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位于( )
A.西北地区 B.地势第二级阶梯 C.秦岭以南 D.太行山脉以东
2.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洪涝灾害 D.野生动物锐减
3.能有效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
①陡坡垦荒②退耕还林、还草③植树造林④建梯田、修挡土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是( )
A. B.
C. 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关于黄土高原黄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主要是由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堆积而成的。下图为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是( )
A.耕地面积扩大 B.草地面积扩大 C.林地面积扩大 D.荒漠面积变小
6.“黄土风成说”认为( )
A.形成黄土高原的盛行风主要是东南风 B.形成黄土高原的盛行风主要是西北风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由风力搬运而成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由风力吹蚀而成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2022年5月,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出现了短暂的“绿色”景观,完全看不出平时的“沙色”,在2021年,黄河壶口段的河水也曾出现过此现象。左图为“绿色”壶口瀑布景观图,右图为“沙色”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8.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绿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的折射现象 B.河水中绿藻生长繁盛
C.流域内降水减少 D.河水含沙量急剧减少
9.如今黄河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清绿色,表明黄河流域( )
A.水污染在不断加剧 B.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水患得到基本治理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②太行山—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C.③贺兰山—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界 D.④长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③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其原因不包括( )
A.冬季,西北风寒冷强劲 B.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
C.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过度垦殖,植被稀疏
13.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储藏的优势能源是( )
A.油气资源 B.煤炭资源 C.水能资源 D.核能资源
14.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下列关于延安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
B.因地制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柑橘
C.气候湿润,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15.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甲省省会可以欣赏到大雁塔
B.壶口瀑布位于甲、乙两省交界处
C.①山脉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D.②山脉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区域发展2021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最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山脉名称,甲:____丙:____丁:____
(2)从水文特征看,黄河流经乙区域____(填地形区)后含沙量变大,是因为这里____问题严重。我们通过下列实验来验证造成该问题的原因。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3)春季,A地农业生产容易遭受____(气象灾害),解决此灾害的措施有____、____。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至_________,西起乌鞘岭,东至_________。
(2)自河口开始,黄河泥沙含量逐渐_________,到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地势_______,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
(3)请简述导致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增多的自然原因(两点即可)。
(4)治理黄河的根本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请你献计献策(两点即可)。
(5)图中,祁连山脉是________走向,其山顶积雪冰川为河西走廊发展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
18.(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落实河长制实现河长清】
资料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山西省印发《2020年河湖长制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认真落实“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河湖管理保护平合作用,实施生态补水,力争实现省内主要河流不断流,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确保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和保护。最终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三大总体目标。
资料二中国水系示意图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山西“母亲河”汾河。
(2)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河流名称A.____B.____C.____
(3)概述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4)说出山西河流的汛期及山西所在黄河河段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5)简述山西实施河长制的总目标以及采取的措施。
1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B________山脉,该山脉是黄土高原和________的分界线,北连________(地形区)。
(2)图中A河为________,流经该地后,成为世界上________量最大的河流。
(3)甲、乙自然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________;在丙、丁人文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________。
(4)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多种多样,其中________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5)黄土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治理这一问题的生物措施有________,工程措施有________(各列举一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位于( )
A.西北地区 B.地势第二级阶梯 C.秦岭以南 D.太行山脉以东
2.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洪涝灾害 D.野生动物锐减
3.能有效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
①陡坡垦荒②退耕还林、还草③植树造林④建梯田、修挡土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是( )
