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大海捞针有迹寻:跨媒介学习现状调查
实践活动专题1
学习目标
本专题为实践活动专题,围绕热点新闻“新疆棉”事件展开跨媒介阅读,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自身学习经验,了解跨媒介学习的现状,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1.问卷调査。围绕“新疆棉”事件,设计调查问卷,对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习惯进行调査。调査时注意关键信息的获取,如得知这一新闻的最初渠道以及进一步了解的渠道,搜索到的具体内容等,并且要考虑被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等因素。
预习任务
2.汇总结果。对身边人获取信息的习惯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汇总信息。
3.搜集“新疆棉”事件相关信息。挑选一种或多种媒介,搜集“新疆棉”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事态发展过程,便于课堂分享。
目录
任务一 对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习惯及成因的调查结果汇总
01
任务二 掌握跨媒介信息搜索的方法
02
任务三 成为理性的跨媒介信息传播者和阅读者
03
学习任务
2021年月3月24日,H&M发布了一张关于“新疆棉”的声明,该事件引起了各大媒体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声明中,H&M集团表示,我们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
声明称,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供应商从该地区与“更好的棉花计划”(BCI)相关的农场采购棉花。由于在该地区进行可信的尽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BCI已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这意味着我们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
任务一
对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习惯及成因的调查结果汇总
1.汇总小组调查结果。
(1)四人组成一个小组,集体汇总组内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对象 首次获取信息 进一步获取信息 选择常用媒介的原因
选用媒介 主要信息 选用媒介 主要信息
学生
企事业职工
外来务工人员
农民
退休人员
其他人
(2)每个小组请一名成员上台分享。
提示:关注人物职业、年龄等因素对获取信息途径的影响;分享时可图文并茂,注意声音洪亮,表达清晰。
从获取信息的主要内容来看:
首次获取到的信息集中在H&M等服饰品牌抵制“新疆棉”以及明星解约等信息。
进一步获取到的信息,虽有其他内容的涉及,但比例不高,更多的还是集中在知晓有抵制行为的服饰品牌,以及与各大品牌解除合约的明星姓名等内容。
从获取信息选用的媒介来看:本次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其中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人占80.5%,通过电视获取信息的人占7.3%,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的人占2.8%,通过广播获取信息的人占0.7%,通过他人口述获取信息的人占52%,还有3.5%的人未得知该事件。
在进一步信息的获取中,又有更多的人选择了互联网。
由此可见,现代人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例非常高,如各大视频网站,新闻推送、微博、微信公众号、各大门户网站等。尤其在调查结果中,14-50周岁的人群选择互联网进一步获取信息的比例高达88%。
在287份问卷中,仅有两人选择广播,均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年龄为30~40周岁。报纸和电视等媒介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被选用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此类人群往往止步于知道信息,很少主动进一步去获取、了解更深入的信息。从职业来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选择人群,也集中在退休人员和农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其他人群虽有涉及,但比例较低,而且主要是用来首次获取信息。
2.剖析调查结果产生的原因。
请结合调查数据,谈一谈人们选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的原因。
选择互联网这一现代媒介的主要原因:
从信息搜索来看,可通过检索快速获得相关信息,信息量非常大且更新速度很快。
从信息种类来看,有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信息获取来看,信息既可由阅读者主动获取,也可由阅读者被动接受。
该类媒介的缺点:信息庞杂,搜索到的信息也不一定都是想知道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因此信息良莠不齐,需要筛选。
选择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原因:
权威性
专业性
地域性
该类媒介的缺点:缺乏互动性,信息的获取具有随机性,进一步获取信息难度高。
小结
在当今时代,网络媒介等新媒介显然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媒介,但传统媒介也同样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随着网络电视、网络版报纸以及收听广播的专用APP等应运而生,各种传播媒介也正在逐渐地互补与融合,形成一个融媒体的时代。
任务二
掌握跨媒介信息搜索的方法
1.分享搜索到的信息。
当你进一步去了解“新疆棉”事件时,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设计说明
大家各自展示自己获取到的信息,然后将自己获取到的信息,与问卷中大多数人对“新疆棉”事件获取到的信息相比较,可以得出大家在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时,集中点不再仅仅停留在品牌抵制和明星解约这两件事上;从而进一步推出在当今融媒体时代,人们在跨媒介学习过程中,对事件的了解往往具有片面性,只听取了只言片语,或者就算是进一步了解信息也并非去完整地掌握信息,而是集中在自己关心的某些点上片面深入,因此导致一些不正确甚至偏激的想法产生。
2.梳理信息获取过程。
怎样才能快速地利用媒介尽可能全面地获取到“新疆棉事件的相关信息呢?
