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3.2.1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引入
在水溶液中,酸、碱和盐全部或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那么,其中的溶剂水是全部以分子形式存在(如图3-5),还是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呢 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H2O是一种最普通而又具有许多特性的物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溶剂。
观察现象:
(1)灯泡_______。
(2)灵敏电流表指针_______,
转动
不亮
结论: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活动】利用灵敏电流表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一、 水的电离
01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
电解质
25°C 1L水只有10-7mol H2O发生电离
水合氢离子
【思考】如何衡量水的电离的限度?
K电离=
c(H+) ×c(OH-)
c(H2O)
2.水的离子积常数
(1)定义:当水的电离H2O H+ + OH- 达到平衡时,电离产物H+和OH-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记作KW,简称水的离子积。
(2)表达式:Kw=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一般可以认为Kw=1.0×10-14。
(3)影响因素:K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w_________。
(4)适用范围: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
c(H+)·c(OH-)
增大
稀的电解质溶液
[说明] ①注意区分溶液中的c(H+)、由水电离产生的c水(H+),前者指溶液中总的氢离子浓度,后者特指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
②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水(H+)等于由水电离产生的c水(OH-)。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溶液中c(H+) 溶液中c(OH-) Kw
升高温度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加入少量酸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加入少量碱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加入活泼金属Na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加入Na2O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右移
增大
增大
增大
左移
增大
减小
不变
左移
减小
增大
不变
右移
减小
增大
不变
左移
减小
增大
不变
1.25 ℃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4,其适用于0.01 mol·L-1的盐酸、0.01 mol·L-1的NaOH溶液吗?
提示:适用。Kw=c(H+)·c(OH-)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
2.改变条件,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Kw是否一定减小?
提示:不一定。向纯水中加入少量酸溶液或碱溶液,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Kw不变;若降低温度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则Kw减小。
3.25 ℃时,0.01 mol·L-1的盐酸、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水(H+)分别是多少?
提示:0.01 mol·L-1的盐酸中c酸(H+)=0.01 mol·L-1(HCl电离产生)。根据25 ℃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4,可得c酸(H+)·c水(OH-)=1.0×10-14,解得c水(H+)=c水(OH-)=1.0×10-12 mol·L-1。 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c碱(OH-)=0.01 mol·L-1 (NaOH电离产生)。根据25 ℃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4,可得c碱(OH-)·c水(H+)=1.0×10-14,解得c水(H+)=
c水(OH-)=1.0×10-12 mol·L-1。
水电离出的c水(H+)或c水(OH-)的计算思路
Kw表达式中c(H+)、c(OH-)分别表示整个溶液中所有H+、OH-的总物质的量浓度。
(1)酸溶液中Kw=c酸(H+)·c水(OH-)(忽略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
(2)碱溶液中Kw=c水(H+)·c碱(OH-)(忽略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
(3)外界条件改变,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但由水电离出的c水(H+)、 c水(OH-)一定相等。
1.下列有关水的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OH-
B.任意条件时,Kw=1×10-14
C.实验证明多次纯化的水仍具有导电性
D.温度相同时,纯水的Kw与酸溶液的Kw不相同
√
B.Kw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同,Kw不同,故B项错误。
C.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OH-,所以多次纯化的水仍具有导电性,故C项正确。
D.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时,纯水、酸溶液的Kw相同,故D项错误。
2.(2022·重庆长寿区高二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L-1的稀硫酸中存在OH-
B.Kw=1×10-14适用于任何温度、任何溶液
C.Kw随溶液中c(H+)和c(OH-)的变化而改变
D.水的电离只受温度影响,酸碱性对其无影响
√
3.(2022·长沙高二月考)常温下,pH=3的醋酸和0.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
A.1∶10 B.1∶4
C.10∶1 D.无法计算
√
(1)曲线上的任意点(如a,b,c)的Kw都 ,即c(H+)·c(OH-) ,温度 。
(2)曲线外的任意点(如d)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 ,温度 。
