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共7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共7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9 10: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5张PPT)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过去“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
如今“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
为什么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
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副业
01
02
03
04
05
一、农业区位因素
2.区位
3.农业区位
(1)在哪里(空间位置)
(2)为什么在那里(空间关系)
(1)农业生产活动在哪里
(2)农业生产活动为什么在那里
一、农业区位因素
大地上延展的紫色梦境
——法国普罗旺斯
一、农业区位因素
普罗旺斯
欧洲西部行政区图
一、农业区位因素
光照 喜光,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适宜,遮阳不利于生长
温度 喜温暖,最佳生长及开花温度为15-30℃
水分 耐旱,怕涝和潮湿,要求排水条件较好,在阴湿环境中,则会发育不良、衰老较快,若长期受涝易染病、烂根死亡
土壤 微碱性或中性的深厚砂质土,酸性或碱性强的土壤及粘性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都不宜种植
薰衣草的生长习性
一、农业区位因素
欧洲西部行政区图
地中海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60°N
40°N
普罗旺斯
一、农业区位因素
寻找中国的“普罗旺斯”
一、农业区位因素
寻找中国的“普罗旺斯”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
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
中国年降水量图
一、农业区位因素
中国的“普罗旺斯”
新疆伊犁河谷的薰衣草田
一、农业区位因素
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处42°N~45°N之间,纬度与普罗旺斯相近。
一、农业区位因素
伊犁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伊犁全年平均气温7.7℃,夏季平均气温在22℃左右,年降水量能达到290mm,日照时数在2800h以上。充分地满足了薰衣草喜温暖、怕潮湿、喜光的特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
热量:具有与普罗旺斯相似的纬度,冬季北侧山脉阻挡冷空气深入,气候较为温暖。多晴天,昼夜温差大。
光照:半干旱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
降水:半干旱气候,总体上降水少,但是特殊的地形,使其降水又相对于周边充足,更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农业区位因素——气候
一、农业区位因素
土壤:河谷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沙壤土面积大。
水源:境内河流纵横,河水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有利于薰衣草的种植生长。
农业区位因素——土壤、水源
一、农业区位因素
伊犁薰衣草产业的自然区位因素:
气候 季节性、周期性
地形
水源
土壤
地域性
一、农业区位因素
伊犁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地中海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对比两图,你能发现什么差异?
一、农业区位因素
为了让薰衣草安全越冬,人们尝试了很多办法,让薰衣草越冬率达到95%。科研人员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了香气更浓,精油产量更高的品种。
农业区位因素——科学技术
一、农业区位因素
国内外市场对薰衣草纯精油的需求增加
农业区位因素——市场
一、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劳动力
一、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政策
一带一路示意图
一、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交通
一、农业区位因素
伊犁薰衣草产业的人文区位因素:
科学技术
市场
政策
交通
劳动力
对农业的影响 举例
气候 热量 农作物种类、熟制 苹果、梨、柑橘、椰子
光照 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棉花
降水 农业类型、耕作类型 湿润半湿润:种植业等;干旱半干旱:畜牧业
地形 农业类型及分布 种植业:平原;林牧业:山区
土壤 农作物的种类、产量、品质 茶叶——酸性土壤;东北大米——黑土肥沃
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分布 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市场 最终决定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供求变化
政策 推行技术、增减面积、调整布局和结构 商品粮基地建设
交通运输 市场范围,农产品销售 鲜奶、蛋禽、花卉等鲜活产品
其他因素 资金、劳动力(数量、素质和价格)、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依靠技术支持,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一、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由于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一、农业区位因素
因地制宜:
陕西洛川红富士苹果
江西赣南脐橙
甘肃定西马铃薯
活动: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水稻喜高温多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物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武汉
沈阳
罗马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活动: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1.指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的气候区,并分析原因。
问题: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问题: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3.水稻种植投入的劳动量大,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问题: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4. 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亚洲水田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不利条件 解决措施
水旱灾害频发 修建水利工程及设施
机械化水平低 使用小型现代化农机工具
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旱、抗病虫害、高产、稳定的水稻品种
问题: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5. 根据下面的关系图,归纳亚洲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
人多地少
单产高
生产规模小
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种植区
经济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机械化水平低
商品率低
劳动力丰富 精耕细作
自给为主
家庭经营
田地规模小
季风气候
旱涝灾害频繁
科技投入少 手工劳作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Agricultural Location Factors and Their Changes

人文因素
发展变化
自然因素
相对稳定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综合考虑农业的区位选择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江南的桑蚕文化: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苏州吴江的桑蚕文化园
蚕桑观光园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一:分析江南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桑树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耐旱,不耐涝,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蚕是一种很怕冷的生物,喜欢在温暖的地方生长。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一:分析江南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江南人口稠密
劳动力充足
北宋至清代南北方户籍人口数及占全国百分比的变化
年代 公元 单位 全国总数 南方总数 占百分比 北方总数 占百分比
北宋元丰元年 1078 万户 1660.4 1094 65.9 566.4 34.1
北宋崇宁元年 1102 万户 1811.4 1219.6 67.3 591.8 32.7
金泰和七年、南宋嘉定十六年 1207、1223 万户 2080 1350 69 730 31
元至元二十七年 1290 万户 1319.6 1184.8 89.8 134.8 10.2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万户 5054.6 4752.9 78.5 301.7 21.5
