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29 15: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下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化学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B. 若②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则②比同质量的糖原彻底氧化分解产能多
C. 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③中不含单糖
D. 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胰核糖核酸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
B. 这个实验说明环境因素能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其功能
C. 用强酸、强碱等处理胰核糖核酸酶也能导致其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D. 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键导致其变性
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图甲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排列成单层
B. 若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不会受到影响
C. 若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
D. 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
C. 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动力都由线粒体提供
D. “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
B. 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下列关于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破伤风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不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B. 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
C. 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
D. 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必须经过两层生物膜
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的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 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指标类型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叶绿素a/b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 m-2 s-1) 胞间CO2浓度 (μmolCO2 m-2 s-1) 呼吸速率 (μmolCO2 m-2 s-1)
野生型 0.28 6.94 8.13 210.86 4.07
突变体 0.32 9.30 5.66 239.07 3.60
A. CO2浓度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
B. 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2.47μmolCO2 m﹣2 s﹣1
C. 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促进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D.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常用无水乙醇分离叶片中的色素
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如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MSC中的各基因都停止表达时,则该细胞开始凋亡
B. 若MSC的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端粒缩短,则其可能变为癌细胞
C. 图中各种组织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都与MSC中的不完全相同
D. MSC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提高了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实现了细胞全能性
小鼠的正常体型对矮小体型为显性,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在小鼠体型的遗传过程中,有一种有趣的“基因印迹”现象,即来自某一亲本的基因A被“印迹”而不能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体型的小鼠不一定是纯合子,矮小体型的小鼠一定是纯合子
B. 基因型为Aa的雌雄小鼠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 可通过测交实验判断被“印迹”基因A来自哪个亲本
D. 若“印迹”基因A来自母本,母本一定是正常体型
如图为某雌蜂(二倍体)体内正在分裂的两个细胞(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及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细胞可以由甲细胞分裂产生,乙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B. 与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其基因型一定是Aabb
C. 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含有基因A、a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D. 若该雌蜂产生的子代雄蜂体内出现了与乙细胞相同的细胞,其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果蝇中的红眼(B)与白眼(b)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杂交得F2,F2白眼:红眼=1:3,但是白眼只出现于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实验结果不能用孟德尔分离定律解释
B. 从上述结果就可判断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
C. 将F2中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每一组杂交都可获得白眼雌蝇
D. 要确定该基因是否仅位于X染色体上,应将纯合白眼雌蝇与纯合红眼雄蝇杂交
下列有关细胞中DNA和RNA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
B. 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C. 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
D. 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DNA半保留复制过程是分别以解旋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个子代DNA分子,在复制起始点呈现叉子的形式,被称为复制叉。DNA连接酶可以将脱氧核苷酸片段连接在一起,下图表示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下列说法 错 误的是( )
A. 在复制叉的部位结合有解旋酶、RNA聚合酶
B.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的参与
C. 前导链和后随链延伸的方向是相反的
D.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不一定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如图表示中心法则的有关内容,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c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过程可以发生在人体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中
B. b过程与c过程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C. 一种⑤只能对应一种④,④的种类由⑤上的密码子决定
D. ②上可结合多个③,以提高每个蛋白质分子的合成速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d过程中均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a、b、d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 a、b、c过程均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 a、b、d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均遵循中心法则