相同
相同
相同
(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 ;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改变 。
不同
不同
酸碱性
温度
Kw的应用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的理解与识别
(1)A点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
E点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
造成A、E点水的离子积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1×10-14
1×10-12
水的电离要吸热,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即离子积增大
(2)25℃时,若向溶液中滴加盐酸,
能否使体系处于A点位置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0 ℃时,若盐酸中c(H+)=5×10-4 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________。
否,在盐酸中c(H+)≠c(OH-),所以不可能处于A点
2×10-9 mol·L-1
(4)图中五点Kw间的大小关系:
【例题】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E>D>A=B=C
Kw的应用
【小结】易错提醒:
1.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一切酸、碱、盐的稀溶液。在任何酸、碱、盐的稀溶液中,只要温度一定,Kw就一定。
2.在不同溶液中,c(H+)、c(OH-)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由由水电离产生的c(H+)=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在Kw的表达式中,c(H+)、c(OH-)均表示整个溶液中H+、OH-总的物质的量浓度而不是单指由水电离出的c(H+)、c(OH-)。
3.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和OH-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4.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H+)和c(OH-)都增大,故Kw增大,但溶液仍呈中性;对于Kw,若未注明温度,一般认为在常温下,即25 ℃。
02
知识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pH是c(H+)的负对数,即pH=____________。
(2)溶液的酸碱性与c(H+)、pH的关系(常温下)
①pH越大,溶液的________越强;pH越小,溶液的________越强。
②常温下,pH<7,为________溶液;pH=7,为中性溶液;pH>7,为________溶液。
-lg c(H+)
碱性
酸性
酸性
碱性
25℃下,1.0×10-2mol/L 的HCl溶液的c(H+) =_____mol/L,pH= ___
2
25℃下,1.0×10-2mol/L 的NaOH溶液的c(H+) =_____mol/L,pH= ___
12
10-12
10-2
【练习】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
c(H+) = 10-pH mol/L
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c(H+)与c(OH-)的关系 c(H+)的范围(25 ℃)/(mol·L-1)
中性溶液 c(OH-)____c(H+) c(H+) ____1.0×10-7
酸性溶液 c(OH-) ____c(H+) c(H+) ____1.0×10-7
碱性溶液 c(OH-) ____c(H+) c(H+) ____1.0×10-7
=
=
<
>
>
<
【思考交流】pH=7或者c(H+)=1.0×10-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
不一定。
在25 ℃时,pH=7的溶液呈中性。
温度高于25 ℃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 >1.0×10-14,此时pH=7呈碱性。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唯一标准是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不应看pH大小,只有满足c(H+)=c(OH-)的溶液才一定呈中性。
pH=7
pH<7
pH>7
3.pH的测定
(1)pH试纸
使用 方法 取一小片pH试纸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用_________________蘸取溶液滴到试纸上,当试纸颜色变化稳定后与____________对照,读出pH
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
干燥洁净的玻璃棒
标准比色卡
(2)pH计:又叫酸度计,可用来精密测量溶液的pH,其量程为0~14。
分类 ①广泛pH试纸:其pH范围是 1~14 (最常用)或0~10,可以识别的pH差约为1;
②精密pH试纸:可判别0.2或0.3的pH差;
③专用pH试纸:用于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pH的测定
pH试纸是将试纸用多种酸碱指示剂的混合溶液浸透,经晾干制成的。它对不同pH的溶液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可用于讯速测定溶液的pH。
[说明]
①pH试纸不能测定具有漂白性的溶液的pH。
②不能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也不能将pH试纸先用水润湿,否则溶液被稀释,可能造成误差(酸性溶液的pH偏大、碱性溶液的pH偏小、中性溶液的pH无影响)。
溶液PH的计算
总原则:
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若为酸性,先求出c(H+)后 ,再求pH =-lg c(H+),求pH
若为碱性,先求c(OH-) 后 ,由Kw= c(H+) . c(OH-) ,求c(H+),再求pH
【例题】
1、(1)25℃,0.005mol/L H2SO4溶液 pH= ;
(2) 25℃,0.05mol/L Ba(OH)2溶液中pH= 。
2
13
2、甲溶液的pH=3,乙溶液的pH=1,则甲溶液中c(H+)与乙溶液中c(H+)之比为( )
A、100 B、1/100
C、3 D、1/3
pH相差a,c(H+)相差10a
B
3、pH=0的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酸性最强的溶液 B、与0.5mol/L H2SO4溶液中c(H+)相同
C、 c(H+) =0mol/L的溶液 D、与1mol/L CH3COOH溶液中c(H+)相同
B
pH =-lg c(H+)
c(H+)=
n(总)
V(总)
【例题】在25℃时,pH=1的盐酸溶液1L与pH=4的盐酸溶液1000L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值等于多少?
