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必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以“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展开教学设计,通过史料研习和情境—问题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第1课,共三目。第一目阐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第二目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第三目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突出了“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教学主题,对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内容的基础。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通过初中及高一时《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内涵已有大致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深入的认知,进而难以全面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2.学生通过看新闻和社会生活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对理解本课教学内容有一定帮助。3.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加强,同学们对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用的认识比较感兴趣,只要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得当,会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比较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原始文献、图片史料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2.通过史料研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及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系统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认识其价值。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原始文献,名人、名家对传统文化特点与价值的分析、评论。(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情境—问题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习近平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设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蕴含了哪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有何价值与意义?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 通过国家主席的讲话内容,引入课题,高屋建瓴,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问题一: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并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所学知识,概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基本阶段?1.原始社会——夏商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逐渐形成2.春秋战国:华夏文化认同,中华文化的奠基3.秦汉时期:儒学成为中华文化主流4.魏晋时期:儒释道融通,玄学盛行5.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6.宋明时期:理学的兴起、发展7.明清之际:出现进步思潮,中华文化整体上受到禁锢拓展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问:季扎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答:在吴国践行和传播礼乐文化;加强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概发展历程”学习任务。学生阅读材料,概括提炼观点,进行历史解释。 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获取信息,整理知识,概括提炼观点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初步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问题二:阅读教材第三目有关内容,并结合上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括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1.本土性:起源与发展根植于本土,形成了独特的品格。2.多样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城广阔。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當,积极吸纳外来文化。4.凝聚性: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拓展二: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指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从这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会堂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1.源远流长,绵延不断。2.儒学为主,和而不同。3.与时俱进,不断发展。4.经世致用,注重教化。 阅读教材和材料,概括指出并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在宏观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叙述和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呈现的基本特点,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问题三: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概括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基本内涵?并以史实加以说明。 1.基本内涵基本内涵史实说明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仁者爱人”。孟子:“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心怀天下,家国情怀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崇德尚贤,天下为公孔子:“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以德载物。”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麗。”屈原:“路曼曼其悠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拓展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尚书》“天视即我民视,天听即我民听”。孔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制(保护)民之产”“取于民有制(节制)”孟子“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柳宗元“吏为民役”康有为去人之私产”“凡农工商之业,比归于公”“凡百举动皆有机器”孙中山“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胡锦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问:材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一基本内涵?分别概括其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基本表现,并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答:内涵:以民为本,注重民生。表现:古代:重民、富民,官员为百姓服务。近代:去私归公,发展近代工业;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均富。现代: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建立保障体系,保障基本生活。根源: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发展。 阅读教材,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能用史实加以说明。通过阅读材料,概括提炼基本观点,并能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历史现象加以解释。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加深对中华文化内涵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史学方法。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 问题四:阅读教材第三目,概括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价值 1.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维系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现实价值:蕴含深刻的政治智慧和价值评断标准,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拓展四:阅读下列材料,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哪些有益借鉴?材料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解答思路: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等思想,对推动改革开放,促进民生发展有重要借鉴作用。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对正确处理对外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借鉴作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综合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后要求。(见2020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第42题)材料 从中华文明的特性来看,中华文明虽然源头各异,但都起源于农耕文明。由于对待的生产对象很快从动物转向了植物,所以中华文明从骨子里少了一丝血腥,多了一份宽容,很少有文明霸权意识和侵略特性。中华文明无论是儒、道、释都不专横,都以宽容为特性,提倡“和而不同”。即使在把道家奉为正统,以老子为虚拟祖先的唐朝,儒家和佛教的发展也是迅速的。在中国现实中,往往一座山上既有道观,又有寺庙,还有孔庙,而且个个香火旺盛,互不干扰,而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许多文物经常具有两种甚至三种文化的特征;正是中华文明这种宽容的特性,使得它在对待外来文明时不会极度排斥,而是可以慢慢接受,与之共同相处。——摘编自《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原因小论》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闸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示例一: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与包容性的特点。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对话方式,其精髓就是和平性与包容性。自秦汉以来,汉族与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主要是基于保护农业生产和捍卫边疆的需要,通常是外族政权被打垮之后,在与中华文明的交往中逐步被同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文明善于在承认其他文明的前提下加强对话和交流。例如,从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唐代已融入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中华文明正是依赖这种和平与包容的文明对话模式,取长补短,发展壮大,延绵几千年不断。示例二:中华文明具有宽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著书立说,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儒墨道法等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诸子百家”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宽容性。作为中华文明主流的儒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文化,如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充分体现了儒学对佛道两教的包容。北宋时,儒家学者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使儒家思想进一步思辨化与哲学化。中华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兼容并包,具有开放性,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进行综合探究,归纳、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及现实意义,从材料中独立地提出观点并加以阐述。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 进一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和表达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课堂小结 基本历程 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主要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本内涵主要价值 归纳本课基本内容。 指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脉络,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为第2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