将某种二倍体植物的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B. 因为⑧植株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它是不可育的
C. 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 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
A. 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染色结构变异,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B. 花粉通过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
C.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在于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本市人口进行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性别 只患甲病 只患乙病 患甲病和乙病 不患病
男(个) 291 150 10 4 549
女(个) 287 13 2 4 698
A. 甲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乙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 甲病和乙病的遗传肯定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D. 若甲病患者中有200个人为纯合子,且控制甲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甲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为3.8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
B. 关于遗传与变异的产生,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C.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但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近几十年来,人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下表表示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第1年和第20年该种群三种基因型的占比在20年内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间 AA(%) Aa(%) aa(%)
第1年 24 72 4
第20年 36 48 16
A. 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 B. 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
C. 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D. 该种群生物已形成与原来不同的新物种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 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 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下列关于进化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
①拉马克认为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③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④“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较多的物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⑤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⑥有性生殖的出现加速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A. ①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2分)秋末植物的叶片衰老时,在叶柄基部开始形成离层(如图甲所示),细胞和细胞之间联系变得不太紧密,从而使叶片从植物体上脱落。离层部位细胞在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下,细胞内的相关生命活动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乙中的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 __,原料是____ __。
(2) A结构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成熟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结构A,其意义是___ ___。
(3) 结构B是__ ____,结构C中的物质可能是___ ___。
(4) ②过程是______,这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与细胞膜的______(结构特点)有关,该过程也体现了各种生物膜之间在______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5)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叶柄基部离层的形成过程中,除乙烯外,还有脱落酸等其他激素的参与,这说明___ ___。
(12分)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蛋白质)和 ATP 合成酶重组到脂双层(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另外科学研究表明每个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相同,可利用下图所示反应原理来检测样品中细菌数量。放线菌(原核生物)产生的寡霉素能够改变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的结构,从而阻断ATP的合成。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ATP合成酶的功能来看,说明某些膜蛋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H+以______________的方式通过细菌紫膜质进入脂质体内部。图丙在停止光照后短时间内,脂质体_____(能/否)产生ATP,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示反应原理来检测样品中细菌数量时,荧光强度与样品中细菌数量呈正相关,原因是_________。
(4)寡霉素_____(能/否)用来抑制细菌细胞的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种植某种药用植物。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该植物的盆栽苗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自然光照,乙组给予一定程度的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7点到17点,甲组净光合速率先后两次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植物在__________点时干重最大,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
(2)13点比9点光照强度大,但两组实验中13点的净光合速率都低于9点,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素b/a比值可作为植物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人员发现遮光处理提高了该植物叶绿素b/a比值,可以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验证该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某植物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茎色有紫茎和绿茎两种。花色由基因R、r控制,茎色由基因Y、y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实验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所占比例
红花紫茎 红花绿茎 白花紫茎 白花绿茎
一 白花紫茎×红花紫茎 3/8 1/8 3/8 1/8
二 白花紫茎×白花绿茎 1/8 1/8 3/8 3/8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隐性性状为______,茎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_。控制花色与茎色的这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 ______。
(2)实验一中,亲本为紫茎,后代出现了紫茎和绿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亲本红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___ _______。
(3)实验二中,亲本白花绿茎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种;子代白花绿茎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欲探究子代中白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将其与隐性纯合植株测交,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___,则其基因型为RRYy。
