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8 23:5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抬起压在不同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细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如图所示: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与会代表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分辨出习近平总书记发言的声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选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误差了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4.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轻轨、动车、高铁 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 D.高铁、动车、轻轨
5.下列描述中,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5s
C.一张展开的消毒湿巾纸的厚度约为20mm D.人体心脏跳动1次的时间约为1s
6.如图所示,小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所列的长度单位中,最大的是(  )
A.光年 B.千米 C.毫米 D.纳米
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30s=30×60ms=1800ms B.30min=30×60s=1800s
C.2.8km=2.8km×1000m=2800m D.60μm=60÷1000mm=0.06mm
9.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8~20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甲车的速度一直在增加
10.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内禁止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具有能量
D.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1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A..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
D.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12.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敲打钢尺的力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低
②乙图中,齿轮转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③丙图中,向瓶外不断抽气,听到手机铃声的音色发生改变
④丁图中,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污染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13.在公路上并列行驶的两辆汽车,甲车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也向东运动。如果以楼房为参照物时则说明(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B.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慢
14.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②乙、丙的音调相同
③丙、丁的响度和频率都不相同
④乙、丙的响度相同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③④正确
二、填空题
15.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s内通过24m的路程,则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它在第3s速度是______,它继续运动18m,则这18m所用时间是______。
16.合肥已经进入地铁时代,目前正在建设的4、5号线的列车最高设计时速为8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_,该速度值合为______m/s。
17.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木块的长度,精确程度更高的尺子是______(填错“A”或“B”),用A来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18.古诗《小儿垂钓》中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空气和______可以传播声音;小岩在爬山时,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4s后听到回声,则小岩距离山崖的距离大约为______m;小岩是通过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分辨出这是自己的声音的。(在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
19.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前,要明确刻度尺的测量范围、零刻度线和分度值。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20.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21.某同学测量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1.12cm、21.13cm、20.12cm、21.13cm、21.14cm,由数据可以得出物体真实长度是______cm。北斗导航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8nm=_______m。
22.如图1、2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通过观察、体验、总结,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3所示,找一根长木棍,右边这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左边的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清楚地听到他拍来的“电报”。原因是:___________。
23.小雨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
(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______振动而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re”、“mi”三个音阶,则do这个音阶与 ______图位置对应。
(3)小雨对着一山谷吹哨,要想听到回声,山体离她最少的距离是 ______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C
6.C
7.A
8.B
9.B
10.C
11.C
12.A
13.C
14.D
15.6m/s 6m/s 3s
16.列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80km 22.2
17.B 2.30
18.水 680 音色
19.1mm 3.60
20.1mm/0.1cm 6.50cm
21.21.13 2.8×10-8
22.振动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23.空气 B 1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