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描述中,符合我国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B.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C.温带季风气候 D.深居内陆
【答案】C
【详解】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排除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是指南方地区的特点,排除B;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深居内陆指的是西北地区的特点,排除D;故选C。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耕地狭小 B.纬度高,气温低 C.水资源短缺 D.科技水平落后
【答案】C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人口、城市集中,但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因此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有水资源短缺,C正确,A错误。北方地区科技水平高,D错误;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约位于北纬32°-42°,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纬度并不高,B错误。故选C。
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平原面积大,耕地面积广②以旱作农业为主③水资源丰富④中国最大的能源基地⑤盛产菠萝、香蕉等热带水果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①平原面积大,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平原,耕地面积广;②水资源不丰富,以旱作农业为主;④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故B正确;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不产热带水果,故③⑤错误。故排除ACD,故选B。
4.(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答案】B
【详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观,A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描写的是我国北方冬季景观,B正确;“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描写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C错;“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描写的是我国南方秋季景观,D错。故选B。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三江平原中的“三江”不包括( )
A.黑龙江 B.图们江 C.松花江 D.乌苏里江
6.通过滨洲——滨绥线与我国保持联系的邻国是( )
A.蒙古 B.朝鲜 C.俄罗斯 D.哈萨克斯坦
7.据图分析,沈阳利用矿产优势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机械工业 B.羊毛纺织 C.清洁能源 D.造纸工业
【答案】5.B 6.C 7.A
【解析】5.读图可知,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是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它是由这三江冲积形成的,故称为三江平原,故排除ACD,不包括图们江,故选B。
6.读图可知,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可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滨洲-滨绥线没有与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联系,故排除ABD,故选B。
7.据图可知,沈阳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可以借助于资源发展机械工业,A正确:羊毛纺织需要有有畜牧业,与矿产无关,故B错;煤和石油是不属于清洁能源,故C错;造纸工业需要的是森林资源,故D错,故选A。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序号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②—大兴安岭—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③—贺兰山—黄土高原西部边界 D.④—长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9.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墚、峁等 B.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C.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 D.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
【答案】8.A 9.A
【解析】8.图中①是秦岭,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A对;②是太行山,太行山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B错;③是乌鞘岭,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界,C错;④是长城,长城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错。故选A。
9.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墚、峁等,A对;风成说是大部分学者认为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B错;水稻不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C错;锅庄舞是藏族的传统舞蹈,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D错。故选A。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地坑院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就是在地表面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下图为地坑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修建地坑院需要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土壤深厚
C.岩层松碎 D.千沟万壑
11.地坑院最可能出现的省区是( )
A.浙 B.川 C.豫 D.贵
12.相对于地表修建房屋,修建地坑院的优点是( )
A.成本低廉 B.排水性好
C.光照充足 D.耗材料少
【答案】10.B 11.C 12.D
【解析】10.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根据黄土的直立性质,土壤深厚,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地坑院,地坑院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B正确,故选B。
11.地坑院最有可能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河南 境内的黄土高原区主要分布与三门峡市北部,峡州地坑院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河南省的简称是豫,C正确;浙是浙江的简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无黄土高原分布,排除A;川是四川的简称,四川主要位于四川盆地,排除B;贵是贵州省的简称,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离黄土高原较远,排除D,故选C。
12.相对于地表修建房屋,修建地坑院的优点是耗材料少,只需挖掘黄土层修建,D正确;修建地坑院成本不低廉,排除A;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该民居优点是可方便蓄水,缓解季节性降水不均匀的问题,排除B;地坑院采光差,白天有时候也需要开灯,排除C;故选D。
(2022·北京·七年级课时练习)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如左图所示),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右图是北京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6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到(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我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B.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15.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
【答案】13.D 14.C 15.A
【解析】13.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可以如此记忆: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意思是五月雨带登陆我国华南地区,六月雨带在江淮流域,此时江淮地区多“梅雨”,七八月雨带推移至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九月北方冷空气南下,雨带逐渐退出我国大陆。图中6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平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读图可知,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阴影部分④地的糖料作物以__________为主。
