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9 09:52: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面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丙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②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文风情,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区域差异性。我国不同地区地理差异大,根据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一些重要地理界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3.我国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的界线B是( )
A.黑河—腾冲线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4.下列关于界线B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B.我国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C.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5.我国①北方地区和③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气候 C.降水量 D.人口分布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读材料,完成下题。
6.下列选项中分别表述济南和伦敦气候特征的是( )
①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②全年高温多雨
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 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英国的气候特点是多阴雨天气,热量条件不足。这对发展哪一项产业部门十分有利 (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采矿业 D.服务业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河南省简图,回答下题。
8.河南省的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9.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
A.沿海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湖分布 D.沿铁路线分布
10.(2019·陕西·八年级课时练习)“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分别指的是那两个地区( )
A.西藏、云南 B.成都平原、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长江三角洲 D.广西壮族自治区、华北平原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布图(单位:千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鲁、冀 B.冀、鄂 C.豫、川 D.鲁、粤
1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北多南少 D.内陆多沿海少
13.甲省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气候湿热
C.森林茂密 D.高寒缺氧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谷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河段黄河径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B.沙漠地区蒸发量大
C.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河水农业污染严重
15.推测阴山山脉以北地区农业部门主要为(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也很大。下图为我国各区域资料组合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是____,这条地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和我国年降水量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根据南北方水土分配柱状示意图,归纳我国水资源总量在南北方地区的空间差异____。针对有些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状况,请提出改善缺水状况的一项措施____。
(3)我国的三大平原都是耕地的集中分布区,其中____平原和____平原以旱地为主,____平原以水田为主。
1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既有面积广阔、适于放牧的高寒草甸,也有海拔较低、适合农耕的河谷地带。长期以来,藏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请根据下列提示,列举相关佐证材料。①从海拔看____;②从景观看____;③从河流看____。
(2)以下为青藏高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关系图。请从①~⑥中选取最适合的项目,并将对应的序号分别填到甲、乙框图内。(每处限选一个)
①气温低②光热充足③太阳能丰富④昼夜温差大⑤河谷农业⑥畜牧业
(3)阅读资料卡,结合相关信息,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①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与拉萨纬度相同,海拔比拉萨低1500~2000米,夏季拉萨市7~9月平均气温约为____,同期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月平均气温超过____,与成都平原的春秋季气温接近。所以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②结合日照和温差等条件,简要说明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____
(4)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其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譬如,由藏袍的制作材料可以看出,当地农业生产以____为主;再如,藏袍独特的衣着显示,这与当地气温____的特点极为适应。
1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均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
材料二: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它起于成都市,向西抵达拉萨,全长1629千米,建成后从成都行至拉萨的动车组列车仅需13个小时。
(1)青藏地区农业类型以_______为主。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地势较低,气温较_______,土壤较肥沃,适宜发展河谷农业,主要种植的特色粮食作物是_______。
(2)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沿途经过A_______山脉。
(3)图中展示的是青藏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该服饰名称叫_______,其特点是一只衣袖可以脱下,系在腰间,主要原因是当地_______,穿脱非常方便。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青海省南部,“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和_______,
(5)冰天雪地中泡温泉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也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现象,青藏地区温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请分析青藏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面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丙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②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文风情,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答案】1.C 2.A
【分析】1.从丙图中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甲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内蒙古高原的景观,这里草原辽阔,牛羊成群,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的传统民居为蒙古包;乙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江南水乡的景观,这里降水丰富,河湖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所以,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丙中的①和③。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我国在民间体育方面为南赛船北滑雪,在饮食习惯方面为南米饭北面食,在民居风格方面为南尖顶北平顶,在传统交通方面为南乘船北骑马。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区域差异性。我国不同地区地理差异大,根据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一些重要地理界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3.我国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的界线B是( )
A.黑河—腾冲线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4.下列关于界线B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B.我国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C.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5.我国①北方地区和③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气候 C.降水量 D.人口分布
【答案】3.C 4.A 5.C
【分析】3.读图可知,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故A错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故B错误;界线B为①北方地区与②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故C正确;我国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D错误。故选C。
4.读图可知,界线B为①北方地区与②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该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我国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选A。
5.我国①北方地区和③西北地区的基本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划分依据是降水量的不同,北方地区离海近,降水更丰富,西北地区由于离海远,降水少,故选C。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读材料,完成下题。
6.下列选项中分别表述济南和伦敦气候特征的是( )
①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②全年高温多雨
