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四单元媒介素养》名师单元教学评价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四单元媒介素养》名师单元教学评价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07:5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媒介素养》名师单元教学评价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一2题。
材料一:将学生外卖直接扔垃圾桶,凭啥?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山东某卫生学校开学当天,有保安推小车将学生们购买的外卖扔进垃圾桶。9月22 日,该校作出回应,表示将完善相应管理办法,努力引导师生选择健康的餐饮方式,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丰富菜式花样。此外,将自查自糾,立行立改,坚决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将学生点的外卖直接扔进垃圾箱,特别是在当下提倡节约粮食、珍惜食物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行为着实 有些过分。一方面宣传节俭美德,一方面却如此糟蹋粮食,学校的这门节约粮食课有点走偏了。抛开这一点不说,单就这样的处理行为而言,也是够“简单粗暴”的。
今天,学生在餐饮方面有了更多选择。越来越多的校外美食通过外卖的方式进入校园,对传统的食堂也带来了冲击。如果确实是食堂的口味与价格不够吸引人,学生自然会用实际行动作出选择。
一份外卖的价格不一定会比食堂的饭菜便宜,作为无收入群体的学生还愿意去点外卖,学校是否应当有所反思?然而,面对学生的选择,学校管理部门没有从自身查找问题,而是用强行丢弃学生的外卖的行为 来“帮助”学生做决定。
在校园外,为了赢得市场和口碑,一家家店铺都在服务、菜品、价格等方面努力。在校园内,食堂似乎一直少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感。“菜做好了,总会有学生来吃”的心态,在今天已经不符合市场的规律了。面对来自外部市场的竞争,食堂应当跟上节奏。在一些校园里,有食堂或开始了外卖服务,或创新了花样、降低 了菜价。对于食堂的主动求变,学生们的反馈也是积极的。这也说明了是否受欢迎、有市场,问题的症结还 需要食堂自身来解决。
或许有人会说,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不应当在吃的方面讲究太多。艰苦朴素的价值观没有错,但不是 所有的问题都能打着这样的名义来处理,更何况是让学生们看着自己花钱点的外卖被随意丢弃。这样的画面,难道就是宣传“艰苦朴素”的好素材?
在一些学校看来,学生就应当是某个固有的样子,但凡和这些固有印象不符的,都是该被管理和禁止的。此前,在河南一高校,有女生穿短裙被通报。现如今,为何还有人觉得穿短裙、点外卖的学生没个学生样?究竟是学生走得太靠前了,还是学校的管理理念脱了节?
学校离不开学生,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体。有所呼有所应,做决定时把学生的利益考虑在内,学生自然也会把母校永远放在心上。
(取材于王远方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将学生外卖扔进垃圾箱”是错误的教育示范
针对安徽某市中学被指扔掉学生外卖一事,近日,该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称:经查,网上反映问题属实。该校处理学生外卖行为简单粗暴,实属不当。教育部门已责成学校领导对该保安进行批评教育,并向学生及家长赔礼道歉,按价赔偿学生外卖损失;责成学校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对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学校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说是教育理念的外露。很显然,扔外卖的粗暴做法并非合适的教育方式。一方 面,学生“违规”点了外卖,是不是应该首先了解一下情况?比如,此前有爆料称,学生点外卖是因为学校食堂有点贵。那么这样的现象是否客观存在?这个过程中,校方如果能够拿出一种“对话”的互动姿态,所展现出的教育效果想必要好得多。退一步讲,即便禁外卖,也不是可以把学生外卖招进垃圾桶的理由。其次,外卖被一股脑地全扔进垃圾桶,置于时下“反浪费”的社会氛围之下,无疑更构成了一种负面示范。显然,仅仅批评保安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扔外卖的粗暴做法,一个最大的启示是:学校、师者就该有学校、师者的样子,相关举措和言行都应该“三思而后行”,考虑其会带来怎样的教育效果。
(取材于朱昌俊的相关文章)
1.以上两则材料是同一事件在报纸和新媒介上的不同报道,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说明两则材料分别发 表于哪种媒介?