关键:1、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
2、当相加、减的两个量相差100倍以上时,小的可忽略
pH = 3.7
【例题】常温下将①pH=13的NaOH溶液与②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pH
pH = 12.7
关键:抓住OH- 进行计算!再转化为H+
【例题】
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25 ℃时,pH=3的硝酸溶液和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以体积比9∶1混合。
(4)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酸溶液与碱溶液pH之和为14:
若为强酸与强碱,则pH=7;
若为强酸与弱碱,则pH>7;
若为弱酸与强碱,则pH<7。
3.酸碱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
酸(pH=a) 碱(pH=b)
弱酸 强酸 弱碱 强碱
稀释 10n倍 pH
b-n pH=b-n
无限 稀释 pH趋向于7(常温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不可能呈酸性
B.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
解析:A.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w=1×10-14,pH=7的溶液呈中性,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越高Kw越大,当温度低于常温时,pH=7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故A错误;
B.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是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所以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故B正确;
C.1 mol硫酸和1 mol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的量反应,硫酸过量,得到的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可能是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故D错误。
2.(2022·宁德高二期末)pOH也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已知pOH=
-lg c(OH-),常温下,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OH最大的是( )
A.HCl B.NaOH
C.CH3COOH D.NH3·H2O
解析:pOH=-lg c(OH-),pOH的值与c(OH-)的大小成反比,即c(OH-)越小则pOH越大,在选项所给溶液中,0.1 mol·L-1的HCl溶液中c(OH-)最小,所以pOH最大,故A符合题意。
√
3.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
B.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C.当溶液中的c(H+)或c(OH-)较小时,用pH表示其酸碱度更为方便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酸溶液的pH=3.2
√
解析:A项,因pH=-lg c(H+),所以pH越小,c(H+)越大,酸性越强;pH越大,c(H+)越小,则c(OH-)越大,碱性越强,A项正确;
B项,只有在常温下,pH<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项正确;
C项,当溶液中的c(H+)或c(OH-)小于1 mol/L 时,用pH表示其酸碱度更为方便,C项正确;
D项,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应是整数,D项错误。
03
随堂练 学以致用
1.(2022·武威二中高二月考)一些食物和生活中的物质的pH大致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B.肥皂水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苹果
D.西瓜比酱油的酸性强
√
2
3
4
5
1
解析:A.草木灰显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错误;
B.肥皂水显碱性,故可使石蕊试液变蓝,B错误;
C.苹果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苹果,C正确;
D.pH越小,酸性越强,故酱油比西瓜的酸性强,D错误。
2
3
4
5
1
√
1
3
4
5
2
1
3
4
5
2
3.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
1
2
4
5
3
解析:pH试纸用于粗略测定溶液的pH,使用时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具体操作为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1
2
4
5
3
4.(2022·六安新安中学高二期末)常温下,将pH=12的NaOH溶液Va L与pH=1的稀盐酸Vb L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则Va∶Vb为( )
A.1∶1 B.1∶10
C.10∶1 D.1∶100
解析: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c(OH-)=0.01 mol/L,pH=1的稀盐酸中c(H+)=0.1 mol/L,Va L NaOH溶液与Vb L稀盐酸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则c(OH-)·Va=c(H+)·Vb,即0.01 mol/L×Va=0.1 mol/L×Vb,则Va∶Vb=10∶1,故C正确。
√
1
2
3
5
4
5.某同学为探究Kw的影响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查阅资料,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如下表。
由此推出:随着温度的升高,Kw的值________,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水的电离过程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答案:增大 增大 右 吸热
t/℃ 0 10 20 25 40 50 90 100
Kw/10-14 0.115 0.296 0.687 1.01 2.87 5.31 37.1 54.5
1
2
3
4
5
(2)常温下,取三只烧杯A、B、C,分别加入适量纯水,再向B、C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盐酸和NaOH溶液,分析下表并填空:
纯水 加入少量盐酸 加入少量NaOH溶液
c(H+) 1.0×10-7mol/L 增大 ________
c(OH-) 1.0×10-7mol/L ________ 增大
c(H+)和c(OH-) 比较 c(H+)=c(OH-) c(H+)____c(OH-) c(H+)____c(OH-)
平衡移动方向 — ________ ________
Kw 1.0×10-14 ________ ________
1
2
3
4
5
答案:减小 减小 > < 向左移动 向左移动 1.0×10-14
1.0×10-14
1
2
3
4
5
(3)综上所述,可得出如下结论:
①温度、________、________均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②Kw只受________的影响,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答案:①酸 碱 ②温度
解析: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时,Kw增大,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向水中加入酸或碱时,c(H+)或c(OH-)增大,抑制水的电离,但只要温度不变,Kw就不变。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