(4)将实验二子代中茎色基因型为yy的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所得幼苗的茎均呈白色,这说明该性状是______ ____和_____ 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和解析
1.B 【解析】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因此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A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其增殖需要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故病毒不能在餐具上增殖,B错误;因为高温可以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所以可以通过煮沸的方式杀死病原体,C正确;一些病原体可能存在于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因此勤洗手可以降低被病原体感染的风险,D正确。
2.B 【解析】A. 若⑤具有催化作用,组成元素是C、H、O、N,则⑤是蛋白质,①是氨基酸,①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故A项错误;
B. 若②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则②是脂肪,则②比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B正确;
C. 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由C、H、O、N、P组成,则⑥为DNA,③为脱氧核苷酸,含有脱氧核糖,C错误;
D. 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⑦为纤维素或果胶,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D错误。故选B。
3.D 【解析】A、胰核糖核酸酶是蛋白质,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A正确;
B、分析题意,该实验说明环境因素能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其功能,B 正确;
C、胰核糖核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受到强酸、强碱等处理会发生变性失活,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 正确;
D、根据题意,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改变了胰核糖核酸酶的空间结构,没有导致其变性,D错误。故选D。
4.A 【解析】A.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两层,它的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分别是磷酸基和脂肪酸,所以在水中磷脂分子排成双层,A错误;
B.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都不受影响,B正确;
C.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由于没有载体蛋白,两侧浓度相等,所以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C正确。
D.图2中①为信号分子,结构②是信号分子的受体,其组成成分是糖蛋白。①与②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胞,D正确。故选A。
5.D 【解析】A、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为核苷酸,A错误;
B、中心体没有生物膜结构,故无法形成囊泡,B错误;
C、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C错误;
D、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D。
6.A 【解析】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B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C正确;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都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均为被动运输,D正确。故选:A。
7.D 【解析】A.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细菌,适宜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不是由线粒体提供的,A正确;
B.动物细胞膜具有糖脂、糖蛋白和胆固醇,B正确;
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ADP,同时线粒体也存在ATP的合成,在线粒体自身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也有ADP的合成,C正确;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D错误。故选D。
8.C 【解析】A、t1→t2,培养液中氧气含量下降,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
B、根据题图,t1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下降,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t3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不再减少,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无氧呼吸葡萄糖的消耗比有氧呼吸快,B正确;
C、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最适温度下的反应,若降低10℃培养,有关酶的活性降低,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延长,C错误;
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故选:C。
9.A 【解析】A.突变体叶片中的胞间CO2浓度高于野生型,因此CO2浓度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A正确;
B.叶绿体的CO2的消耗速率是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由表格信息可知,突变体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5.66+3.60=9.26μmolCO2 m-2 s-1,野生型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8.13+4.07=12.20μmolCO2 m-2 s-1,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低2.94μmolCO2 m-2 s-1,B错误;
C.题表中叶绿素a/b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升高,叶绿素减少使叶片呈现黄化色泽,可能的原因是突变可能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C错误;
D.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片中的色素,D错误。
10.C 【解析】A.若MSC中的程序性死亡的基因的表达就标志该细胞开始凋亡,A错误;
B.若MSC的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端粒缩短,则其可能渐渐走向衰老,B错误;
C.分化过程是基因的选择表达,所以图中各种组织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都与MSC中的不完全相同,C正确;
D.MSC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提高了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没有实现了细胞全能性,D错误。故选C。
11.C 【解析】A、若小鼠的基因型为Aa,且来自某一亲本的基因A被“印迹”而不能表达,则表型为矮小体型,所以正常体型小鼠和矮小体型小鼠均可能是杂合子,A错误;
B、基因型为Aa的雌雄小鼠交配,只有不发生“基因印迹”现象时,子代性状分离比才为3:1,B错误;
C、可通过测交实验判断被“印迹”基因A来自哪个亲本,若父本Aa与母本aa交配,子代性状比为1:1,则“印迹”基因A来自母本,若父本Aa与母本aa交配,子代都是矮小体型,则“印迹”基因A来自父本,C正确;
D、若“印迹”基因A来自母本,母本不一定是正常体型,也可能是矮小体型小鼠(Aa),D错误。故选:C。
12.D 【解析】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细胞分裂不能产生乙细胞,A错误;
B.乙细胞中含有基因A、a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交叉互换,也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故与乙细胞同时产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B错误;
C.乙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
D.雄蜂是由雌蜂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其产生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
13.D 【解析】A.果蝇眼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解释,A错误;