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 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英国的气候特点是多阴雨天气,热量条件不足。这对发展哪一项产业部门十分有利 (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采矿业 D.服务业
【答案】6.C 7.B
【分析】6.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济南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为典型,如伦敦就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这些地方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适宜于人类居住和生活,多为人口密集区。故选C。
7.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十分有条件地发展畜牧业,故选B。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河南省简图,回答下题。
8.河南省的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9.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
A.沿海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湖分布 D.沿铁路线分布
【答案】8.C 9.D
【分析】8.读图可知,河南省西部多为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东部多为海拔较低的平原,故其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故选C。
9.读图可知,河南省内铁路干线交错纵横,河南省主要城市也多沿铁路线分布,主要是因为靠近铁路线,交通运输便利,D正确。从图中看不出,河南省主要城市沿海、沿河、沿湖分布,ABC错误。故选D。
10.(2019·陕西·八年级课时练习)“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分别指的是那两个地区( )
A.西藏、云南 B.成都平原、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长江三角洲 D.广西壮族自治区、华北平原
【答案】C
【详解】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根据题意,故选C。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布图(单位:千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鲁、冀 B.冀、鄂 C.豫、川 D.鲁、粤
1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北多南少 D.内陆多沿海少
13.甲省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气候湿热
C.森林茂密 D.高寒缺氧
【答案】11.D 12.A 13.D
【分析】1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超过1亿的省区有广东省和山东省,广东省简称粤,山东省简称鲁,故选D。
1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是由于东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而西部则相反,故选A。
13.甲是位于青藏地区的青海省,人口稀少的原因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导致,故选D。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谷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河段黄河径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B.沙漠地区蒸发量大
C.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河水农业污染严重
15.推测阴山山脉以北地区农业部门主要为(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答案】14.A 15.B
【分析】14.读图可知,黄河径流量在该河段减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是河套平原,农业用水量大,加上人口多,工业发达,各种用水量大,A正确。沙漠地区蒸发量大,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是该黄河河段径流量减少的原因,C错误。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农业污染不是该黄河河段径流量减少的原因,D错误。故选A。
15.读图可知,阴山山脉以北地区是内蒙古高原,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属于半干旱区,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也很大。下图为我国各区域资料组合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是____,这条地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和我国年降水量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根据南北方水土分配柱状示意图,归纳我国水资源总量在南北方地区的空间差异____。针对有些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状况,请提出改善缺水状况的一项措施____。
(3)我国的三大平原都是耕地的集中分布区,其中____平原和____平原以旱地为主,____平原以水田为主。
【答案】 C 0 800 南多北少 南水北调 东北 华北 长江中下游
【详解】(1)图中所示的字母表示秦岭-淮河一线的是C,这条地理分界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在南北方地区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针对这种状况,我国采取了南水北调的措施解决,将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地区。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三大平原是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其中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以半湿润区为主,以旱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湿润区,以水田为主。
1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既有面积广阔、适于放牧的高寒草甸,也有海拔较低、适合农耕的河谷地带。长期以来,藏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请根据下列提示,列举相关佐证材料。①从海拔看____;②从景观看____;③从河流看____。
(2)以下为青藏高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关系图。请从①~⑥中选取最适合的项目,并将对应的序号分别填到甲、乙框图内。(每处限选一个)
①气温低②光热充足③太阳能丰富④昼夜温差大⑤河谷农业⑥畜牧业
(3)阅读资料卡,结合相关信息,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①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与拉萨纬度相同,海拔比拉萨低1500~2000米,夏季拉萨市7~9月平均气温约为____,同期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月平均气温超过____,与成都平原的春秋季气温接近。所以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②结合日照和温差等条件,简要说明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____
(4)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其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譬如,由藏袍的制作材料可以看出,当地农业生产以____为主;再如,藏袍独特的衣着显示,这与当地气温____的特点极为适应。
【答案】(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景观上是冰天雪地;是大部分河流的发源地。
(2)甲-①、乙-⑥
(3)15℃、20℃;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畜牧业、日较差大
【详解】(1)青藏高原因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表景观呈冰天雪地的特点,又是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被称为”世界屋脊“。
(2)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导致气温低,形成了高寒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当地的优良畜种是耐寒的牦牛等。
(3)由图可知,夏季拉萨市7~9月平均气温约为15℃,而同期雅鲁藏江中游从地的月平均气温超过20℃,与同纬度的成都平原春秋季气温接近,所以中游谷地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雅鲁藏布江地处谷地,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生长期长,农作物品质优良。
(4)由图中藏族服饰可以看出,当地的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藏袍的独特设计与当地气温日较差大极为适应。
1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均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
材料二: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它起于成都市,向西抵达拉萨,全长1629千米,建成后从成都行至拉萨的动车组列车仅需13个小时。
(1)青藏地区农业类型以_______为主。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地势较低,气温较_______,土壤较肥沃,适宜发展河谷农业,主要种植的特色粮食作物是_______。
(2)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沿途经过A_______山脉。
(3)图中展示的是青藏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该服饰名称叫_______,其特点是一只衣袖可以脱下,系在腰间,主要原因是当地_______,穿脱非常方便。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青海省南部,“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和_______,
(5)冰天雪地中泡温泉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也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现象,青藏地区温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请分析青藏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_______。
【答案】 畜牧业 高 青稞 横断 藏袍 昼夜温差大 澜沧江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详解】(1)阅读图文资料可知,青藏高原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这里气温较高,土壤较肥沃,适宜发展河谷农业,青稞是该地主要种植的特色粮食作物。
(2)读图可知,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图中A是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
(3)结合教材可知,图中展示的服饰名称叫藏袍;藏袍是藏民的特色服饰,特点是一只衣袖可以脱下,系在腰间,主要原因是当地昼夜温差大,穿脱非常方便。
(4)由图可知,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河水最初的源头是冰雪融水。
(5)由图可知,青藏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