材料一:
材料二 :
这两则报道在语言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3—4题。
【材料一】《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
【“新闻”】2018年8月22日,读者传媒发布2018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 同比下降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2万元,同比下降59. 9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475万元,同比下降83.26%。证券日报社旗下微信公众号“上市公司文娱头条”以“《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为标题发布文章,在出版传媒业界引起热议。
【真相】8月22日下午,澎湃新闻采访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行政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这篇稿子标题的准确性有一定问题,杂志社那边(《读者》)不存在这样的情况”。8月22日晚间8时许,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了读者杂志社管理层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读者杂志社员工400余人,资产优良,负债极低,现金充足,怎么会出现发不出工资的现象 ”“近来纸价大幅上涨,《读者》没有调价,降低了利润,公司在经营上有波动属于正常现象。”8月22日晚10时许,“上市公司文娱头条”发布《致歉声明》表示:《〈读者〉 快发不出工资了》一文标题与事实不符,存在错误,本报各发稿平台已删除该稿件。在此特向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大读者致以诚挚歉意!
【点评】这篇报道其实是对上市公司读者传媒发布的2018年中报的解读,主要内容都来自中报提供的一 些基本数据,如实引用不太容易出问题。恰恰是稿件的标题提供了一个主观判断“《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对中报中的数据进行了导向性的错误解读。发不出工资,暗指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出了很大问题,已经超出了经营波动的范畴。作为财经媒体,应该不会不清楚两者的本质差异,但是为了吸引眼球,其在一条 常规新闻上取了一个十分耸动的标题。虽然引发争议后稿件很快被删除,但引人关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它对涉事公司的负面影响却不会那么快消除。
【材料二】快递小哥因快递被偷雨中痛哭20分钟 【“新闻”】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段快递小哥雨中痛哭的视频近日引发了不少关注。据网友爆料,上 海一快递员冒雨送快递,一车快递被偷得没剩几件了,在雨中痛哭20多分钟。目击者小晴(化名)对北青报记者称,视频拍摄于11月15日下午,地点在上海华东师大三村,当时她听到有人在楼下大喊所以打开了窗帘看到了事发经过。小晴称,她看到快递员哭得很厉害,一直喊“这叫我怎么办,怎么办”。其间还有一位大爷前去安慰。11月18日下午,北青报记者从事发地附近的上海公安局普陀分局长风新村派出所了解到,I5 日下午确实接到一位快递员报警称其派送的快递丢失,快递员报警时说公司可能将损失算在他身上,截至目前快递仍未找回。
【真相】11月18日晚间,视频拍摄者在微博上澄清,称她只看到快递员雨中哭泣,所谓快递被盗是其个人推断。11月19日,多家上海本地媒体发布了进一步的调查情况。上海普陀区公安分局称他们并未接到 类似警情,消息不实。11月15日至今,视频拍摄地所属的长风新村派出所未接到过该快递小哥报案称快递 被盗的警情。该快递小哥系韵达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当日其在华师大三村送快递时因与女友吵架后站在雨中哭泣,并没有发生快递被偷的情况。11月19日上午12时,普陀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了通告。警方提醒,在网络中发帖时不要主观臆断,在不明事件具体情况下编造不实信息,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一旦造成严重后果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点评】从东方网对这条假新闻的出炉过程进行的追溯来看,这是一条非常典型的用户未经核实发布内容、媒体转载报道落地成为假新闻的案例。最初的线索来自网友在新浪微博上传的视频和文字,上传者在 不知快递员因何哭泣的情况下发布了自己的推测。此后,视频网站、微信账号的转载加速了这则内容的发酵,逐渐将原因归结为“快递被偷”。11月18日16时许,《北京青年报》跟进此事,并在相关报道中增加了一 句“当地派出所接到过快递丢失的报警”。即便派出所的确接到过快递丢失的报警,但这与哭泣的快递员之 间也不能建立因果关系。
【材料三】小偷偷电瓶被电死向车主索赔20万
【“新闻”】12月19日,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帖子,内容为一个小偷看中了武汉的刘先生放在楼下正在充电的电动车,在偷电瓶时意外触电身亡。小偷家属索赔20万元,经法院调解后,刘先生赔偿了5万元精神损失费。这条微博链接的信息出处是《北京青年报》19日刊发的一篇评论《小偷偷电瓶车身亡 车主要不要赔偿》。这桩离奇的判决在网上引起相当大的关注和批评。
【真相】20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通告称:“我市两级法院近年来没有受理过媒体所报道、评述的 相关案件或类似案件。我们注意到,报道该‘案件’的首发媒体已自行删除了相关文章。”据《楚天都市报》报 道,网上最早出现类似消息是在2018年7月13曰,但文中没有时间、地点、当事人等信息。此后信息在多轮 传播中,增加了“刘先生”“武汉的刘先生”等信息。12月19日,《北京青年报》刊发评论《小偷偷电瓶车身亡 车主要不要赔偿》,作者以这条三无信息为依据进行讨论,在网上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传播。
