子写具体生动)1分)
。
4.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Q分)
。
5.翻译下列诗句。(2分)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2)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6.下列句子中,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1分)
A.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B.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又从地上爬了起来。
C.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
D.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拟人)
B.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别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夸张)
C.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比喻)
D.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排比)
8.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分)
(1)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
(2)同学们要学会处理和搜集信息。
七、赏析句子,完成练习。(5分)
1.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分)
(1)这几句词选自《 》,这几句词中的“故园”的意思是 。
(2)这几句词表达了词人 之情。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大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每片绿叶上都有小生物在微微颤动。
B.大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翠色欲滴,从这种绿色中“我”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表现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对这句话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点明了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B.两个“鸟的天堂”的含义完全一样。
C.这句话用抒发感想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D.通过对昨天行为的反思,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赞美。
八、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长相思》中,描绘了将士长途跋涉的辛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B.诗人张继因为睡不着,所以去寒山寺敲响了钟声,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忧愁。
C.由《鸟的天堂》一文可知,作者老舍清晨来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场面。
D.贾平凹通过《月迹》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夜晚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九、生活实践题。(6分)
1.同学们,如果让你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你会从哪些方面介绍呢?想一想,写一写。
2.月亮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形态,如《月迹》中月亮被当作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在你的眼中,月亮是怎样的呢?想一想,然后用活泼、有新鲜感的语句写下来。
。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7分)
(一)红树林
①我爱森林。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看到了海上森林——红树林。
②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初春,我在海南岛琼山见到了海上奇观。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树冠,浮荡在海浪中。一会儿潮退了,红树林婀娜的身躯重新出现在海滩上。刹那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③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成了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织成一张海上的绿色大网。树冠硕大而青翠,像一把把伞。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飘出淡淡的幽香。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使我陶醉了,我好像身处梦中,走进了龙宫的大花园。
④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一棵小树,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你看,一棵小树降生了!为了造应环境,红树林植物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方式。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后离开母树,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破土而生。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⑤红树林和北国沙漠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默默地把根扎进贫瘠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抵御狂风恶浪,减少自然灾害。
1.短文第③自然段是从 、 、 这几个方面写红树林奇观的。(3分)
2.短文第③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中两处画横线的语句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2分)
A.第③自然段中的语句属于静态描写,第④自然段中的语句属于动态描写。
B.第③自然段中的语句属于动态描写,第④自然段中的语句属于静态描写。
C.第③自然段中的语句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第④自然段中的语句运用了侧面衬托的写作方法。
D.第③自然段中的语句是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来观察描写的,第④自然段中的语句是从嗅觉的角度来观察描写的。
3.为了适应环境,红树林植物逐渐形成了哪些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4分)
。
4.为什么称红树林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4分)
。
(二)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了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山奇云奇”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平生以来我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动,看着使人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黄山的云多么美妙!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结合短文内容,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分)
A.去过黄山之后也就不用再去看五岳了,因为黄山的风景冠绝五岳,这是在极力夸赞黄山的奇险与美丽。
B.黄山在五岳中是最不值得看的,因为它没有什么特色。
C.五岳看完了之后,你就会觉得黄山其实没什么好看,太平淡无奇了。
D.黄山虽然好看,但在五岳中是最不值得看的。
2.短文主要是通过描写黄山的( )来展现美景的。(2分)
A.山和云 B.峰和石 C.枫树和清泉 D.山石和盆栽
3.下列不属于黄山的山的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奇 B.高 C.平 D.险
4.下列不属于黄山的云的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白 B.红 C.静 D.长
5.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这篇短文的作者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为我们描写了黄山的美景。 ( )
(2)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 ( )
(3)作者用豪迈的情怀赞颂了黄山的有趣与平凡。 ( )
(4)这篇短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写出了黄山的奇特。 ( )
6.作者在写黄山时,将其与什么作比较?在写黄山的云时,将其与什么作比较?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4分)
。
十一、习作。(请另附纸)(30分)
柳枝青青,鸟鸣声声,山道弯弯,羊儿咩咩……多么美的田园景色。草儿青青放牧忙,稻穗黄黄收割忙,柿子红红采摘忙;还有那赶大集、杀年猪、舞狮子……多么惬意的乡村生活。请写一写你观察到的乡村田园美景。
参考答案
一、C
二、1.黎明 停泊 2.宝塔 榕树 抛开 3.湖畔 心旷神怡
三、C
四、1.① 2.② 3.① 4.② 5.①
五、西 幕 暇 际 舞 楚楚
六、1.示例:顽皮的雨滴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2.那“鸟的天堂”难道不是鸟的天堂吗?
3.示例: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挂满了花骨朵。
4.提示:即使……也……
5.(1)洗衣姑娘归来,竹林发出喧响。上游荡下轻舟,莲叶轻轻摇动。
(2)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顶军帐里点起了明灯。
6.C 7.B
8.提示:(1)删去“肯定”或“猜”。
(2)将“搜集”和“处理”位置调换。
七、1.(1)长相思 故乡
(2)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B 3.B
八、A
九、提示: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十、(一)1.树干 树冠 花朵
2.A
3红树林植物具有“胎生”的繁殖方式;红树林植物利用从枝干上长出的支持根,保持植株的稳定。
4.因为红树林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默默地把根扎进贫瘠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抵御狂风恶浪,减少自然灾害。
(二)1.A 2.A 3.C 4.B
5.(1)√ (2)√ (3)× (4)×
6.作者写黄山时,将黄山与长白山、香山作比较,写黄山的云时,与卷云、积云、浮云作比较。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黄山的山奇云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