A. B.
C. 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关于黄土高原黄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主要是由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堆积而成的。下图为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是( )
A.耕地面积扩大 B.草地面积扩大 C.林地面积扩大 D.荒漠面积变小
6.“黄土风成说”认为( )
A.形成黄土高原的盛行风主要是东南风 B.形成黄土高原的盛行风主要是西北风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由风力搬运而成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由风力吹蚀而成
【答案】5.A 6.B
【解析】5.读图可知,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地区草地面积最大,到明清时期耕地面积最大,A正确;草地、林地面积缩小,排除BC;荒漠面积扩大,排除D;故选A。
6.黄土高原的成因目前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黄土风成说”,其观点是强劲的西北季风把中亚、蒙古高原、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的黄土物质吹到这里堆积而成,B正确,排除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侵蚀形成,排除CD;故选B。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2022年5月,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出现了短暂的“绿色”景观,完全看不出平时的“沙色”,在2021年,黄河壶口段的河水也曾出现过此现象。左图为“绿色”壶口瀑布景观图,右图为“沙色”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8.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绿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的折射现象 B.河水中绿藻生长繁盛
C.流域内降水减少 D.河水含沙量急剧减少
9.如今黄河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清绿色,表明黄河流域( )
A.水污染在不断加剧 B.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水患得到基本治理
【答案】7.C 8.D 9.B
【解析】7.黄河壶口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说明黄河水量丰富,而黄河讯期在夏季,所以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6月~8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近年来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得益于含沙量的减少。其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D正确。跟阳光的折射现象、 河水中绿藻生长繁盛、 流域内降水减少无关,ABC错误。故选D。
9.黄河水呈现出青绿色,得益于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措施的实施;水污染不断加剧,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水患得到基本治理都不是黄河水呈现出清绿色的原因所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②太行山—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C.③贺兰山—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界 D.④长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③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0.A 11.C
【解析】10.读图可知,①为秦岭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A正确;②为太行山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排除B;③为祁连山,贺兰山是近南北向的山脉,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界是乌鞘岭,排除C;④为长城,是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分界线,不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排除D;故选A。
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湖泊星罗棋布不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排除①,A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而不是全部退耕植树种草,排除②,③正确;排除D;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④正确,③④正确,C正确,故选C。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其原因不包括( )
A.冬季,西北风寒冷强劲 B.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
C.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过度垦殖,植被稀疏
13.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储藏的优势能源是( )
A.油气资源 B.煤炭资源 C.水能资源 D.核能资源
14.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下列关于延安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
B.因地制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柑橘
C.气候湿润,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15.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甲省省会可以欣赏到大雁塔
B.壶口瀑布位于甲、乙两省交界处
C.①山脉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D.②山脉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案】12.A 13.B 14.A 15.D
【解析】12.读图,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该地是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土易溶于水,遇水易崩解,B正确;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带走大量泥沙,C正确;人们的过度垦殖,植被遭受破坏,会影响水土流失的加剧,D正确;而西北风寒冷强劲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A错误;排除BCD,选A。
13.读图,图上是方形的矩形为煤炭资源,所以黄土高原储藏的优势能源是煤炭资源,B正确;图中无体现油气资源、水能资源、核能资源,ACD错误;排除ACD,选B。
14.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A正确;柑橘是南方地区的,因地制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苹果,B错误;气候干旱,农业机械化水平一般,C错误;人口稀疏,工业主要是煤炭产业,D错误;排除BCD,选A。
15.读图,甲是陕西省,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A正确;甲是陕西省,乙是山西省,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与山西省之间,B正确;①秦岭山脉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C正确;②太行山山脉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错误;排除ABC,选D。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区域发展2021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最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山脉名称,甲:____丙:____丁:____
(2)从水文特征看,黄河流经乙区域____(填地形区)后含沙量变大,是因为这里____问题严重。我们通过下列实验来验证造成该问题的原因。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3)春季,A地农业生产容易遭受____(气象灾害),解决此灾害的措施有____、____。
【答案】(1) 巴颜喀拉山 秦岭 太行山
(2)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坡度 植被 降水 疏松
(3) 春旱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节水农业##修建水库
【详解】(1)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东起丁太行山、西到甲乌鞘岭,南到秦岭,北抵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
(2)读图可知,图中乙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大增。读第一组图可知,在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读第二组图可知,在坡度和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读第三组图可知,在植被和坡度相同的情况下,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读第四组图可知,在植被、坡度和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所以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植被、降水强度和土质都有关。
