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认识多媒介》优质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认识多媒介》优质教学设计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08: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多媒介》优质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
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人们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
1.开展调查,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
2.了解现在人们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难点
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活动设计
一、设计问题,讨论明确
1.什么是信息?请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2.两千多年来,人们是怎样不断更新、改进传递信息的方法的?
明确:1.信息论中指音讯、消息、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南雁告春,是动物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一叶知秋,是植物送来了秋天的信息。
2.从古至今,人们不断更新、改进传递信息的方法。直到近代交通工具问世,世界上才形成庞大的邮政系统,信件、报纸甚至包裹都可以通过火车、轮船、飞机运往世界各地。但是,以往的改进只着眼于通信的方式,而电报、电话、广播的出现,则使信息完全脱离了信件的形式。并且信息传送方式日新月异,信息网络已经覆盖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结合实例,讨论明确什么是信息,信息传递不断更新、改进的方法,为下边学习媒介奠定基础。)
二、明确概念,了解分类
1.什么是媒介?媒介包括哪些因素?
2.谈谈日常生活中常见或常用的媒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1.所谓媒介,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媒介包括两方面要素: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甲骨、竹简、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影音光盘等;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驿马、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和网络类三大类。
2.学生各抒己见,不统一说法。
(设计意图:明确什么是媒介,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媒介及媒介特点;为学生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选择合适的媒介奠定基础。)
三、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中相关学习资源,分组讨论明确:
1.人类传播分几个阶段?查阅资料,归纳每个阶段的语言特征。
2.口语时代人类有了哪些进步?请概括出来。
3.文字及书面语的产生,对人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4.有声媒体对语言功能进行了放大,并不断有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5.网络媒体主要来源有几类?
6.怎样理解网络信息呈现“碎片化”倾向和“自媒体”性质?
明确:1.人类语言的传播分四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及书面语传播时代、电波与有声媒体、网络时代与网络语言。
(1)口语传播时代特征:①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②口语传播时代漫长。③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④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特征:①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②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播广远,在时间上传播久远。③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电波与有声媒体时代特征:①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相继出现并广泛应用。②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③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4)网络时代。①传播的数字化。②传播的互动性。网络公众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③传播的快捷性。网络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的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发布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时效性。④信息的大容量。互联网实现了在线资源共享,任何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只要联网,都能成为公众的共享资源。⑤检索的便利性。利用搜索引擎或新闻站点等多种检索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⑥媒体的综合性。网络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⑦信息的再生性。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可以复制。⑧传播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⑨传播的选择性网络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
2.口语时代人类的进步可归纳为三点:(1)获得了语言符号。(2)把一般生理器官改造为口语器官。(3)创造了“原生口语文化”。
3.(1)产生了“识字人”这一文化群体。(2)产生了“书面文化”。(3)人类拥有了声波、光波两种语言媒介物。
4.(1)语言的传输技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2)大幅度提升口语的功能。(3)有声媒体不需要个人再增加一套处理电波的生理器官,但需要添置收音机、电视机等语言物理装备。
5.网络媒体的来源有两大类,一类是迁移到网络上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类是伴随网络而生的各种新媒体,如网络新闻、电子公告牌系统(BBS)、博客、微博、短信、QQ、飞信、微信、微电影等。
6.(1)语言交际的“技术性”越来越强。(2)过好虚拟和现实两个空间的语言生活。(3)妥善处理好“信息边缘化”问题。
(设计意图:以课本内容为依托,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
四、合作探讨,拓展延伸
1.电波与有声媒体出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明确:电波与有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
2.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明确: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更加增加了信息及其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了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设计问题,鼓励学生探讨电波与有声媒体出现的重要意义,了解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使用的兴趣。)
五、布置任务
1.围绕近期发生的某个新闻事件,开展一次有关“身边人获得信息的习惯”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归纳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2.选择你熟悉的几种传播媒介,根据其传播特点写则以“学校编辑部招聘两名编辑”为主题的招聘启事,发布出去,以得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响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学以致用,通过练习,了解并恰当地运用不同媒介。)
板书设计
认识多媒介
1.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2.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