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华北地区“十年九旱”,其旱灾多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华北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尚未到达
B.春季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
C.夏季风势力较弱,降水少
D.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是( )
A.以牧业为主 B.以渔业为主
C.以旱地为主 D.以水田为主
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根据我国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可知,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①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②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三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高山环抱,黄沙漫漫
6.东北三省的耕地类型主要是( )
A.旱地 B.林地 C.草地 D.水田
7.图中东北三省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
A.沿山脉修建 B.沿河流修建 C.沿国界修建 D.沿矿产地修建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黄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 D.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
9.黄河下游出现“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现象,说明( )
A.形成“地上河” B.我国发射宇宙飞船 C.人们的美好愿望 D.海市蜃楼,船影在天上
1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个旅行团到延安地区旅游,有时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主要原因是( )
A.千沟万壑 B.崎岖不平
C.河道纵横 D.湖泊星罗棋布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北京市的地形和水系分布及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北京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12.北京市的气候四季分明,反映在河流上的水文特征为( )
A.含沙量小 B.流速快
C.冬季结冰 D.春季汛期
13.2021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体现了北京的职能(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14.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市的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原因是( )
A.人口结构的变化 B.城市的功能定位
C.交通运输业发展 D.城市规模的扩大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关于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天坛等
B.北京应利用高校、科研院校密集优势,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业之都
C.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有重点的加以保护
D.市区形成了环状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二、解答题
16.(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河南者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图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欧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以下框图。
____、____、____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所在的开封市尉氏县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3)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
A.改进灌溉技术 B.培育优良品种 C.推广农业机械 D.使用农药化肥
【家乡情:乡村振兴路】
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我省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我省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表为漠河与沈阳的雪期、积雪厚度比较表
地点 降雪最初日期 降雪最终日期 最大积雪厚度(cm)
漠河 9月7日 6月14日 53
沈阳 10月31日 4月14日 20
(1)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用“____,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南临图中A所示的____海,西倚图中B所示的____山脉。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黑色土壤,人们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
(2)东北三省年降水量变化的规律是____。A.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B.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
C.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3)总体来讲,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____ 黑龙江省的北部地区长冬无夏,气候严寒,原因是____
(4)根据表可知:漠河比沈阳的雪期____(填“长”或“短”),漠河比沈阳的积雪厚度大,这是因为____。
1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跟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如下图为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示意图。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C_______(山脉),D________(河流)
(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
(3)黄土高原地区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中,自身固有的有哪些?
(4)解决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问题,人们取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
19.(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根据北方地区略图和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形区土壤肥沃,被人们称为“________”。
(2)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根据气候资料图,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中华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下列诗词描述的场景符合北方地区的是( )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用“________”来形容。
(5)B地形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写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________。
(6)2021年3月5日至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这体现了城市C的职能是________。
(7)城市C是我国著名的古都,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名胜古迹位于城市C的是( )
A.布达拉宫 B.拙政园 C.颐和园 D.丽江古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华北地区“十年九旱”,其旱灾多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A
【详解】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7、8两个月,春季时由于气温回升、水分蒸发快、又正是冬小麦的返青季节,水分需求量大,最容易遭受春旱灾害,夏季多暴雨、秋季和冬季降水少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小,故选A。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华北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尚未到达
B.春季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
C.夏季风势力较弱,降水少
D.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答案】A
【详解】由题目可知,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春季时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尚未到达,正是冬小麦返青季节,需水量大,最容易出现春旱灾害。故BCD错误。故选A。
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是( )
A.以牧业为主 B.以渔业为主
C.以旱地为主 D.以水田为主
【答案】C
【详解】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依据题意,C对,ABD错,故选C。
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根据我国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可知,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①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②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答案】B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东北平原,这里以中温带为主,不适合种植喜湿热的甘蔗,故A错误。②沿海地区可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故B正确。③处是长江中游,不宜进行围湖造田,这样会降低湖泊的蓄洪能力,故C错误。④地区是内蒙古高原,气候较干旱,不适合开垦草原来发展种植业,故D错误。故选B。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三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高山环抱,黄沙漫漫
6.东北三省的耕地类型主要是( )
A.旱地 B.林地 C.草地 D.水田
7.图中东北三省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
A.沿山脉修建 B.沿河流修建 C.沿国界修建 D.沿矿产地修建
【答案】5.B 6.A 7.D
【分析】5.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故选B。
6.东北三省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形成条件有: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故选A。
7.东北三省的铁路线沿矿产地分布,该地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故选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黄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 D.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
9.黄河下游出现“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现象,说明( )
A.形成“地上河” B.我国发射宇宙飞船 C.人们的美好愿望 D.海市蜃楼,船影在天上
【答案】8.B 9.A
【分析】8.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在山东省境内注入渤海,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进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航运价值较小,黄河含沙量大与沿岸工业发达、过度抽取河水和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关系不大,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
9.“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下游“地上河”现象,其成因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大量入河,进入下游平原,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河床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而成,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1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个旅行团到延安地区旅游,有时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主要原因是( )
A.千沟万壑 B.崎岖不平
C.河道纵横 D.湖泊星罗棋布
【答案】A