(3)乙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所以旱灾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解决此灾害的主要措施是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等措施。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至_________,西起乌鞘岭,东至_________。
(2)自河口开始,黄河泥沙含量逐渐_________,到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地势_______,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
(3)请简述导致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增多的自然原因(两点即可)。
(4)治理黄河的根本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请你献计献策(两点即可)。
(5)图中,祁连山脉是________走向,其山顶积雪冰川为河西走廊发展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
【答案】(1) 秦岭 太行山脉
(2) 增多 低平
(3)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气候干旱,降水多集中在夏季等。
(4)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兴修梯田,打坝淤泥等。
(5)西北-东南(东南-西北)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对于黄土高原范围内容的理解以及地图的识别能力。通过识别地图,我们可以看到阴影地区表示的是黄土高原,南边直达秦岭,东边直达太行山脉,所以第一题的两个空分别填写秦岭和太行山脉。
(2)此小题考查黄河含沙量在哪个河段开始增多,含沙量增多的黄河会在下游形成什么样的地理现象以及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识别地图可以发现自河口开始到下游河段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所以含沙量是逐渐增加的,等到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的时候,由于当地地势较为低平,所以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了“地上河”。
(3)此小题考查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泥沙量增多的自然原因,并且给出了建议:必须要写出两点。所以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从自然的原因来进行分析,可以从降水、当地的植被、当地的气候等原因进行分析,而且必须要写出两点。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植被量和当地的气候降水的因素可以得到黄河为什么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泥沙量会增多,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当地的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4)此小题针对第三小题和第二小题的问题,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也给出了建议:必须要写出两点。而且此题没有限制是人为方面还是非人为方面,所以可以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大方面来进行作答。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植被破坏较大等),我们可以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办法,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等生物措施;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等工程措施,来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5)此小题考查山脉的走向,可以从北往南看,也可以从南向北看,但是建议学生从北向南看,正北正南直接说南北走向,如果不是正南正北的,要注意一下它是偏向于哪一边。比如说偏向于东边的话,那么它就是东北--西南走向或者西南--东北走向,如果偏向于西边的话,那么它就是西北--东南走向或者东南--西北走向。通过对黄土高原示意图的辨析,祁连山脉的走向大致是从西北--东南走向,也可以说是东南---西北走向。
18.(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落实河长制实现河长清】
资料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山西省印发《2020年河湖长制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认真落实“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河湖管理保护平合作用,实施生态补水,力争实现省内主要河流不断流,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确保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和保护。最终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三大总体目标。
资料二中国水系示意图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山西“母亲河”汾河。
(2)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河流名称A.____B.____C.____
(3)概述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4)说出山西河流的汛期及山西所在黄河河段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5)简述山西实施河长制的总目标以及采取的措施。
【答案】(1)
(2) 长江 黄河 塔里木河
(3)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
(4)夏季##水土流失
(5)总目标:“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措施:实施生态补水,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等。
【分析】(1)汾河位于山西省,是黄河中游的支流。如下图:
(2)据图可知,A为长江,呈“一”字形,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B为黄河,呈“几”字形,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3)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4)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所以黄河的支流汾河的汛期也在夏季;山西位于黄土高原,黄河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此地土质疏松,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山西所在黄河河段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5)据材料可知,山西实施河长制的总目标是“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三大总体目标。采取的措施是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河湖管理保护平合作用,实施生态补水,力争实现省内主要河流不断流,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确保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和保护。
1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B________山脉,该山脉是黄土高原和________的分界线,北连________(地形区)。
(2)图中A河为________,流经该地后,成为世界上________量最大的河流。
(3)甲、乙自然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________;在丙、丁人文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________。
(4)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多种多样,其中________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5)黄土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治理这一问题的生物措施有________,工程措施有________(各列举一例)。
【答案】(1) 太行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2) 黄河 含沙量
(3) 乙 丙
(4)黄土川
(5) 北方地区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 修梯田、建挡土坝等
【分析】(1)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东起B太行山脉,该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西至乌鞘岭,南到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
(2)读图可知,图中A是黄河,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读图可知,甲是青藏高原的景观,乙是黄土高原的景观,呈现出千沟万壑的特点。丙是黄土高原的窑洞,丁是青藏地区的藏袍。
(4)黄河高源的地貌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卯和黄土川。黄土川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黄土高原上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5)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有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且植被稀少,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这一问题的生物措施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等,工程措施有修梯田、建挡土坝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