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阅读专题3
破解长句之“长”:长句的含义与情感
学习目标
精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篇演讲稿,紧扣长句赏析,品悟其丰富的内涵、严密的逻辑和深沉的情感。
1.请找出下面两个句子的主干。
预习任务
(1)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2.请对比主干和原句,找出原句比主干多出的部分,梳理长句之“长”的原因。
修饰语
联合成分
句子结构
句(1)
句(2)
注:这里的联合成分主要指插入语、复指成分等,可以不必要求学生懂得这些专业术语,只要了解它们是对主干句起补充说明的联合成分即可。
导入
演讲稿是用来“讲”的稿子,通常多用短句。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了、节奏感强。然而,我们在这两篇文章中却发现有不少的长句。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
为什么这两篇演讲稿使用了较多的长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预习检查
预习任务1:找主干。
句(1)的主干句:一方面产生了工业和科学的力量;另一方面显露出衰颓的征兆。
句(2)的主干句: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预习任务二
长句之长,一是长在修饰语用得多;二是长在补充说明的联合成分多;三是长在结构比较复杂。
修饰语
联合成分
句子结构
句(1)
句(2)
“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而” “却”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这种衰颓……可怕情景”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复句
长单句(包含一个以复句为主要内容的复指成分)
目录
任务一 读一读
01
任务二 比一比
02
任务三 画一画
03
任务四 品一品
04
任务一 读一读
(一)朗读主干句,朗读加了修饰语的原句感受两者的不同并说明理由。
根据语境赏析词语,理解修饰语使思维更严谨、使表述更形象、使语气更强烈、使感情更充沛的作用。
使思维
更严谨
“而” “却”明确点明前后两者的矛盾冲突:方面带来发展的巨大力量,一方面却造成衰颓的末日迹象。
使表述
更形象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借用大众熟知的达尔文划时代的发现来类比马克思的发现,让听众形象地感知其划时代意义。
修饰语的作用
续表
修饰语的作用
使语气
更强烈
使感情
更充沛
“以往人类历史上”修饰“任何一个时代”,表面上是一个限制性词语,但由于通常我们不会把“时代”理解成“人类历史”之外的“时代”,所以这里的限制事实上形成重复,构成强调。
“想象”在这里的意思是“比较”,但用“想象”更能突出当代的巨大力量比以往不是多出一点点,而是大得超出想象,演说的时候能给现场听众带来强烈的感情冲击。
任务二 比一比
(二)认真辨析两个句子比主干多出来的联合成分,思考能否删去。
运用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划分,辨析不同分句间的关系,理解长句的丰富含义和严密逻辑
句(1)里,如果删去“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就不能说明“衰颓的征兆”有多严重。“征兆”是指症候、先兆,事先显露出来的迹象。如果没有后面的补充说明,听众就不能理解这衰颓的迹象究竟有多严重。有了“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的比较,听众就既能清晰地感知当代衰颓的夸张现实,又能从中获取信心:罗马帝国末期的衰颓导致罗马帝国走向灭亡,当代远超的“衰颓”也必将导致当前的旧体制更快地灭亡。这里的联合成分不但使句子的含义更加丰富,而且用类比的逻辑给战友们以信心。而且,“载诸史册”这个词,强调以真实的历史作比较,体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事实胜于雄辩,传递出无可辩驳的意味,表达了强烈的情感。
句(2)里的“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是对上文“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补充说明。其中,“繁芜丛杂”是形容历史唯心主义的谎言邪说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掩盖”是揭露唯心主义故意歪曲事物真相以适应剥削阶级需要的卑劣行径。这里用反动意识形态为剥削散布重重迷雾,来反衬马克思发现真理的复杂性,揭示了其发现”的艰巨性和伟大意义,从而丰富了句子的含义。而“简单”一词直言其理论之正确性——既然事实如此简单,马克思的“发现”自然也就无可辩驳——这里同样以事实胜于雄辩的简单逻辑含蓄地表明马克思发现的真理不容否认、难以歪曲,体现了逻辑的力量。
任务三 画一画
(三)请认真划分句(2)冒号后内容的句子结构,理清复杂关系,说说它的含义和好处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句(2)冒号后的文字是对“简单事实”进行补充说明,是对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详细的解释。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层层剥笋,运用图示法剖析句子的逻辑推理过程,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恩格斯如此具体阐述“发现”的具体内容,是为了突出“发现”的伟大意义;帮助学生明白恩格斯在阐述具体内容时展现出严密的推理逻辑,凸显了“发现”无可辩驳的正确性,从而赞颂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物质决定意识
因果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念、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此,也必须由这个寄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来解释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任务四 品一品
(四)演讲是一种现场感特别强的言语交际活动,试根据两篇文章和收集的资料探讨演讲现场的场景特点和作者的思维情感特点结合这两个特点,说说演讲中使用长句的特点与效果。
探究两篇文章的写作(演讲)背景,了解作者,从场景特点和思维情感特点来理解长句在文中使用的特点与效果。
场景特点 思维情感特点 长句的特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当时处在大革命退潮的低谷时期,在场听众都是思想先进富有热情的革命同志。听众需要廓清认识和坚定信心。
富有理论创见,思想深邃,思维深刻灵活,指明方向,鼓舞士气,勇于担当。
句式绵长,使内涵更丰富,逻辑更严谨,情感更深沉。句子以其雄辩的力量和深邃的思想告诉人们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为何一定会胜利的原因,给人以鼓舞和信心。
续表
场景特点 思维情感特点 长句的特点与效果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公墓中的葬礼上,听众是至亲好友以及部分革命同志。葬礼的特殊场合适合深沉含蓄的抒情氛围。
富有理论素养,思维缜密,与马克思的友情真挚而深沉。
句式复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使观点更鲜明,展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长句本身自带的绵长语势,更凸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深沉真挚的感情。
课外作业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请大家再选取两篇课文中的其他两三个长句,根据课内所学知识进行赏析,并把心得和同学进行分享。
答案提示
选取复杂单句或较长复句,运用主干提取法和比较辨析法,分别从修饰语、联合成分和句子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内涵是否更丰富、逻辉是否更严密、情感是否更深厚等角度进行赏析。
感谢聆听,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