(2)②地区春旱严重,目前国家为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状况,兴建了__________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主要是将水资源较为丰富的__________水系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
(3)③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答案】(1) 草地 甘蔗
(2) 南水北调 长江
(3)水稻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三个问题,涉及我国土地利用、农产品分布以及南水北调的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由图可知,A是内蒙古高原,离海较远,又有山脉阻隔,降水较少,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④地热量充足,是甘蔗的主要产区,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
(2)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地多水少,为了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兴建了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将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水调往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
(3)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由图可知③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充足,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老舍诗云:“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舟。”结合“材料所述山脉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推测图中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良材广厦遍神舟”表明该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
(2)该山脉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该地形区土壤以肥沃的________土为主,适合____________(农业部门)的发展。
(3)就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提一个地理问题______,并作答______。
(4)图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说出其地理意义。
【答案】(1) 大兴安岭 林地
(2) 东北平原 黑 种植业(或耕作业)
(3) 甲、乙两地的气候有哪些差异? ①甲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②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③甲地冬季气温要低于乙地等。(也可以就气温、降水、气候成因等方面提问作答,但必须体现“气候差异”。
(4)①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②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⑤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⑥400mm等降水量线。(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分析】(1)诗中“兴安岭”点出了该山脉的名称,图中显示该山脉大致为南北走向,因此,该山脉为大兴安岭;“良材” 指好的木材,即该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
(2)大兴安岭以东,为东北平原,土壤以肥沃的黑土为主,适宜发展种植业。
(3)甲、乙两地分别位于大兴安岭的西坡、东坡,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不同,可以设置如下问题:甲、乙两地的气候有哪些差异?并作答: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由于甲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因此甲地冬季气温要低于乙地。
(4)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也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还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等。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极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和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至M________山脉,该山脉为我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位于我国第二长河﹣________流域,流经关中平原的________河是该河流最大的支流。
(2)观察“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________,当地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对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得到广泛认同的说法是“________”。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主要自然原因为________(回答1点即可);人为原因为________。(回答1点即可)
(4)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泥沙大量堆积在黄河中游河段,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C.破坏农田和村庄
D.加剧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
(5)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________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④开垦陡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其中,_______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答案】(1) 太行山 黄河 渭
(2)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窑洞 风成说
(3) 土质疏松、多空隙、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少植被;夏季多暴雨(回答1点即可) 过度开垦放牧、采矿、修路(回答1点即可)
(4)B
(5)A
(6)川
【分析】(1)图中M山脉为太行山,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以东是华北平原;该山脉为我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地处我国第二长河—黄河的中游,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是渭河,渭河流经关中平原。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态的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人们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的成因是“风成说",黄土是由风力搬运带来的,黄土的老家位于中亚、蒙古高原、西北内陆一带,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搬通过来沉积在黄土高原。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少,加上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过度开垦、采矿、修路等不合理的活动,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重中之重。
(4)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大量肥沃的土壤,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使农作物产量下降;破坏农田和村庄,耕地面积减少,加剧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ACD正确;泥沙大量堆积在黄河下游河段,使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等,B错误。故选B。
(5)人们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积极的采取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保持水土。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①②③符合题意。开垦陡坡地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剧水土流失,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6)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其中是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黄土川,这些地区较为平坦,水源较充足。