请各小组梳理组内信息,并深入思考。
在跨媒介学习中,大家的学习不仅存在片面性问题,并且获取信息缺乏条理,获取到的信息过于繁杂,理不清事件的相关脉络。因此,以“新疆棉”事件为例,大家可以通过逻辑思考,尽可能还原事件的完整性。
信息获取过程
A
H&M的声明内容是什么?
B
为什么会发表抵制新疆棉的声明?
C
BCI为何会组织抵制新疆棉?
D
强迫劳动是真的吗?
E
该事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F
事件结果如何?
BCI组织为何呼吁抵制新疆棉?
作为瑞土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理应以棉花质量为前提。但事实上中国棉花的质量无可非议,因此对其组织信息进行搜索,发现其资金伙伴为美国国际开发署;且该抵制行为为国际人权组织授权,但要求宣称与人权组织无关。
强迫劳动是真的吗?
新疆当地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可通过视频资料等获取信息;可对新疆当地的采棉花工人及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采访;BCI的第一份声明肯定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第二份声明却表示未发现一例强迫劳动,但仍未撤销对“新疆棉”的抵制行动;新疆多次邀请欧盟驻华使节参访但遭拒绝。由此得出该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破坏中国的棉产业基础,破坏中国的棉纺织业,破坏新疆的就业稳定。
小结
在跨媒介学习中,不仅要广泛地获取信息,还要学会思考,带着理性思维去搜索获取信息,才能在芜杂的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3.辨识信息获取媒介。
请在刚刚梳理的信息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找出组内可以佐证该问题的所有材料,辨识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介上的表达差异。
比如,在证明强迫劳动不是真的时,腾讯网与人民日报公众号都选择了用新疆当地人的言论来证明:腾讯网是以截图个人微博留言的方式来证明,而人民日报则是出现了具体的人名和数据。由此可见,官方媒介的信息更为真实。
从报纸和电视获取的信息来看,语言表达更准确,对事件的分析更客观专业;而许多网络自媒体对事件的分析过于感性,主观色彩较重。
4.思考跨媒介信息搜索的方法。
通过课堂的学习分享,结合问卷中身边人对该事件的知晓程度,请你谈一谈在信息爆炸的融媒体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深入了解一个事件?
4.思考跨媒介信息搜索的方法。
A
尽量寻求官方媒体;
B
尝试了解事件始末,减少碎片式信息获取;
C
追问事件疑问点,对比分析信息真伪;
D
注意人们的关注点与真相的差异(避免碎片化、表面化)
任务三
成为理性的跨媒介信息传播者和阅读者
新疆棉”事件爆发后,一些人开始在镜头下号召扔掉衣服和鞋子,之后便是烧鞋。接着拍摄购买者,进行人肉搜索。更有甚者,私信H&M客服,指责卖国;拒绝穿耐克、阿迪等服饰的人进入商店……这不禁让人想到,菲律宾南海仲裁后,有些自媒体利用平台网暴了中国卖芒果的打工人。
假如你是一名媒体记者,应主编要求完成一篇针对该新闻事件的评论,请你从网络传播的角度提炼出一些合理的观点。
保持清醒头脑,冷静搜索分析信息、辨别真伪(阅读者)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需谨慎发声(传播者)
网络自媒体在蹭热点博流量时要守住底线(传播者)
课后作业
语文老师提供了一则材料,请大家撰对该材料的评论。
全世界的人在乘自动扶梯时,几乎都是一边站人一边留出通道让别人行走;区别无非是左行右立还是右行左立,唯独我国没有这个习惯。网上会经常看到有人以此发文,吐槽中国人素质低。比如2018年时曾有网友在网上愤怒地评论:
这些搭地铁上下自动扶梯的,竟然不左行右立!
在撰写评论前,你会先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案提示
2018年时中国是否要求乘坐自动扶梯时左行右立?
中国对自动扶梯乘坐的要求发生变化的时间节点?
中国不再提倡左行右立的原因是什么?
左行右立的优点与存在的隐惠?
感谢聆听,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