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复习题 (含解析)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安徽地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复习题 (含解析)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安徽地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9 10:2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
A.北京
B.陕西
C.云南
D.河南
2.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以下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都
A.发现于黄河流域 B.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
C.会制作工具 D.都懂得人工取火
5.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劳动工具也成为了划分人类发展史的重要标准之一。据此可知,北京人所生活的时期是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铁器时代
D.青铜时代
6.观察以下示意图,判断“山顶洞人”应在什么位置( )
A.A B.B C.C D.D
7.如下图是山顶洞人的首饰(兽牙),现存于中国地质博物馆,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山顶洞人
① 掌握钻孔技术②会制作陶器③具有爱美意识④会种植水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9.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上的共同点有 (  )
①建造房屋
②种植水稻
③饲养家畜
④磨制石器
⑤过定居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④⑤
1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12.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
13.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4.据《史记 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二、综合题
15.再现史前人类活动。
【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_____________ (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
【进行解释】
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
“骨耜”: ;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 ;
【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 。
16.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带领考察团参观考察下列地方,并向他们介绍一下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
(1)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图1),请结合所学知识,向我们的客人介绍一下半坡人的生活生产情况。
(2)图2是某遗址的照片,图中所示房屋为干栏式房屋,设想一下当时先民为什么会创造这种样式的房屋。
(3)图3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在参观大禹陵时,游客向你提出如下问题:“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你应该做出怎样的回答?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了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
请回答:
(1)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制造的 山顶洞人制造的工具比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何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 (答出4点)
三、改错题
18.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学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
19.舜采用疏导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成为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
20.炎帝和黄帝部落在牧野打败蚩尤,逐渐形成华夏族。( )
判断:   改正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干中“170万年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等关键词,可以推知这是元谋人遗址。元谋人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故选项C符合题意;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发现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研究显示,该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工具可追溯到约212万年前。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考古人员于1995年在河南郑州北郊邙岭余脉发现的西山古城遗址把郑州地区城市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详解】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我们的祖先”结合所学可知,“我们的祖先”即我国古代的远古居民,主要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都是旧石器时代的居民,都使用打制石器。其中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用火御寒、照明,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因此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①②③④,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3.B
【详解】依据题干图中展现的是北京人,根据课本所学可知,这种猿人居住在现在的北京境内,B项符合题意,CDA不符合题意,故选B。
4.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会制作工具,故C符合题意;元谋人发现于长江流域,故A选项排除;北京人遗址发掘出头盖骨化石,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故BD选项排除。故选C。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
解答本题首先要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打制石器为旧石器,根据这一知识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6.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山顶洞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而得名,经考证它距今约3万年,D项正确;距今约170年的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元谋人,排除A项;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是北京人,排除B项;中国古人类山西丁村人生活在距今约10万年至5万年,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山顶洞人的兽牙上有小孔,说明他们已经掌握钻孔技术,该物件是山顶洞人的首饰,说明他们可能已经具有爱美意识,①③正确;山顶洞人还没有过上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远古居民最早种植水稻,会制造陶器,②④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8.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可知,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陶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四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故D符合题意;天然火的运用、打制石器的使用、群居生活出现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这个是不符合此时间的,因为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的繁荣时期,ABC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
1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②种植水稻不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上的共同点。据此可排除ACD三个选项。①③④⑤是共同点,B符合题意。故选B。
解答本题需要识记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注意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1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与黄帝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涿鹿之战发生在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之间,炎黄部落大败蚩尤部落。故B符合题意;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争霸的著名战役。故C不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朝灭亡的关键性战役,发生在秦军和项羽的军队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B
【详解】炎黄二帝是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远古两大部落集团的领袖、其活动区域主要是黄河中游,即中原地区。黄帝时期发明了衣服、舟车、文字、指南针、音律等。炎帝时期发明了农业、养殖、农历、医药等。“炎黄二帝”是中华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开拓和创新的化身,是中华文明渊源流长的标志,它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情思。因此,可以说,龙的精神,也就是炎黄的精神;炎黄的精神,也就是龙的精神。故答案选B。
13.D
【详解】根据所学可咋知,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舜又用同样的方法传位于禹,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制”,所以D符合题意;选举制是指关于选区划分以及相应的代表方式与投票方式的制度,又称为代表制,所以A不符合题意;投票制度规定了选民表达民意的方式,以及把这些民意转化成结果的方法,所以B不符合题意;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远古时期,洪水肆虐,禹带领人们治理洪水,历时十三年,终于消除了水患,大禹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D项正确;黄帝、炎帝、蚩尤均没有治水,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寻找证物】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1、图2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4、图5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3
【进行解释】
“骨耜”: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国(或,过着定居生活)
【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
【详解】【寻找证物】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头盖骨化石”;图2是“肢骨和和牙齿化石”;读图1和图2可知: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图4是“砍砸器和削刮器”,图5是“鹿骨化石”;读图4和图5可知:北京人用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图3是“被火烧过的朴树籽”;读图3可知: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因此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1和图2;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图4和图5;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3 。
【进行解释】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以使用骨耜耕地,因此说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因此说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因此“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国,过着定居生活。
【得出结论】根据探究可知,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史前文明距离我们非常遥远,通过考古发现中的遗迹、遗物、化石等,我们可以了解和推测史前文明发展的状况。因此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的劳动工具和场景。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劳动工具和房屋。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
16.(1)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还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食物种类大大丰富了,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2)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既通风又防潮,这一建筑形式最常见于气候潮湿的地区。
(3)禹总结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最终成功治理了黄河的水患。启示: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还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食物种类大大丰富了,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2)依据所学可知,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既通风又防潮,这一建筑形式最常见于气候潮湿的地区。
(3)依据所学可知,禹总结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最终成功治理了黄河的水患。启示: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17.(1)北京人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会制作打制石器,制作方法简单。山顶洞人仍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2)“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用火照明,用火御寒等。
【详解】(1)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用石块、兽骨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石锤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进步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仍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2)用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18.错误,把“半地穴式”改为“干栏式”
【详解】据所学可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而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故该题说法错误。(错误)
19.错误,把“舜”改为“禹”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成为治水英雄,得出题干说法错误,把“舜”改为“禹。
20.判断:错误;订正:“牧野”改为“涿鹿”。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逐渐日后形成华夏族。本题错误;“牧野”改为“涿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