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釆访与调查
学习任务设计说明
这一阶段的学习基于调研和实证、参与现实生活的原则,为制作专题片的单元大任务确定内容选题。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采访谈话和问卷调查,了解同龄人上网的习惯、对媒介新闻的认识,以及对网络评论的态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整个活动背景和任务,讨论并设计“文明上网”专题片的制作方案。
2.小组讨论,明确“快闪”采访的目的,确定采访问题。
明确整个活动流程,设计采访问题。
目 录
学习活动一: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01
学习活动二:明确“快闪”采访的目的
02
作业
03
教师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布通知:本月是学校“文明礼仪”宣传月,我们班将为校园电视台的“学子心语园”栏目制作一期以此为主题的专题片。现面向全 班同学征集选题,请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然后全班开展讨论。
课前准备
①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聚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却视而不见或长期不够重视的不文明行为;
②角度新颖,尽量选择目前较少讨论或尚未涉及的话题;
③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引发共鸣和反思,对大家有所触动。
课前准备
选题要求:
大家提议选题,教师在微信群中发起讨论和投票,最后聚焦于“文明上网”的话题。
关于“文明上网”的话题,因包含的内容广泛,请大家再次开展讨论,聚焦选题。
课前准备
同学们,我们准备为校园电视台“学子心语园”栏目制作一期专题片。根据栏目制作要求,校园记者要围绕一个热门话题,在校内随机采访,通过提问访谈,了解师生们的内心想法,发现校园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导大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传递正能量。根据大家的提议,我们已经确定了“文明上网”的主题,本节课我们先对这项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然后确定采访内容。
导入
学习活动一: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01
专题片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同施工需要图纸,我们也需要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步骤及先后顺序。这项活动离不开所有同学的参与合作,每位同学都要发挥特长,组成学习小组,明确各自的分工。具体方案可以参照下列表格。
学习活动一: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01
活动目的: 总体原则: 活动步骤:
时间 环节 具体内容 注意事项 参与者
1.
2.
3.
分析身边存在的不文明上网现象,引起关注和反思。
基于调研,理性分析,正确引导。
课前
确定选题为“文明上网”
讨论采访问题
“快闪”采访
在微信群讨论并确定选题
根据采访主题,确定采访问题的维度
全班分为5个组,分组采访拍摄
依据教师所提要求,确定选题
切忌泛泛而论,最好结合身边的现象,谈出真实体会
注意分工合作:采访、记录、拍摄等
全班
全班
分组
学习活动一: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01
时间 环节 具体内容 注意事项 参与者
4.
5.
6.
分组
全班
全班
聚焦问题,广泛调研
辨识新闻信息
撰写时评
分析采访结果,设计问卷,完成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根据采访结果,搜集资料,课上讨论,做知识储备。
练习理性表达
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分析结论要结合数据
学习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甄别有价值的新闻,如何针对新闻发表有价值的看法
写作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分析透彻
学习活动一: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01
时间 环节 具体内容 注意事项 参与者
7.
8.
9.
10.
全班
分组
技术组
宣传组
创作专题片脚本
拍摄与剪辑
写倡议书
策划宣传方案
整合调查结果与观点,合作撰写
选择拍摄设备,依据脚本拍摄制作,后期剪辑合成
学习倡议书的写法;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点
分别通过校刊、学校微信平台发布
分组讨论如何撰写脚本
挑选主持人
关注传播方式,注意语言表达方式
与学校负责宣传工作的教师联系
学习活动二:明确“快闪”采访的目的
02
“快闪”采访的目的:
专题片以记者现场采访的形式为开篇,引入“文明上网”话题的讨论。由于话题本身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丰富,我们将根据采访的结果,聚焦大家认为最突出的问题,以此作为专题片探讨的主题。
学习活动二:明确“快闪”采访的目的
02
根据上述意图,先独立思考采访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分组展示。
提示
①问题的表述通俗易懂,排序有逻辑;
②受“快闪”开篇时长的限制,问题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来访人数2—3人。
学习活动二:明确“快闪”采访的目的
02
提问示例:
你平时是否有上网的习惯?你每天上网时长是多少?
你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你会关注网上的哪些方面的信息?
你认为有必要提示中学生须文明上网吗?为什么?
关于文明上网的话题,你认为最需要提醒中学生注意哪方面的问题?
