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积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科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1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1完成1~2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与⑦地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①地与②地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C.④地与⑤地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D.⑤地与⑥地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C. 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D.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处,多火山地震
河南浙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图2为“汉中、浙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浙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 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4.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①B. ②C. ⑧D.④
图 3 中五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和非洲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5-6题.
5.表示南美洲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B. ②曲线C. ③曲线D.④曲线
6. 甲地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江淮气旋是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受其影响冬春季节可出现暴雪.图4 为某年2月12日23∶00至2月13日20∶00山东省东营市受江淮气旋影响下的天气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本次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大致为
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 自南向北
8.13日8∶00前后降水形式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风向B. 气压C. 温度D. 降水量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无霜期短,传统温室大棚常出现季节性润置现象. 为有效进行棚内气候管理,温室大棚顶部常设置通风口(图5)。近年来,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将温室大棚下挖(100±10)cm,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多能互补”技术,实现了蔬菜全年种植。据此完9~11题。
9.西宁市传统大棚常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多风沙天气B.夏季紫外线强烈
C. 秋季降水量较小D.冬季太阳辐射弱
10.推测西宁市温室大棚顶部通风口打开的时间段为
A. 夏季午后B. 夏季夜晚C.冬季午后D.冬季夜晚
11.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将温室大棚下挖(100±10)cm,主要是为了
A.增加棚内光照面积C.降低棚内大气湿度
B. 减少墙壁热量散失D. 促进棚内空气流通
读某岛屿地理位置及S、N两地的降水年变化图(图6),完成12~13题。
12.该岛屿
A. 冬季中部形成高压中心B.山顶有永久性冰雪
C.南部年平均气温高于北部D. 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13. 图中N、S两地降水差异形成主要原因是
A.S地距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
B. N地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影响,降水稀少
C. S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 N地受副高和东北信风控制,气候干燥
敦煌(北纬39940' -41°40',东经92°13' -95° 30')具注历日中,漏刻标注呈现的是昼夜百刻制。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漏箭浮在水面上,上面有刻度,随着水位变化,可以指示时间的流逝,漏箭上刻度固定,不能伸缩,需要经常更换,称为“漏刻改箭”.图7为漏刻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古人“漏刻改箭”是因为
A.昼夜不断更替B.太阳高度变化C.昼夜长短变化D. 存在黄赤交角
15.如敦煌具注历日显示“昼60夜40”,则该日敦煌日落时的地方时为
A. 18时B.19时12分C. 19时28分D.21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说明①、②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9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10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图11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6分)
(2)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9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千米。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2400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mm,被称为世界早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表面湖水较少或无表面湖水的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是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图12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自然环境特征。(8分)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6分)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6分)
高三地理详解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图中的①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这两个地点的植被相似,但是气候类型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大气环流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图中的①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这两个地点都在大陆的东侧,是季风气候,但是由于纬度的不同,形成的季风类型也不同,所以自然带也不同,故B正确。④是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⑤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这两个地点都在赤道附近,由于海拔不同,形成的气候也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⑤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⑥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这两个地点的纬度不同,大气环流也不同,形成的气候也不同,所以自然带也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第2题,读图可知,②地位于中国的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⑤位于非洲的中部,经济欠发达;⑥位于地中海沿岸,盛产柑桔、葡萄、油橄榄;⑦地位于欧洲的大西洋海岸,位于板块内部。根据题意,故选C。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等。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淅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读图可知,淅川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因此其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柑橘上市时间较早。故选D。
第4题,①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②、③、④海拔较高,气温偏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差。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答案】5. A 6.D