1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2022年,相约北京冬奥会!冬奥会举办城市的选址从气温、降雪、地形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冬奥会竞赛项目主要是冰雪运动,冰上运动大多在室内场馆进行,雪上运动在海拔较高、降雪克足的山地进行。
材料2京津冀地区示意图
(1)北京位于____(填地形区),张家口位于____山脉。
(2)冬奥会一般安排在1月或2月举行,主要是因为此时举办地的气温低于____℃;冬奥会雪上项目必须具备地势起伏较大的天然滑雪场地,你认为2022年北京一张家口冬奥会的雪上项目场地宜选择____(填“北京”或“张家口”),其影响因素是____
(3)北京冬奥会可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场馆。北京有许多体育场馆,还有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这说明北京市是全国的____(填“政治”或“文化”)中心。
【答案】(1) 华北平原 阴山
(2) 0 张家口 地形地势
(3)文化
【分析】(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从图中可以看出,张家口是位于阴山山脉的东端。
(2)冬奥会一般安排在1月份举行,主要是因为1月举办地的气温低于0°C (1月份是北半球陆地的最冷月)。冬奥会雪上项目必须具备地势起伏较大的天然滑雪场地,张家口地区为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脉,坡度适中,适于滑雪场建设,为举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提供了优势条件,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拥有众多运动场馆和体育设施,拥有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说明了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描述中,符合我国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B.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C.温带季风气候 D.深居内陆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耕地狭小 B.纬度高,气温低 C.水资源短缺 D.科技水平落后
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平原面积大,耕地面积广②以旱作农业为主③水资源丰富④中国最大的能源基地⑤盛产菠萝、香蕉等热带水果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三江平原中的“三江”不包括( )
A.黑龙江 B.图们江 C.松花江 D.乌苏里江
6.通过滨洲——滨绥线与我国保持联系的邻国是( )
A.蒙古 B.朝鲜 C.俄罗斯 D.哈萨克斯坦
7.据图分析,沈阳利用矿产优势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机械工业 B.羊毛纺织 C.清洁能源 D.造纸工业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序号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②—大兴安岭—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③—贺兰山—黄土高原西部边界 D.④—长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9.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墚、峁等 B.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C.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 D.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地坑院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就是在地表面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下图为地坑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修建地坑院需要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土壤深厚
C.岩层松碎 D.千沟万壑
11.地坑院最可能出现的省区是( )
A.浙 B.川 C.豫 D.贵
12.相对于地表修建房屋,修建地坑院的优点是( )
A.成本低廉 B.排水性好
C.光照充足 D.耗材料少
(2022·北京·七年级课时练习)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如左图所示),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右图是北京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6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到(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我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B.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15.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阴影部分④地的糖料作物以__________为主。
(2)②地区春旱严重,目前国家为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状况,兴建了__________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主要是将水资源较为丰富的__________水系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
(3)③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老舍诗云:“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舟。”结合“材料所述山脉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推测图中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良材广厦遍神舟”表明该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
(2)该山脉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该地形区土壤以肥沃的________土为主,适合____________(农业部门)的发展。
(3)就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提一个地理问题______,并作答______。
(4)图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说出其地理意义。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极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和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至M________山脉,该山脉为我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位于我国第二长河﹣________流域,流经关中平原的________河是该河流最大的支流。
(2)观察“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________,当地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对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得到广泛认同的说法是“________”。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主要自然原因为________(回答1点即可);人为原因为________。(回答1点即可)
(4)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泥沙大量堆积在黄河中游河段,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C.破坏农田和村庄
D.加剧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
(5)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________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④开垦陡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其中,_______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1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2022年,相约北京冬奥会!冬奥会举办城市的选址从气温、降雪、地形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冬奥会竞赛项目主要是冰雪运动,冰上运动大多在室内场馆进行,雪上运动在海拔较高、降雪克足的山地进行。
材料2京津冀地区示意图
(1)北京位于____(填地形区),张家口位于____山脉。
(2)冬奥会一般安排在1月或2月举行,主要是因为此时举办地的气温低于____℃;冬奥会雪上项目必须具备地势起伏较大的天然滑雪场地,你认为2022年北京一张家口冬奥会的雪上项目场地宜选择____(填“北京”或“张家口”),其影响因素是____
(3)北京冬奥会可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场馆。北京有许多体育场馆,还有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这说明北京市是全国的____(填“政治”或“文化”)中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