学习活动二:明确“快闪”采访的目的
02
布置后续学习要求,大家分组合作完成。
(1)分组拍摄采访素材。
要求:每组确定各自的采访对象,可以随机,也可以指定;注意选择适宜的采访场景;注意采访时的语气态度。
(2)每组整理采访实录,宣传组汇总并统计出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专题片的主题。
(3)根据主题,确定调研维度,小组合作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APP发布问卷,扩大调研范围,收集数据,分组分析数据,形成调查报告。
作业
03
采访结果预设:
全班共分成5个小组,每组采访十余人。根据统计,这些同学基本上每天都会上网,80%的同学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少数同学表示上网是为了打游戏、追星消遣。52%的同学表示会主动浏览社会新闻,34%的同学则表示基本上根据平台的推荐,无目的无选择地看新闻。这些数据表明亟须指导中学生如何辨识网上信息的良莠,如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73%的同学认为关于“文明上网”的话题,最需要提醒中学生文明、理性地在网上表达观点。
作业
0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小组合作制作PPT,分别介绍开展问卷调查活动的经过,展示各自设计的问卷以及调查结果。
2.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点评每组的亮点,并写一段推荐文字。
目 录
学习活动一:分组展示,依据量表评分
01
前期我们完成了“快闪”采访的拍摄,根据对大家的采访结果的分析,我们将本次“文明上网”专题片的主题确定为“理性辨识信息,文明发表观点”。为了了解更多同学上网的情况,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数据,大家分组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写了调查报告。这节课请每组展示各自开展活动的过程以及报告内容。优胜小组的调查结果将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所有小组的成果将在校园宣传栏进行展示。
导入
主持人介绍分组展示的顺序,讲解如何依据评价量表进行评分。
分组展示,其他小组听完汇报后,讨论优缺点,依据量表评分,针对各组的亮点,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评论。
学习活动一:分组展示,依据量表评分
01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等级(打 ) 亮点推荐
评价量表
一、调研过程
二、问卷设计
三、报告撰写
四、表达展示
全组参与,分工协作过程完整,真实可信
维度合理,结构规范问题科学,内容充实
结合数据,分析深人
逻辑清晰,亮点突出
结论科学,语言通顺
讲解清晰,表达流畅仪态大方,课件完整
优秀
良好
一般
优秀
良好
一般
优秀
良好
一般
优秀
良好
一般
【附:调查问卷】
关于“文明上网”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为了了解我校高中生平时的上网习惯和网络行为,请你参加此次问卷调查。问卷匿名填写,请你阅读并如实回答以下问题。感谢你的支持!
1.你的年龄:[单选题]
A. 18 岁 B. 17 岁 C. 16 岁 D.15岁以下
2.你的性别:[单选题]
A.男 B.女
3.平时你上网的频率是:[单选题]
A.每天上网,一小时以上 B.每天上网,不足一小时
C.不一定每天上网 D.偶尔上网
E.不上网
【附:调查问卷】
4.假期及周末你上网的时长:[单选题]
A.和平时差不多 B.比平时长
C.比平时短 D.不上网
5.你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多选题]
A.获取学习资源 B.浏览新闻
C.玩游戏、追剧、听音乐 D.聊天
6.你会关心哪类新闻?[多选题]
A.时事 B.娱乐 C.体育
D.科技 E.随便浏览
7.你是如何获知这些新闻的?[多选题]
A.主动搜索感兴趣的话题 B.微博热搜推送
C.浏览门户网站 D.听人谈论 E.不关心
【附:调查问卷】
8.下列说法你认可哪一项?[单选题]
A.微信朋友圈的消息是可信的
B.短视频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
C.自媒体发布的新闻大多不可信
D.点击率越高的新闻,内容质量一定越好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近期有哪些网络热点话题最吸引你的关注?[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怎么看待网络论战的现象?你是否参与?请举例。[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调查问卷】
11.你在上网的时候是否有发表评论的习惯?[单选题]
A.有 B.无
12.你在评论前是否会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单选题]
A.是 B.否
13.你认为网络评论语言有什么特点?[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你对目前中学生发表网络评论有何建议?[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调查报告结论部分】
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高中生与网络的黏合度很高。首先,他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既是学习的工具和资料来源,也是娱乐的方式、了解周围世界的途径,以及与人交往的重要手段。其次,所有的受访者每天都会在网络上花费一定的时间,到了假期和周末时长还将增加。
受阅历等因素的影响,高中生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并不具备很好的分辨能力。首先,有相当比例的高中生浏览网络信息是漫无目的、未经挑选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接受无效甚至有害信息的概率,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有些高中生对待媒介的态度有盲从的倾向,他们对网络信息不加分析地接受,就有可能轻信虚假、劣质信息,并且不自觉地传播这些信息,从而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
【附:调查报告结论部分】
高中生面对新闻和网络论战时,语言不文明的现象严重。绝大部分同学认识到网络评论语言不文明的事实,提到了“键盘侠”“网络喷子”“骂战”这样的词汇,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缺乏自制力,急于发声,语言偏激,甚至将对骂、说脏话看作一种“酷”。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强对高中生的文明上网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同学们学习如何辨识网络信息的优劣,倡导规范文明的语言表达和网络行为。家长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生活中进行正确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学生文明
【附:调查报告结论部分】
上网。社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强化这方面的影响,比如电视台制作一些宣扬文明上网的节目,社区也可以开展这方面的宣传。
其次,社会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一是国家制定相关法规,采取有力措施,打击虚假新闻、谣言的制造和泛滥。二是主流媒体对新闻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规范性严格把关,更好地发挥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对“网络爆料”等进行核实,保证报道内容的准确、客观、科学,避免偏激、随意地发表意见,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新闻氛围。三是相应的管理部门应该对粉丝不良追星、互相攻击谩骂、网络暴力言论等现象加强监督和管理,进行必要的封号、删帖和追责。四是自媒体的运营者应该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修养,不发布
【附:调查报告结论部分】
有失公允、有不良导向的信息,不转发散布这类消息,为中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再次,公众人物如“网红”、明星等要带头为中学生做正面示范。一是注意言行,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二是不对不实新闻推波助澜;三是对粉丝加强正向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