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阅读专题5】情义兼胜的绝笔:体悟革命书信中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阅读专题5】情义兼胜的绝笔:体悟革命书信中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10: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情义兼胜的绝笔:
体悟革命书信中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
阅读专题5
学习目标
精读林觉民的《与妻书》,参读杨开慧的《托孤信》和胡琏的《与妻书》,感受革命书信中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思考两者的关系并探究英雄“舍小我为天下”的根源。
1.“知人论世”“因文求义”都是读书之法,从作者和书信的内容里你分别读出了三个怎样的时代?请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中国革命历史。
预习任务
2.这三封信都可以说是绝笔信,至情至性,感人至深。请说说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举例说明。
预习任务
3.三封书信,相同的内容有哪些?不同的内容有哪些?
书信 同 异
林觉民《与妻书》
杨开慧《托孤信》
胡琏《与妻书》
1.体裁:
2.内容:
3.情感表达及方式:
1.书写对象:
2.内容:
3.情感表达及方式:
4.行文长短、结构详略:
目录
任务一 起:书笺纷彩,尺素共情
01
任务二 承:英雄是有情人还是无情客
02
任务三 转:安得双全法,不负汝与义
03
任务四 合: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04
导入
文天祥《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浩然之为气也,至大至刚,塞于天地间。时运艰危时拥有浩然之气的英雄就会出现,一一垂于丹青。今天,我们要走近的就是“时穷节乃见”的三位英雄儿女,他们分别是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民主革命者)杨开慧(共产党员,毛泽东夫人)、胡琏(国民党上将,与日寇决战石牌的黄埔十大名将之一),我们手头的三封信都是他们的绝笔信。
任务一
起:书笺纷彩,尺素共情
三封书信,相同的内容有哪些?不同的内容有哪些?
三封信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书信体共有的特征—真情,私密。一些公开场合不能说不会说的话在信中就可以尽情吐露。比如,杨开慧作为女子的柔弱恐惧,两位丈夫对妻子的情话。
任务二
承:英雄是有情人还是无情客
1.品读:请在三封书信中找出具体体现英雄“多情”的关键词。
01
02
03
林觉民《与妻书》:如“至爱汝”等。
杨开慧《托孤信》:如“可怜”等。
胡琏《与妻书》:如“至深”等。
2.小辩论:请自我选择一方进行辩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正方
英雄本是无情客,举大事不顾其亲。
反方
辩题:英雄是有情人还是无情客
典型素材
辩论结果:英雄多情,枭雄无情。
正方:司马迁“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文天祥“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泪下哽咽”;史可法“书至此,肝肠寸断矣”等。
反方:吴起杀妻求将;刘邦推儿女下车;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杀吕伯奢全家等。
01
02
任务三
转:安得双全法,不负汝与义
1.体悟:面对“至深”的“至爱”,是什么让英雄忍心“抛下”?请从三封书信中寻找答案。
文本:
①“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②“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③“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当时是怎样一个天下?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贪官污吏,横行天下,荼毒百姓;哀鸿遍野。林觉民的抉择是)“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分析:“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由爱己到爱天下人,这就是儒家的君子之道,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文化品格。所以,天下动荡不安、生灵涂炭时英雄怎么做?——舍我其谁、舍生取义。
拓展:
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②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王建)
小结:英雄气概——一为“天下大仁”而舍“小爱”。
(1)林觉民《与妻书》
(2)杨开慧《托孤信》
文本:“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
拓展:①牺牲小我,成功大我。
②儿今日竭力驱满,尽国家 之责任者,亦即所谓保卫身家也。(方声洞)
(3)胡琏《与妻书》
文本:①“军人以死报国,原属本分。”
②“死得其所,正宜欢乐。”
拓展:①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胡琏写给父亲的绝笔信)
②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胡琏将军与日寇决战前祭天誓词》)
③军人的本分:保家卫国。黄埔军校培养了中国近代大批的军事人才,是国共合作的重大成果。孙中山先生以“爱国家,爱百姓”为黄埔精神,题的门联就是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军人不求财,只图报国。(请注意信中所说的遗物)
小结:英雄气概——为“一身正气”而舍“小爱”。
总结:英雄气概即为“天下大仁”“国家信仰”“一身正气”而舍“小爱”。
任务四
合: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1.开悟:“儿女情长”与“英雄气概”矛盾吗?
(1)“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孟子》)
仁是内在精神,义是行为结果。
1.开悟:“儿女情长”与“英雄气概”矛盾吗?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舍生取义是英雄多情的必然结果,儿女情长更反衬出英雄气概是多么珍贵。所以,林觉民、杨开慧、胡琏尽管时代不同、身份不同、阶级不同、性别不同,但他们都作出了作为英雄的同样的选择——舍小我为家国天下!
2.生发:这样的“家国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永不磨灭。可以从书信中找到验证吗?
林觉民《与妻书》:“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四年后长子依新不幸夭折,次子仲新在无父无母的状态中长大成人,继承父志。
杨开慧《托孤信》:杨开慧对毛岸英说“学会坚强,永生永世跟党革命”。三个儿子:毛岸龙夭折,毛岸英、毛岸青继承母志,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时壮烈牺牲。
胡琏《与妻书》:“诸子……为国尽忠。”其给子女规定的择偶标准是:有内在美德,不能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课后作业
请大家欣赏《觉醒年代》片段,根据情境补写。
胡适问李大钊:“你们都已经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了,为什么还要抛妻弃子,东躲西藏,甚至不借丢掉身家性命?”
(李大钊把怀孕的妻子赵纫兰接到北京,本想好好陪着她,结果整日忙得不若家,还反过来让赵纫兰为他操心。)
李大钊答:
答案提示
我为了大家能够像人一样活着,为了大家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
感谢聆听,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