【详解】由题目可知,一个旅行团到延安地区旅行,有时看到景点就有眼前,却要绕道行驶,这是由于延安所处的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征,有许多的沟,需要绕道,崎岖不平是指云贵高原,河道纵横和湖泊星罗棋布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故选A。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北京市的地形和水系分布及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北京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12.北京市的气候四季分明,反映在河流上的水文特征为( )
A.含沙量小 B.流速快
C.冬季结冰 D.春季汛期
13.2021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体现了北京的职能(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14.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市的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原因是( )
A.人口结构的变化 B.城市的功能定位
C.交通运输业发展 D.城市规模的扩大
【答案】11.C 12.C 13.A 14.B
【解析】11.据图可知,北京冬季气温在0°C以下,降水稀少,夏季气温在25°C以上,降水多,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是指热带季风气候,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2.北京市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气温低于0℃,河流会结冰,C正确。气温高低跟河流含沙量、流速关系不大,AB错误。夏季多雨,夏季是主汛期,D错误。故选C。
1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北京市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交通中心等,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市的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这是由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决定的,B正确。跟人口结构变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关于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天坛等
B.北京应利用高校、科研院校密集优势,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业之都
C.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有重点的加以保护
D.市区形成了环状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答案】B
【详解】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天坛等,故A正确;北京应利用高校、科研院校密集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故B不正确;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有重点的加以保护,故C正确,市区形成了环状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D正确。根据题意选B。
二、解答题
16.(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河南者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图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欧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以下框图。
____、____、____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所在的开封市尉氏县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3)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
A.改进灌溉技术 B.培育优良品种 C.推广农业机械 D.使用农药化肥
【家乡情:乡村振兴路】
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我省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我省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 水土流失 滑坡、泥石流 低
(2)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B
(4)利用自身优势(如独特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现代农业等乡村特色经济。
【分析】本题以河南乡村振兴为材料,涉及到河南省重渡沟的地形、气候、生态问题、农业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1)重渡沟地区有破坏植被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破坏植被,一旦降雨量大就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南省重渡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2)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土壤肥沃等。
(3)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培育优良品种,与灌溉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和使用农药化肥无关,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河南省乡村振兴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等。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表为漠河与沈阳的雪期、积雪厚度比较表
地点 降雪最初日期 降雪最终日期 最大积雪厚度(cm)
漠河 9月7日 6月14日 53
沈阳 10月31日 4月14日 20
(1)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用“____,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南临图中A所示的____海,西倚图中B所示的____山脉。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黑色土壤,人们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
(2)东北三省年降水量变化的规律是____。A.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B.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
C.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3)总体来讲,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____ 黑龙江省的北部地区长冬无夏,气候严寒,原因是____
(4)根据表可知:漠河比沈阳的雪期____(填“长”或“短”),漠河比沈阳的积雪厚度大,这是因为____。
【答案】(1) 山环水绕 渤 大兴安岭 黑土地
(2)D
(3)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纬度位置高、紧邻冬季风源地
(4) 长 漠河的纬度高于沈阳,漠河冬季更长、更寒冷,积雪量更大
【分析】 (1)读图解析可知,东北三省山脉、河流众多,山河大势呈现“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特点。东北三省南临图中A所示的渤海,西倚图中B所示的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黑色土壤,人们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读图可得,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东北三省年降水量变化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故选D。
(3)东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这种气候与其纬度和位置有密切关系,纬度位置高,气温比较低,紧邻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漫长寒冷。
(4)根据表可知:漠河比沈阳的雪期长,漠河比沈阳的积雪厚度大,这是因为:漠河的纬度高于沈阳,冬季更长、更寒冷,积雪量更大,时间更久。
1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跟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如下图为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示意图。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C_______(山脉),D________(河流)
(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
(3)黄土高原地区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中,自身固有的有哪些?
(4)解决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问题,人们取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
【答案】(1)秦岭;太行山;祁连山;黄河
(2)沟壑纵横;水土流失
(3)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4)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
【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它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至乌鞘岭,东到太行山。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与修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详解】(1)读图可得,A是秦岭,B是太行山,C是祁连山,D是黄河。
(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沟壑纵横,该地形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也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主要是乱砍滥伐,植被破坏等。
(4)为解决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
19.(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根据北方地区略图和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形区土壤肥沃,被人们称为“________”。
(2)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根据气候资料图,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中华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下列诗词描述的场景符合北方地区的是( )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用“________”来形容。
(5)B地形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写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________。
(6)2021年3月5日至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这体现了城市C的职能是________。
(7)城市C是我国著名的古都,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名胜古迹位于城市C的是( )
A.布达拉宫 B.拙政园 C.颐和园 D.丽江古城
【答案】 黑土地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A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打坝淤地 政治中心 C
【详解】(1)A东北平原因黑土广布,土壤肥沃,被人们称为”黑土地“。
(2)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以上四句诗中,“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描写的是北方地区种植的小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南方地区景观;“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是指青藏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指西北地区,故选A。
(4)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大、小兴安岭和及长白山,内部是有黑土地之称的东北平原。所以,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5)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这里治理的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包括打坝淤地等。
(6)全国人大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体现了C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7)C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许多名胜古迹,如颐和园、长城、故宫等,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拙政园位于江苏,丽江古城位于云南。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