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猫》
课型 基于PBL的阅读课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目 标 确 立 依 据 课标 分析 课标 摘录 本课定位为基于PBL的阅读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要求: 1.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课标 分解 学生学什么: 1.培养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指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作出美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审美水平。它的特点是始终伴随着形象,通过“象”来构成思维流程。 本课学习:运用形象思维,联结语言文字与图画。 2.领悟作品内涵。 作品内涵,即中心思想、主题、主旨等,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 本课学习:如何深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3.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是指跨出自我的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发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利用学科知识进行现实生活的观察和问题解决。 本课学习:运用美术学科知识设计并绘制绘本。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1.“提高”,在这里是指形象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本课指能精准地依据课文再造想象,画出图画,来叙述故事、表情达意。 2.“初步领悟”,即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对人生、世界、自我有一定的思考和感悟,在精神境界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本课指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综合运用”,即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或概念,综合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本课指综合运用语文、美术学科知识,以绘本的形式展现文本的内容和深刻主题。
学生怎么学: 以猫的视角改编课文,以图文绘本的形式呈现。 设计绘本封面,进行主题阅读。 3. 设计腰封,从不同角度撰写绘本推荐语。 4. 专家引领,指导完善绘本。
教材分析 单元提示最先明确的是单元话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从教材编选意图看,《猫》《动物笑谈》《狼》,皆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话题的回应。从单元整体来看,便可从中提炼出大概念“人与动物的关系”。三篇课文分别呈现了“人与动物”弱对强的不平等、平等友爱、对立冲突三种关系,引发读者对自我、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猫》这篇课文作为单元起始课,完全能承担和体现课标及单元目标:理清思路;学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领悟作品内涵,增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依照摘录关键语句、理清思路到领悟内涵这样的教学思路,固然是流畅的,但不深入。想要多元深入解读文本,还可以从单元整体、作品特征、作者主张、社会背景、读者立场等不同角度入手。因而重新审视《猫》,便有了“人和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的深层解读。猫与猫,是殊途同归的弱小者;人与猫,是强者对弱者的霸凌;张妈与猫,都是无话语权的卑微者,是社会底层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一群人。 所以,这篇小说是一个知识分子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生命的独特感悟,对生命平等的觉醒。这是整篇小说的亮色,将其置于《家庭的故事》首篇,整本书因此也有了亮色。一个人的觉醒,往小里看是一种人性的触动,往大里看,是一个家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的觉醒,一个民族的觉醒。这恰恰是那个时代“新文化”浪潮里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追求与愿望。这也正是郑振铎小说的独特价值。
学情分析 课前对班内42名学生进行前测,结果显示: 一、填空题 《猫》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的 小说 (体裁)集《家庭的故事》,文章记述了“我” 三 次养猫的经历,重点写第 三 只猫,不仅着墨最多,而且最让“我” 懊悔、悲痛、难忘……(情感),也让“我”明白了 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信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过失。要尊重弱小、善待生命。(感悟) 基本准确的:33人。不完全准确的:9人。 二、简答题 平均得分:4.8分。 1.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你对《猫》这个故事结局的感受,并说明理由。(3分) 可怜 可恶 可悲 可叹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下你的阅读收获。(不少于50字)(5分) 3.重读课文《猫》,你还有哪些疑惑吗? 三、阅读题 平均得分:3.7分 阅读季羡林《老猫》,回答下列问题: 季羡林笔下的猫是一只怎样的猫?请你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看法。(3分) 猫的特点(用一个关键词概括)语句摘录我的感受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不超过25个字)(3分) 3. 同样是写猫,选文与郑振铎的《猫》有何异同?请你从作者、创作背景、文章内容、行文结构、写作手法、抒情方式、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任选一个角度谈谈。(3分) 文章同不同《猫》 《老猫》