【点评】这条假新闻比较典型地反映了网络空间假新闻的生成流程。先是没有明确时间、地点、当事人 信息的三无消息在网上流传,然后被平台媒体抓取后推送,扩大了它的传播范围。在这个过程中,报纸的评 论文章煞有介事地从法律角度讨论案件在法理上的因果关系,把事件的真实性当作默认的前提,也为假新闻增强了“洗白”的效果。
(取材于《2018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
对于虚假新闻现象,可以提出哪些解决方法?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5— 7题。
2011年诞生的“微信”已经成为受众广泛、影响力强、使用频率高的社交软件。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微信 传递工作信息、维护人际关系、礼尚往来、购物娱乐……微信用户之间形成了以情感、利益、兴趣等强社会关系为连接的微信朋友圈。生活中,我们要发挥微信媒介的优势,形成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
由于在微信朋友圈里不小心泄露个人隐私或者工作机密造成损失的事件频频发生,这就提醒用户在与人分享心情的时候,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保持平常心,谨言慎行,不触碰朋友圈里的禁忌,才能真正享有技术媒介的福利。
一是信息超载造成媒介的奴役。微信用户像使用生活日记本一样在平台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圈子也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消费文化的载体。朋友圈变成了职场,同时也是剧场,充满了诱惑与张力,吸引着人们“看”与“被看”,海量的冗余信息消耗着人们的注意力,也使人们之间信任度增强,防范意识减弱。技 术垄断对“微文化”用户的侵蚀,使受众因媒介素养有限无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信息的冗杂和失真。这样的媒介圈最容易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乌合之众的趋同性一旦占据主导,质疑声就会被淹没。
圈子中的熟人共同体意识造成了观念的一致性,形成了一个信息环境相对封闭、频繁互动传播的同类信息场域。圈中人在这个场域里随时随地即时分享群体的喜怒哀乐,用户间形成了一个个隐而不彰的人际圈,而圈内人通过共享信息实现了某种归属感,进而增强了圈层文化交流。
“朋友圈”是一个靠用户自律形成的松散社交圈,它靠人际进行传播,具有信息来源密集、互动频率高的 特点。圈中人无时无刻不被碎片化的信息所牵制。一旦受众接受情感制约,在情感共鸣效果下的过量信息 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它们占据了人们的视觉空间,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尽管人们有加入朋友圈的自 由,也有根据个人的喜好屏蔽朋友圈、删除好友、设置权限的自由,但是大量复制的雷同信息传递的不是情 谊反而是苦不堪言的“重担”。自媒体环境下,有的网民以“生活在朋友圈里”“万能的朋友圈”为荣,俨然将 朋友圈当作了利益共同体。微信朋友圈反而成了人的延伸的烦恼。赫胥黎说:【甲】,现代人既依赖它又无 法逃避它,更无法将自我与媒介隔离,导致人们失去自我,成为媒介的奴隶。
二是过度分享导致心理失衡。朋友圈是强关系理论影响下的一种典型的熟人社交情境,它很好地满足 了现代人的社交需求。微信朋友圈的出现,为用户表现自己、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用户可以借 此平台与朋友互动,有助于增加情感联系;同时加速了话题从一个关系网流向另一个关系网的传播,而且由 于互为“朋友”的两个人多数都是熟人,有助于保证分享内容的可靠性,也有助于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寻求价值认同、经营人际关系和投射情绪是人们依赖朋友圈的主要动机。在封闭的传播环境里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更容易情绪化,很容易造成群体情感上的趋同性。圈中用户即时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还可 窥伺其他人的生活常态。无形之中,人们不知不觉参与了过度社交,给大脑输入了大量冗余无效的信息, 朋友圈也让人处于一种过度暴露、过度参与的社交焦虑中。由于不愿意将个人隐私暴露在众人的视野中, 很多用户会把朋友圈“美饰”一番。其动机逐渐由社交变为满足虚荣心、表现欲,或是寻求社会存在感。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无法脱离朋友圈,这是人的社交本能,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表现。
用户每日指尖的滑动呈现的是圈子中人们相同的利益诉求、态度立场、情感表达、行为模式等。圈子中的互动,使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达成思想观念上的相对一致,容易形成小圈子的共同体意识,进而排斥异质性信息。这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接触具有或然性,圈内的人接受同类的信息,会对人们心中既有 的认知倾向产生强化作用,不利于其他信息的传入。如果不良信息不加节制地输入,将会导致圈中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可以说微信朋友圈中呈现的人际关系再现了现实生活中隐性的等级秩序。点赞关注与否所包含的个中三昧与把握尺寸火候之难度,实在是很难——尽数。正所谓“朋友圈的凶险不亚于江湖的诡异多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媒介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同时也拓展了人际传播与群体 传播的深度与频次。但是,现实社会中无形的等级秩序,隐而不彰又无处不在的歧视、偏见,以及相互攀附关系和利害计算的习性,仍然无法消除。人们在这个圈子里获得文化消费、生产、归属感的满足,亚文化圈 会从趣味上区分人群,分属不同的圈子自然会受到所属圈子特定趣味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社会身份、地位或文化趣味为每一个微信圈子带来层级差异。这就如同一个人心的江湖,初涉者小心提防,资深者洞若观火。