B.控制红眼与白眼的等位基因也可能同时位于X、Y染色体上,即亲代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分别为:XBXB,XbYb,也符合题意,B错误;
C.以第一种情况(控制红眼与白眼的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为例,若将F2中XBXB(红眼雌蝇)与任何一种白眼雄蝇杂交,都不能产生白眼雌蝇,C错误;
D.要确定该基因是否仅位于X染色体上,应将白眼雌蝇(XbXb)与红眼雄蝇(XBY或者XBYB、XBYb、XbYB)杂交,若后代中所有雌蝇为红眼,所有雄蝇为白眼,那么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出现都为红眼或者出现所有雌蝇为白眼、所有雄蝇为红眼的情况,即可说明该基因不只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D。
14.B 【解析】A、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一个tRNA只能携带一个氨基酸,A正确;
B、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基因与基因之间往往有无遗传效应的非编码区,所以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B错误;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形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C正确;
D、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提高翻译的效率,D正确。
故选B。
15.A 【解析】复制叉处进行DNA解旋、合成新链,所以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A错误;后随链先形成DNA单链的片段,之间需要DNA连接酶连接,B正确;DNA两条链的方向是相反的,C正确;DNA复制可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D正确。
16.B 【解析】A.人体胰岛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即不能发生a过程,A错误;
B.b转录过程与c翻译过程中均存在G与C、A与U的配对,但b转录过程存在T与A的配对,而c翻译过程不存在T与A的配对,B正确;
C.一种⑤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所以一种⑤只能对应一种④氨基酸,密码子位于②即mRNA上,C错误;
D.②表示mRNA,可以结合多个③(核糖体),这样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分子,但是每个蛋白质分子的合成速度不变,D错误。
17.C 【解析】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中都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因此a、b、d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
C、孟德尔遗传定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a、b、d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均遵循中心法则,D正确。 故选:C。
18.B
19.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利用某植物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流程,首先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则植株A是单倍体;其次要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得的植株B均为纯合子。
A.花粉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分类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不是一定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植株A是二倍体植株形成的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高度不育,B正确;
C.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在于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
20.C 【解析】A.根据调查数据判断不出这两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若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与X染色体上,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由于甲病的男女患者数量之比接近1:1,因此甲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中男患者明显多于女患者,因此乙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D.根据假设条件“甲病患者中有200个人为纯合子”可知,其他甲病患者应为杂合子,故推出甲病为显性遗传病,患甲病的人共有291+10+287+2=590(个),共含有致病基因200×2+(590-200)=790(个),调查总人数为291+150+10+4549+287+13+2+4698=10000(个),因此致病基因的频率为790÷(2×10000)×100%=3.95%,D错误。故选C。
21.C 【解析】A.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A正确;
B. 关于遗传与变异的产生,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B正确;
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C错误;
D. 近几十年来,人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D正确。故选C。
22.A 【解析】A.由于A基因频率在第一年为24%+,在第20年时为,基因频率没有改变,所以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A正确;
B.由A可知这20年该种群没有进化,反推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B错误;
C.生物方向进化的方向是看基因频率,不是看基因型频率,C错误;
D.该种群生物原来种群没有生殖隔离,就没有形成新物种,D错误。故选A。
23.C 【解析】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b表示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C正确;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D错误。故选C。
24.A 【解析】①拉马克的进化理论强调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①正确;
②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只有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②错误;
③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③正确;
④“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较多的物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④正确;
⑤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⑤正确;
⑥有性生殖变异性更大,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加速了生物进化的进程,⑥正确。
故A正确,BCD错误。
25.(1)①. RNA聚合酶 ②. 4种核糖核苷酸
(2)①. 脱水缩合 ②. 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合成较多的产物
(3)①. 高尔基体 ②. 纤维素酶
(4)①. 胞吐 ②. 流动性 ③. 结构和功能
(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不是单一激素的作用,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26. (1)催化和运输
(2) 主动运输 能 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则黑暗条件下,只要脂双层内H+浓度高于外侧就可以产生ATP
(3)每个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相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成光能,荧光越强说明ATP含量越高,从而说明细菌数量越高,故荧光强度与细菌数量呈正相关
(4) 否 寡霉素能够改变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的结构,从而阻断ATP的合成,而细菌没有线粒体结构,所以寡霉素对细菌的生理过程不起作用
27.(1)CO2浓度;光照强度;17;线粒体和叶绿体
(2)13点时温度更高,呼吸速率比光合速率增加得更快(或:13点时植株有机物积累更多,抑制了光合作用)
(3)遮光组(乙组)滤纸条上黄绿色的色素带宽度与蓝绿色的色素带宽度的比值大于非遮光组(甲组)
28.(1)红花;紫茎;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性状分离;rrYy
(3)2;1/3;白花紫茎:白花绿茎=1:1
(4)基因型;环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