分析问题: 学生对《猫》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已有所了解,全部的学生都知道文章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重点在第三只,大部分学生知道借第三只猫表达悔恨之意,借此告诉读者不可主观臆断,以免造成无法补救的错误。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只有12位同学准确地判断本文的体裁是小说。二是对作品内涵的领悟不够深刻,理解单一。大部分学生对主题的解读停留在善待弱小,尊重生命上,没有进一步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没有引发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启发。涉及比较阅读,大部分学生对梳理角度陌生,因而只有11位同学能从文章内容和主题比较两文的不同,没能结合作者、背景或风格等解读文本。所以,如何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深入解读文本,识别文本隐含的情感、观点、立场,会阅读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体会和运用。 制定对策: 策略一:以猫的视角改编课文,以图文绘本的形式呈现。借助solo评价量表评价绘本,回顾文章内容,品味文章重要语句。 策略二:利用绘画素材设计封面,借助solo评价量表评价封面设计。 策略三:主题阅读,多角度深入挖掘作品内涵。 策略四:设计腰封,写绘本推荐语,提升概括思维。 策略五:专家引领,指导完善绘本。
学习目 标 单元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文中重要语句或段落,学做摘录。 2.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3.通过学习《狼》,初步学会用文言常用词的积累方法学习文言文。 4.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5.能写出一篇500字左右的有关“人与动物关系”的记叙性文章,中心突出,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6.制作“大家小绘”人与动物系列绘本。在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绘画、设计、沟通合作等技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品质,从而提高核心素养。
各课段目标 核心任务:完成“大家小绘”人与动物系列绘本。 第一课段:感悟“平等” 第一课时:明确驱动性问题及单元学习目标。联读课文《猫》《动物笑谈》《狼》,在规定时间内默读文章,能清晰流畅地复述三篇文章的主要情节,并分别绘出表明行文思路的思维导图。学会摘录文章重要语句,如表示动物的外形、神态、动作或人物的心理描写等语句。 第二课时:学习《猫》,品读重要语句,理解人与动物之间不平等的关系,深入解读文章主旨,领悟作者关于生命平等的觉醒。初步掌握制作绘本的策略,以猫的视角将课文改编成绘本。 第三课时:自读《动物笑谈》,理解人与动物之间平等友爱的关系,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一章),从课文或所选文段中选择喜爱的几处场景,摘录相关语句,运用绘本制作策略将其改编成绘本。 第二课段:思辨“对立” 第一课时:学习《狼》,初步学会用文言常用词的积累方法学习文言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会复述、演绎故事。理解人与动物之间对立冲突的关系。 第二课时:互文读:读文章《梦狼》《东郭先生和狼》《狼三则》,读绘本《中国动物寓言》,多角度解读文章主旨,领悟狼的隐喻,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运用绘本制作策略将课文改编成动物寓言绘本。 第三课段:绘意“人生” 第一课时:整合单元内容,进一步体会人与动物的关系。能写出一篇500字左右的有关“人与动物关系”的记叙性文章,中心突出,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第二课时:小组合作,在专家的指导下完善“大家小绘”人与动物系列绘本,或将作文改编制作成电子绘本。在学校举办绘本展,并推选优秀绘本参与第五届中国主题原创绘本大赛。 流程图:
本课时目标 1.以猫的视角将课文改编成绘本,学会梳理故事情节,品读文中关键语句,体会其背后的思想情感内涵。 2.在设计封面的活动中,品读文中核心形象,深入解读主旨,理解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领悟作者关于生命平等的觉醒。 3.在设计腰封的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写推荐语,提升概括思维。 4.在专家的指导下,能综合运用语文、美术学科知识修改完善绘本。
课时评估策 略 小组展示绘本初稿,根据绘本评价量表点评。(对应目标1) 小组合作设计封面,根据封面评价量表点评。(对应目标2) 小组合作设计腰封,全班交流。(对应目标3) 4. 小组合作,根据专家的建议及评价量表反馈情况,修改完善绘本,完成项目。(对应目标4)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任务设计 活动设计 对应 目标 评估策略
激活旧 知 课前任务:推选小组最佳改编日记。 1.每位同学以文中任意一只猫的口吻改编课文,写一篇《猫的日记》,300字左右。 2.小组活动,将《猫的日记》读给组内同学听,大家根据评价量表点评,推选出本组最佳日记。 目标1 每小组根据《改写故事评价量表》(见附录)互评,选出本组最佳日记。
引出表 现 课前任务:绘制绘本的正文部分。 小组合作,将日记以图文形式呈现,完成绘本正文部分的初稿。 目标1 每小组能够根据《绘本评价量表》(见附录),写好本组绘制意图说明。
