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13: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
不辱使命
唐雎
战国策
1.文学文化常识
《战国策》是一部记述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又名《国策》、《国事》。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 载录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的汇编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我国古代史书的几种体例
1.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例如:《国语》《战国策》《三国志》。
2.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文体知识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例如:《史记》《汉书》。
背景链接
出处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题目是后人加的。
缘由
秦国已于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先后“灭韩亡魏”,安陵作为魏国的附庸小国,已无独存的希望。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轻取安陵。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要求,秦王不悦。于是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
字音检测
唐雎 怫然
韩傀 免冠徒跣
缟素 庸夫
色挠 以头抢地
休祲 谕矣
j fú
guī xi n
g o yōng
náo qiāng
jìn yù yǐ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 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安陵君其 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
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于秦。

对……说;告诉
想要
介词,用
交换
表示祈使语气
答应
施与恩惠
很好
虽然这样

想;愿意

同“悦”,高兴
因此
出使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
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
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为什么
况且
使……灭亡
表转折
介词,凭(借)
幸存
所以
在意。“错”同“措”
形作动,扩充
连词,表转折
违背
形作动,轻视
回答
像这样
表顺承
即使
哪里只是
译文: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来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 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
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
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愤怒的样子
曾经
听说
平民
摘下帽子,光着脚
徒:裸露;跣:赤脚
碰,撞
罢了
平庸无能的人
对人的敬称
主谓取独
使···倒下
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译文: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
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祲 降 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仓”同“苍”
发作
吉祥
不祥
降示

加上
名作动,穿白色丧服
拔出
站起
心意,胸襟,引申为“心里”
如果
连词,表顺承,然后。
连词,表顺承。
译文: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一定要发怒,就会倒下两具尸体,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面露胆怯之色
道歉

明白,懂得
连词,表转折
介词,凭借
只、仅仅
直身跪着
···的原因
译文: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国却凭着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介词,因为
连词,表修饰,不译。
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
(2)仓鹰击于殿上( )
“错“通“措”,置
”仓“通“苍”,青色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 受地于先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课堂
检测

出使


光着
只,仅仅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徒以有先生也:
5. 愿终守之: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此庸夫之怒也:
课堂
检测
凭借


因为
代词,代“安陵国国土”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演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6.秦王色挠:
7. 长跪而谢之:
8. 寡人谕矣:
课堂
检测
屈服
道歉
明白,懂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太守谓谁
B. 秦王不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 愿终守之 忘路之远近




B
对……说
同“悦”快乐

答应

代词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思,是轻视我吗?
(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了,就要让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要穿上白色的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1.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2.唐雎为什么出使秦国?他的使命是什么?
3.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课文赏析】
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秦王想要用“易地”的名义来占领安陵国,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与秦王展开激烈的唇枪舌战,最终完成使命,使秦王折服。
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的使命是保全安陵国土。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
故事的开端。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第二部分
(2、3)
主体部分。写唐雎在秦庭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经过。
第三部分
(4)
故事的结局。写秦王“色挠”屈服,长跪道歉;唐雎不辱使命,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显然并非出于好心。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秦王采取“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国。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
第一段讲析
1、分析秦王对安陵君的态度。
秦王实际上对安陵君恩威并施。
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遭到安陵君婉拒,便说是违逆他。
第二段讲析
2、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
不同点:地点、背景面对的人物不同。便唐雎回答较安陵君更为坚定有力。
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他为何要提“天子之怒”?
2、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
第三段讲析
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写出了秦王的什么特点?
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
欺软怕硬、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第四段讲析
人物形象探究
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阴险狡诈,盛气凌人。
精读细研
秦王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对安陵君的轻视
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名易实夺的心理
精读细研
秦王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严厉地质问
咄咄逼人
精读细研
秦王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骄横狂妄,不可一世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前倨后恭
唐雎
精读细研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
精读细研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凛然正气,不畏强暴
秦王 文本内容 秦王 分析 唐雎 文本内容 唐雎
分析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第三回合
·不听寡人,何也?
·逆、轻寡人?
·且秦灭韩亡魏
·怫然怒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色挠,长跪而谢之·韩、魏灭亡
颐指气使
阴险狡诈傲慢自大
骄横狂暴
盛气凌人
狂妄无知
色厉内荏
外强中干
前倨后恭
·否,非若是也。
·受地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易
·岂直五百里哉
·义正辞严
·有理有节
·闻布衣之怒乎?
·士之怒:伏尸二人,血流五步,天下缟素
·与臣将四,挺剑而起
·沉着冷静
·毫不示弱
·智勇双全
·不屈不挠
折服秦王
·不畏强暴
·忠君爱国
一个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统治者。
一个忠君爱国、从容镇定、有胆有识、不畏强暴、能言善辩的外交家。
精读细研
秦王
唐雎
分析唐雎和安陵君的人物形象特点。
唐雎
(弱国使者)
大义凛然、临危不惧
有胆有识、不畏强暴
安陵君
(小国国君)
有礼有节
不卑不亢
知人善任
本文记叙了强大的秦国与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经过,揭露了秦王奸诈骄横而又色厉内荏的真实面目,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主旨归纳
二.检查预习
1.两人一组用原文演读对话,再用译文演读。
2.挑选一组上台表演。
(提示:关于秦王,要读出蛮横、强硬、骄横狂暴、咄咄逼人的语气,最后一段要读出心惊胆战、贪生怕死的语气。关于唐雎,要读出不卑不亢、坚定勇敢、不畏强暴、临危不惧的语气)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诵读技巧:朗读这一段,秦王的话既要读得响亮,又要慢条斯理,语气词“其”字要读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安陵君的话要读出无可奈何但又十分冷静、坚决的语气。
ɡuǎ


yuè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诵读技巧:朗读本段要重点注意语气。秦王问“何也?”,是兴师问罪,要读出盛气凌人的气势;然后以高傲的口吻读“且秦……故不错意也”;再用盛气凌人的语气读“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予以否定的句子,要读得坚定干脆。朗读“安陵君……哉?”时,语气要坚定但不要过于生硬。“五百里”与“五十里”、“千里”与“五百里”要重读,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ɡuān
xiǎn
qiānɡ


liáo
ɡuī
yāo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诵读技巧:朗读时,“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一句,重读“乎”,声音要高,读出威吓之意。“臣未尝闻也”,应读出唐雎的沉着镇定。“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要读出铿锵的气势,表现出秦王的霸气。“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要读出轻蔑的语气。“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仓鹰击于殿上”要读出气势,越读越快,越读越重。
jìn
ɡǎo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诵读技巧:朗读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一句语气要平和。秦王说的话要用谦卑的语气读。“何至于此”一句重读“何”,可拖长语调,语速放慢。“徒以/有先生也”要读准节奏,“徒”重读,“先生也”语速要慢,读出秦王的感慨语气、敬畏心理。
náo

合作探究
你还知道历史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人物吗?
晏子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出使不受辱,态度决然,随机应变,不辱使命。晏子使楚,以狗国才有狗洞、不肖者出使不肖国、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等事,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也维护了个人尊严。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上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崇高的爱国热情,智斗强秦,以和氏璧有一点小毛病、斋戒五天等托词,完璧归赵。
合作探究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D
【解析】
D项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可翻译为“的” 。
课堂检测
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
(5)“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E
D
B
C
A
课堂检测
4.下列句子分别表现了秦王的什么态度 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