在微信普及率越来越高的时期,很多人采用关闭朋友圈、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等限制陌生人窥探隐私的功能。的确,在朋友圈里号召投票、打卡、炫富、晒恩爱等行为让很多受众反感。尤其是无孔不入的微商,霸占着你的屏幕,经济利益的绑定导致了友情的变味。
在网络化和图像化的时代,身处微信这种“看”与“被看”的自媒体场域中,培养微信用户适度的媒介素养显得尤其重要。所谓适度,即为克己,每位微信用户在享受媒介带来的红利时,均需遵循相应的网络平台规则,适当约束自己,才能获得更多的情感共融。
无规矩不成方圆。加对方为好友时,要先准确说出自己的身份和姓名。通过对方的申请后,及时修改备注,并准确记录对方的姓名。把好友的微信名片推荐给该好友不认识的人时,应事先征得好友同意。转发或收藏好友分享的图片和文章时,需点赞或感谢好友的分享。
朋友圈里的人形形色色,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无论是工作关系或是朋友关系,都应该 警惕暴露个人信息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坚持朋友圈里有纪律、朋友圈里有秘密、朋友圈里有作风,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坚决不扰民、不传谣、不妄言、不逾矩。拒绝发广告、“毒鸡汤”;不传播八卦谣言;不散播黄 赌毒、暴力恐怖等信息;不散布不正当言论;不在微信群里参加非法活动。
技术媒介垄断下,要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培养深度阅读;对于明显赚取点击率的“新事物”可以试着学会 “冷漠”;合理安排在朋友圈的时间,健康上网。
古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人在社交网络中也应秉承互联网的这个适度原则,在信息传播 过程中,要传递正能量,加强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贯通性,促进身心健康,建构多种优质传播途径,进而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真正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取材于庞海音、李震的相关文章)
5.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语句最适合填写在【甲】处的一项是( )。
A.“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变得冲动和自私”
B.“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
C.“人们因摩擦而发怒”
D.“我们将毁于自己所迷恋的东西”
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对朋友圈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众媒介素养有限直接导致朋友圈信息冗杂失真。
B.朋友圈里分享情感和信息能增强圈中人的归属感。
C.受众接受信息被情感制约使得过量信息成为负担。
D.朋友圈中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中隐性秩序息息相关。
7.根据文章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8.从实践层面来看,微信用户适度的媒介素养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四、写作。
9.古人说:“夫得言不可以不察。”现代社会海量信息真伪并存、良莠不齐,辨识媒介信息成为必备的媒介素养之一。请结合自己的上网经历,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互联网信息复杂性与个人媒介素养之间关系的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不少于700字。
答 案
1.材料一是发表在新媒介上的新闻,材料二是发表在报纸上的新闻。
2.材料一体现了新媒介新闻风格平实、语言活泼的特点,比如标题用反问句,用口语“凭啥”,贴近生活, 文中“着实有些过分”“也是够‘简单粗暴’的”等表达,都显示出语言鲜活的特点。材料二体现了报纸新闻表 达严谨、用语准确的特点,比如其标题用陈述句,表述规范,用词严谨,正文说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使用正 式的书面语,也引用了“三思而后行”的古语。
3.①对真实信息擅自添加导向性的错误解读;②消息源未经核实,仅凭主观臆断就进行编造;③为了吸引眼球,博取点击量;④媒体从业人员薄弱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能力;⑤审核机制存在缺陷。
4.①对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来说,要提高专业素养;②对于新闻审核和监督管理部门来说,要建立健全 相关机制;③对于读者来说,要注意提高理性思辨能力,拒绝不符合常识的、过于离奇的、缺少明确信息的新闻。
5.D
6.A
7.①微信朋友圈的风险;②以适度原则提升媒介素养
8.①要遵循朋友圈的基本社交礼仪;②要严守秘密;③不做不道德的或违法的事;④要减少甚至戒除手机依赖;⑤传递正能量。
9.略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