引起注 意 课堂导入:明确驱动问题,头脑风暴,梳理项目要点。 1.观看《大家小绘》系列绘本征稿启事视频。 2.头脑风暴:说一说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做哪些工作?要解决什么问题? 明确绘本的制作流程: 绘制绘本正文部分。 制作封面、封底。 制作腰封。 激发解决驱动性问题的强烈兴趣,产生项目与个人相关的联系感。 1.大部分学生对项目化学习产生兴趣。(课堂观察)。 2.大部分学生知道绘本的构成,清楚项目程序。(课堂观察)
呈现目 标
学习活动一:“绘”出思路
提供情 境 引出表 现 课堂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理清思路,展示初稿。 第一步:选择三组学生以电子书的形式展示绘本初稿。每一组推选一名同学上台阐述改编创意及设计理念。 目标1 1.展示的学生陈述流畅,口齿清楚,仪态大方。(课堂观察) 2.学生依据《绘本评价量表》(见附录)点评。 3.教师评价,引领回顾课文。(课堂观察)
反馈评 价 第二步:其余四组根据评价量表点评。
指导学 习 第三步:根据绘本的图文内容回顾文章,品读关键语句,分析其背后的思想情感内涵。 预设: 学生绘本初稿有以下几处亮点: 画出了第三只猫渴望爱而不得的悲惨遭遇 画出了“我”的暴怒、武断 文字部分改编自原文—— “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更难过得多” “永不养猫” …… 引领学生回顾课文: 课文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着重写第三只猫。三只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形、性情、家人对猫的态度以及亡失后的心情都是不同的。第三只猫既不是亲爱的小侣,也不是可爱的同伴,而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最终由于“我”的主观臆断而枉死。 从“一缕酸辛”“十分的难过”到“更难过得多”,从“只得安慰着三妹”“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到“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的主动忏悔,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的痛心惋惜到最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毅然决然,读者看到了“我”沉痛的忏悔。
学习活动二:“荟”聚C位
提供情 境 课堂任务二:品读核心形象,深度解析主题,设计封面。 第一步:每人根据课文锁定心中C位对象,结合课文内容,从形象和主题两方面说明理由。 目标2 小组组员间互评(课堂观察)
引出表 现 第二步:小组内部交流,每位组员简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要点。
引出表 现 第三步:小组讨论,整合组内观点,设计封面并粘贴好封面素材。
反馈评 价 第四步:小组展示设计,结合课文阐述设计理念,其余组依据评价量表点评或质疑。 根据《绘本封面评价量表》(见附录)评价。
指导学 习 第五步:进行“如何深入解读小说”主题阅读,在规定时间内默读阅读材料,拓展思维,尝试深度解读文章。 作品中“我”对三只猫命运的情感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灵魂的直视,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为读者人性的自我修缮提供了示范。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该通过郑振铎先生沉重的笔触去感受“一个时代知识分子对生命的尊重与高度的责任感”,去努力实现人性中善良、仁爱、公平、正义等美好一面的觉醒。 评价一张封面,探讨封面核心元素传达出的深刻主题。(课堂观察)
学习活动三:“慧”心推荐
学习检 测 课堂任务三:凝练文章主题,抒写感悟,设计腰封。 第一步:参照示例,为组内的绘本制作一个腰封,在上面写上一两句推荐语。可以试着从主题、作者、作品风格等不同方面推荐,30字左右。 第二步:小组推选最佳腰封,展示。 目标3 组内互评,选出最佳腰封,全班交流。(课堂观察)
保持迁 移 小结 学习活动四:“绘”出别样人生 第一步:听美术老师点评。 第二步:依据老师们的学科专业性建议及同学们的评价量表反馈情况,继续修改完善绘本。 目标4 完成作业,公开项目成果。
作业设计 必做:小组根据评价反馈情况,修改完善绘本内页,制作好封面、封底、腰封,并定制成电子绘本,将作品投稿至组委会参加原创绘本大赛! 选做:在下列实践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1.【家人共读】将绘本读给家人听,读完互相分享阅读感受。 2.【分享快乐】收集班级小组的绘本成果,做成“绘本礼包”,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为他们读绘本故事,分享快乐。 进阶:写一写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故事,表达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并绘制成绘本,将作品发布至网络平台。
教后反思 有“法”可依,步步为“赢” —— CLTA理念下初尝专业化备课的心得体会 运用“CLTA教学设计理念”备课,这是第一次,它与以往所有的备课都不一样,带给我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收获和思考。 一、备课的方式要更新换代 “CLTA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对传统备课的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超越。”[footnoteRef:1]因此,“学习中心”理念是CLTA教学设计最本质、最核心的理念,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教学设计范式的关键。 [1: 张爱军.备课专业化 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5] 用这个模板设计出来的课,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非常清楚自己要引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有没有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组织也非常有序。这些都得归功于有“法”可依,这个“法”就是目标,就是评估。 目标怎么定?从课标、教材和学情中来。因此,研习课标成为了我教学设计的第一步。