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东汉说唱俑 B.“郫”字青铜戈 C.龙纹铅饼币 D.黄金面具
2.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Mg、Mn、Cu B.Mn、Mg、Cu
C.Cu、Mg、Mn D.Cu、Mn、Mg
3.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都是液体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5.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6.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
A.在表面刷漆 B.在表面涂油 C.在表面镀铬 D.用湿布擦拭
7.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
8.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Fe+H2SO4=FeSO4 +H2↑ B.CO+CuOCu+CO2
C.Cl2+2NaI=2NaCl+I2 D.Fe+CuSO4=FeSO4+Cu
9.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热的细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
B.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D.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0.下列金属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
A.Na B.Zn C.Al D. Au
11.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以及“雪龙2号”的船身等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下列金属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保护层
B.改变金属结构制成合金使用
C.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
D.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
12.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金属制品(如图)广泛应用的先后顺序是( )
①铁钳 ②青铜雕塑 ③钛合金镜架 ④铝蒸锅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13.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三处同样严重
14.建国以来,中国航运经济取得迅猛发展,现在已成为航运大国,正向航运强国迈进。为保证船舶的使用寿命,船舶要进行防锈处理,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刷防锈漆
B.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船舶的零部件
C.给某些部位涂油
D.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15.“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铁制品通常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铝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C.锈蚀的铁制品无回收价值 D.自行车链条涂油有防锈作用
1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8.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 )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为了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小明用普通铁钉、纯铁钉同时进行下面的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只在实验I中观察到了红褐色的锈斑,其他均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和Ⅱ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O2
B.I和Ⅲ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H2O
C.I和Ⅳ说明H2O和O2同时存在,铁制品不一定发生锈蚀
D.Ⅲ和Ⅳ说明铁制品的锈蚀与铁制品内部结构有关
20.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铝制品在空气中被氧化__________;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
(2)在足量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生铁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黑色物质主要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3)沼气(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且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 ;沼气可用作_______。
(4)湿法炼铜__________;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
(5)铝热剂(铝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另一种氧化物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22.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Al、Fe、Cu三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从物理性质上看,颜色特别的铜是_______色。
(2)从化学性质上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铜可以做导线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性。
(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_(填序号)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的导电性
③金属的活动性
23.根据下图回答关于铁锈蚀实验的问题:
(1) 学生小华猜想: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反应的结果。
(2) 要验证小华的猜想,请在上图的设计基础上,完成实验设计(在上图中完成,并对所添物质作简要说明)。
(3)铁锈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 _________(写化学式),铁锈具有__________的结构。
(4)在生活中,我了解的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有:家庭中炒过菜的铁锅 _________ ,汽车的外上_________ 。
24.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1)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
(2)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入一氧化碳; ③停止加热;④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上述步骤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________。
(4)使用酒精灯的目的是 _______,熄灭酒精灯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
(5)如何检验玻璃管中得到的生成物是铁?( 简述操作、现象与结论) ______。
(6)工业上用来炼铁的设备是 ,从高炉上排出的废气叫高炉废气,请推测高炉废气的主要成份为___________。
25.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称取a 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②取一张质量为b 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④取沉淀连同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量,质量为c g。
回答下列问题:(1)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盘里。
(2)如何判断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 __________。
(3)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如何处理 _______。
(4)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玻璃棒、干燥器等。
(5)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是(用a、b、c表示)_____________。
(6)老师指出,③、④之间缺少一个步骤,使得实验结果偏大。该步骤是_______。
26.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 所用稀盐酸中氯化氢所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 计算该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20 A A C C A D D B D D D C B DD D B 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