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学而时习之
《吕氏春秋》,又称( ),是在秦相( )的主持下,集合( )编撰的一部( )家名著,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吕氏春秋》共26卷,分为十二( )、八( )、六( ),共160篇。
《吕氏春秋》引婴投江、知人不易、刻舟求剑、循表夜涉、掩耳盗铃
《吕览》
吕不韦
门客
杂
纪
览
论
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告诉我们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明白了为什么能做到,以后才能做的更好。
列子,名御寇,( )时期人。( )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有( )。
文学常识积累
《列子》愚公移山、薛谭学歌、杞人忧天、歧路亡羊、列子学射、朝三暮四、两小儿辩日
战国
道
《列子》
杞人忧天
初读.素读
1、你认为读的时候有哪些字的读音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2、你认为读的时候有哪些句子的停顿(断句)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3、你读的时候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了吗?
4、结合注解翻译文章,并尝试这自己做文言积累小卡片,(可以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重点字词,特殊句式等中任选一种整理总结)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奈地坏何?
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这些句子你会翻译吗?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这些词语的意思你知道吗?
天崩
地坠
身亡所寄
日月星辰坠
任务一:题为“杞人忧天”,试问,杞人在“忧”什么?(找出原句回答)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奈地坏何?
忧
晓之者
因往晓之
任务二:对于忧愁的杞人,有一个人主动去开导他了,他是如何开导的?
晓
天 积气 不会崩坠
忧天地崩坠
忧天地崩坠
地 积块 充塞四虚,亡处亡块,不会坏
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日月星宿 光耀之积气 坠不伤人
不要忧虑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没有根据地瞎操心;
对于事情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
任务三:开导的结果是什么?由此你认为这则寓言想要给我们怎样的劝告?(寓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庸人自扰
作者《杞人忧天》列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希望平民百姓不用考虑那么多事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杞人忧天》就是在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列子用讽刺的手法告诫人们“要顺其自然,不要庸人自扰”。
写作背景
质疑:
杞人之忧真的是毫无必要,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吗?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西南方,地震最大烈度11度,地震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全国25个省(区、市)有明显震感。地震影响范围涉及全国10个省的417个县,其中四川、宁夏、陕西、甘肃及重庆5个省受灾最为严重,共有4467个乡(镇)的48810个村庄,灾区总面积达50万平方千米。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 。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通古斯陨石
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的陨石,不但把一百里以外居民住宅楼的玻璃震碎,而且使方圆三十里的森林化为灰烬,在爆炸的中心区树林还没来得及燃烧就已炭化,并且呈辐射状向外倒去。在其正下方的几棵“炭树”竟然直立着,原因是当时产生的高压使其变得坚固。那颗陨石爆炸时,连傍晚的莫斯科也如同白昼。
晓之者的认识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放在今天,他的认识也是不科学的,反过来,就今天的认识,杞人的忧虑是有道理的!
质疑:
杞人之忧真的是毫无必要,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吗?
寓意新解:
不要一知半解就好为人师;
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才是长存之道;
要敢于质疑,敢于问天敢于探索。
注意:
随着时代的变化,旧的寓言也可能被注入新的寓意。
但是,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寓言的寓意仍是本意。
作业:
1、背诵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以下寓言及其寓意。
《列子》愚公移山、薛谭学歌、杞人忧天、歧路亡羊、列子学射、朝三暮四、两小儿辩日
《吕氏春秋》引婴投江、知人不易、刻舟求剑、循表夜涉、掩耳盗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