2022年新课标凸显了价值的引领,以文化人,强调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学习任务作为导向。第二步,在课标引领下研读教材,分析文本的特质和教学价值、编者意图以及文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承担的任务。第三步,通过独立作业测试精准地了解了学生现有的学。以上这些共同构成了本课学习的起点。基于此,再读《猫》,便希望学生能在思维上走向更深、更宽,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升核心素养。在前测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比较单一、浅显,但从课堂设计腰封这个任务的完成情况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从多点结构向关联结构甚至抽象扩展结构延伸了。例如“以一只猫的命运,一睹人性的美丑”“只要人性的黑暗不改,谁都会是这只猫”“猫的日记,亦是人的写照”这些腰封,足见学生的概括思维层级。 评估怎么评?学生展示了学习的行为表现后,必须跟上必要的反馈,才能步步为“赢”。其实评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是指它把学习目标“任务化”,所谓启下,是指评估任务实际上就是教学过程中要实施的具体活动。所以根据每一个任务的内容,都及时地跟上一个评估策略,这样就能实时监控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适时调整课堂。比如“绘出思路”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反馈,适时引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重要情节,品味重要的语句。 从目标、活动和评估三方面整体看这节课,就不难发现这三个活动任务是层层递进的,从形象思维到概括思维,体现了思维层级的螺旋式上升。 二、项目的学习要真实快乐 我之所以选择项目化学习为切入点,是因为项目化学习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在不同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素养”。所以项目化指向学生形成大格局的心智自由,是奔着课标核心素养去的,因而它与CLTA教学也能完美契合。将目标置于绘本这个项目里,不仅给课堂带来了新鲜感和乐趣,避免重复教学带来的烦琐和平庸感,而且,在画图、设计文字、封面和腰封的活动中,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出火花。例如:在设计封面C位这一活动任务中,小组讨论空前热烈,每一小组每一位同学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在组合拼接素材的“动脑”“动手”过程中获得了快乐的体验。而且,有的组的封面设计直观地体现了思维深度,如把张妈和猫这两个素材组合置于C位,可见他们找到了两者的相似点——都是社会底层无话语权的卑微者,从而更深入地解读主旨,感悟平等意识的觉醒,思维上已达到了关联结构层次。 学生在问题的探索解决过程中,调动和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形成可迁移的思维方式,体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创造美好的乐趣,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意义。这便是项目化学习,让真实学习自然发生。尤其在当前“双减”背景下,需要更多这样的自主学习、真实学习、快乐学习。 三、跨界的步子要稳妥实在 新版课标中最吸引大家关注的就是项目式的跨学科学习正式被纳入了所有学科的课标要求中,在课时上明确了各学科都需要有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已然成为了当前课改深化的趋势。 跨学科固然新鲜有趣,但这脚步得谨慎迈,跨得慢,走得稳。首先,要明确“为学科而学”的基本理念。“跨学科学习”绝不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把几门学科的零散知识杂凑起来而成。恰恰相反,真正的“跨学科学习”是通过建立起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而促进学生的学科思维与学科理解。也就是说,无论将语文与其他哪些学科“跨界组合”,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制作绘本是跨学科的连接点,但不是教学目的,不能把过多的时间花在指导如何画画上,而应该借助点评绘本,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从而感知人物形象,深入地解读文章主题。其次,要注重“指向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不能做“表面功夫”。仅仅把几门学科的内容机械拼凑在一起,不能算真正的跨学科学习。真正的跨学科学习是各学科内容的一次整合,以此帮助学生建立高阶思维,并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项目化学习不是为了项目而项目,绘本只是一个形式载体,本质还在于让学生在项目过程中能联结课文和绘本,联结图画和文字,联结作者和作品,深入解读文本,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总之,跨界的步子要迈得稳妥实在,设计时要时时刻刻牢记要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去解决问题,评价时紧紧扣住语文要素的达成度,始终把语文要素贯穿在项目化活动的设计、教学和评价中。 本节课是我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上一次粗浅的尝试,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会继续努力提高专业化备课能力,打通学科边界,让课堂彰显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魅力,发挥其真正的育人作用与价值。 以下是本次项目化学习的公开成果: 参考文献: [1]约翰彼格斯,凯文科利斯.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张爱军.备课专业化 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