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声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8 23: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提升(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既能看见指示灯闪烁,也能听见铃声
D.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这种波的特点是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2.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韩红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B.根据音色可以判断出是韩红的歌声
C.调大音量,声音的音调就变高
D.韩红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3.如图所示,用一把塑料片分别接触转动中的齿轮(齿轮A的齿数大于齿轮B),塑料片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实验可以研究(  )
A.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声波传播的快慢 D.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4.4月20日寿光蔬菜博览会隆重开幕,我市某文艺团体举办公益庆祝活动,活动中一名男低音歌唱家在放声歌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
5.2021年4月,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载人飞船及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B.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C.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振动慢,频率低
6.下列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D.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不同的声音
7.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使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8.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9.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内禁止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具有能量
D.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10.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
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
11.下列不是科学探究实验的方法是(  )
A.等效替代法 B.拟人法
C.理想实验法 D.转换法
12.下列有关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三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图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图丙,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
D.图丁,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13.在班级举行的“小小音乐会”上,同学们用自制的乐器演奏,甲图为水瓶琴,乙图为可以上下推拉活塞的哨子。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对着水瓶琴瓶口吹气时,振动的主要是瓶内水柱
B.甲图:敲击水瓶琴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变高
C.乙图:向上推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D.乙图:向下拉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分别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则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_______(选填“瓶内空气”或“玻璃瓶”)振动产生的,其中a瓶的 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最高。
15.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Hz。通常气温为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m/s。位于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立即开始计时,李明同学百米赛跑记录时间是12.65s,当时气温为15℃,则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真实时间为______s。
16.“掩耳盗铃”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
17.“无声手枪”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8.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______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_。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发出了______系统,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地图。
19.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人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20.如图,小明业余时间喜欢弹吉它。他先调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吉它声音的________ ;他用力击打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吉它声音的______。
21.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播到学生的耳朵。物理老师的嗓门真大,是指声音的______大,“闻声知人”是根据声音______判断的。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在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
22.(1)如图甲所示, 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以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若使音叉发出更大的 声音,泡沫塑料球被弹开的距离也变得更大。 此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有关。在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_________弹起(会/不会)。
23.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随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__图,响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图。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B
6.A
7.C
8.C
9.C
10.A
11.B
12.B
13.C
14.玻璃瓶 音调
15.6 340 12.94
16.人耳处 传播过程中
17.声源 人耳
18.超声波 反射 回声定位 声呐
19.次声波 不能
20.音调 响度
21.振动 空气 响度 音色 传播
22.振动 声波 振幅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能量 不会
23.丙 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