【解析】第5题,赤道横穿非洲和南美洲,读图分析为①曲线和②曲线其中一条,非洲大陆最南端35°S附近,即②曲线代表非洲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分布,①曲线代表南美洲大陆西岸的。北美洲地处9°N以北,因此在0-9°不可能出现降水,则③曲线代表北美洲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跨的纬度大致为15°S-35°S,即④曲线。①曲线代表南美洲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分布,0-5°S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较多;5°S-30°S受地形和寒流的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增加;40°N-60°N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6题,甲地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地中海气候全年的降水较少,而且高温季节雨量甚少。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
【答案】7. A 8.C
【解析】第7题,从图中的风向变化可以判断,东营先吹偏东风(表明气旋中心在其西侧),然后吹偏西风(表明气旋中心在其东侧),由此可以判断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故选A。
第8题,降雪形式的变化为 13 日 8 时前为降雨,之后为降雪,读图 13 日 8 时前后温度低于 0 ℃,因此降水的形式由降雨变为了降雪,是温度降低导致的。故选C。
气旋为低压系统,气流由四周流向中间,北半球受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呈逆时针,气旋的不同位置其风向不同,位于北部为东北风,位于南部为西南风,位于西部为西北风,位于东部为东南风,解题时可逆向思维思考,通过风向的变化判断气旋的移动方向。
【答案】9.D 10.A 11.B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西宁市海拔高,无霜期短,热量是制约蔬菜大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冬季西宁市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弱,加之地温较低,棚内温度无法满足作物生长,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故选D。
第10题,结合材料信息“为有效进行棚内气候管理,温室大棚顶部常设置通风口(下图)”以及上题结论:冬季西宁市传统大棚常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可知,答案应从AB中选,排除CD;夏季一日内午后西宁市温室大棚内温度过高,不利于蔬菜生长。通风口位于大棚顶部,夏季午后棚内温度高,形成上升气流,打开顶部通风口利于棚内热空气流出,降低棚内温度,A对,排出B。故选A。
第11题,与全部建在地上的大棚相比,将大棚下挖(100±10)cm有利于减少墙面及地表热量散失,使棚内地温较高且稳定,改善棚内热量条件,故选B。
【点睛】1、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北回归线至极点之间,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而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12点。3、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答案】12. D 13.C
【解析】第12题,该岛位于纬度较低的18°附近,依据降水分布特点可知,该岛位于南半球。12月至次年4月降水丰富,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而6~8月份则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较少,且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差异,降水总量在1000-1500mm,因此判断该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图中山地的海拔较低,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比并不强烈,冬季中部难以形成明显的高压中心。位于热带地区,山顶不可能有冰雪。
第13题,该岛位于南太平洋中,S地距赤道较远,N地沿岸没有寒流流经。S地受南半球东南信风的影响,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而 N 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答案】14. C 15.B
【解析】第14题,根据材料信息“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可以指示时间的流逝”判断,“漏刻改箭”主要与时间变化有关,昼夜不断更替虽能体现出时间流逝,但是每天24小时是固定的,根本没必要“改箭”,而昼夜长短变化会导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出现差别,而材料中“漏箭上刻度固定,不能伸缩,需要经常更换”可判断古人“漏刻改箭”是因为昼夜长短变化。
第15题,根据材料“漏刻标注呈现的是昼夜百刻制”可知“昼60夜40”的白昼时间大致为14小时24分钟,通过计算可得出该日敦煌日落时的地方时为19时1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①地夏季降水集中;(2分) ②地冬季降水集中。(2分)
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2分)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2分)②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2分)
17.天气特征: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6分)
理由: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风力弱;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不易降水,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4分)
【解析】描述天气状况应首先描述阴、晴、雨等天气现象,1月份为冬季,总体为晴天,少云雨,由材料知气温较高。从图a中可以看出攀枝花在四川盆地地区,北部有众多高大的山脉阻挡冷空气侵袭;从图b中可知攀枝花处于长江谷地,城市位于海拔1 000多米的山地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
18.(15分)
(1)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2分)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2分)
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分)
(2)任答一种方案,每点3分,共9分
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
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19.(20分)
【答案】(1)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干旱气候导致该地河湖稀少,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多沙漠;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每点2分,共8分)
(2)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 20°~30°,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控制;东南信风来自内地,且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冷却凝结成雨;西部沿岸地区受寒流影响,空气下冷上暖,(造成逆温层)抑制了空气对流,不利于降水的形成。(每点2分,共6分)
(3)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径流量小,缺乏充足的沙质沉积物,沙物质来源少;地表被盐壳覆盖,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物质来源;边缘为山地向谷地过渡带,坡度大,多砾石沉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地形影响风力较弱。(每点2分,共6分)
【解析】(1)根据图文材料判断,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 mm,被称为世界旱极;该地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该地河湖稀少,且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以至于该地多沙漠景观;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
(2)读图可知,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20°~30°,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控制;东南信风从南美内陆吹来,水汽含量少,且该地位于山地背风坡,空气更为干燥,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形成降水;同时西部沿岸地区受秘鲁寒流影响,空气下冷上暖,形成逆温层,空气对流弱,亦难以形成降水。
(3)根据(1)(2)题分析,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沙质物质少;根据材料分析,谷地地表多被盐壳覆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物质来源;读地形剖面图可知,边缘为山地向谷地过渡带,坡度大,多砾石沉积;谷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地形影响风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