清嘉庆二十五年 1820 万户 35337.8 25221 71.4 10116.8 28.6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一:分析江南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制造并称江南三织造,是清代在江宁(今南京)、苏州和杭州三处设立的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皇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4700年前的丝带、丝线及绸片在苏州吴江的震泽古镇附近出土,这里被学界称作世界丝绸之源。从唐代开始,震泽地区已是无家不蚕,唐宋时期形成了蚕丝贸易集市,至明清鼎盛,一镇出口生丝已经占全国总量的1/15。早在1929年,这里便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工艺缫丝厂——震丰缫丝厂。
市场稳定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一:分析江南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江南地区
(21世纪前)
气候:热量充足
劳动力充足
市场需求稳定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适宜桑蚕产业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一:分析江南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一缕丝,一个江南旧梦……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一:分析江南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东桑”为何衰落:
在江南传统桑蚕产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金融服务业、互联网等产业的相继崛起,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摆脱不了传统手工养殖模式的“栽桑养蚕”不再吸引当地青壮年农民的热情。
地租上涨
农业劳动力减少
劳动力价格上涨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为了获得用地、劳动力等要素,桑蚕业发展重心始终在转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南桑蚕业发展在国内首屈一指,到七八十年代,其省内发展重心逐渐向苏中转移。如今,苏北盐城、宿迁等地桑蚕业发展迅速,种养规模已超过苏南、苏中地区。
放眼全国,江浙老蚕区产业规模萎缩较为明显,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后来居上、发展势头快。
转移:苏南——苏中——苏北
江浙——我国中西部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世界桑蚕看中国,
中国桑蚕看江浙”
“世界桑蚕看中国,
中国桑蚕看广西”
“东桑西移”:农业区位因素在变化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二:分析广西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广西地处20°54′N~26°24′N,北回归线横贯其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各地年平均气温16.8℃~23.3℃。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二:分析广西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广西推广的良种杂交桑不仅可在良田良地生长良好,而且在坡地、河滩地、峰丛洼地种植也有较高产量,并能获得比其他作物更好的收成。
通过合理优化农业结构,广西还可调整大量坡地、河滩地、峰丛洼地用于发展桑蚕业生产,土地资源丰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图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适宜种植桑树;
土地资源丰富。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二:分析广西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加快茧丝绸行业结构调整,商务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
——商务部关于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通知
2016年广西农村劳动人口在2300万人左右。全广西蚕农劳动力总量有150万~200万人。种桑养蚕已经成为当地一些贫困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发展桑蚕业,村民年收入可以达到六七万元,于2016年实现脱贫。
政策支持
劳动力充足、廉价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广西宜州已经建立较完整的电子商务运行、网络、物流、专业市场体系。通过茧丝市场的创新平台进行线上交易开拓国外市场,宜州茧丝绸产品已出口意大利、巴西、日本、越南、印度及罗马尼亚等国家。
市场前景广阔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二:分析广西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截止2019年,广西先后育成桑树优良品种7个,育成家蚕优良品种17对。广西将优良桑蚕品种、节本高效小蚕共育等技术,以及桑园耕作、剪伐等相匹配机械用具,创新型地集成了一套适合广西特点的先进适用种养技术体系,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升了劳动效率。“良种+良法+良具”使广西种桑养蚕技术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农业技术的进步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二:分析广西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广西桑蚕业发展优势条件
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
天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地利——土地资源多、成本较低
人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扩大、培育良种……
限制性因素:资金、加工技术、人才……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二:分析广西发展桑蚕产业的区位因素
世界桑蚕看广西——硕果累累
2018年,广西桑园面积342.7万亩,约占全国的1/4,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蚕茧产量40.44万吨,约占全国55%,连续14年稳居全国第一,远远超过世界第二大蚕茧生产与消费大国印度。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世界花卉主要出口国
Major export countries of flowers and plants in the world
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①低纬度地带,终年高温,水源充足,利于全年花卉生产;
②劳动力充足,工资成本低,能够精细种植。
2.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销售市场的新鲜程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①加强科学技术投入,提高繁殖技术改良品种,延长花期;
②提高栽培技术,发展温室大棚栽培和无土栽培;
③采取保鲜技术,提高贮藏和包装技术,提高鲜花新鲜度,延长储藏时间;
④加强电子商务和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流通环节,缩短运输时间。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对应的销售市场连线,并说明理由。
鲜花相对就近销售,能保证花卉品质,并降低储运成本。
4.讨论促进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①科学技术进步是主要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鲜花保鲜、贮藏技术的进步,使花卉种植在地域上扩展,形成新兴花卉专业化生产基地。
②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形成新兴花卉消费市场。
总结
农业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
市场
政策
交通
劳动力
技术
农业区位的选择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改造利用
发展变化
常见农作物的识别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Crops

常见农作物的识别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Crops
农作物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生物的一种
包括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树木)两大类
水稻
Rice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水稻土最好
东亚、南亚季风气候区
1
玉米
Corn
喜温喜湿,土质疏松,土层深厚
2
3
小麦
Wheat
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古长城为界,依据播种、生长季节差异划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秋播夏收(越冬)
春小麦:春播夏收(难以越冬)
大豆Soybean
4
大豆性喜暖,需水较多,对土壤要求不严
5
高粱
Sorghum
高粱喜温、喜光,在生育期间所需的温度比玉米高,耐高温
6
花生
Peanut
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在我国,山东生长最佳
7
油菜
Rape
油菜喜冷凉,喜湿润,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
棉花
Cotton
8
喜热、好光、耐旱、耐碱,忌渍,适宜疏松深厚土壤
新疆长绒棉(品质好)
剑麻
Sisal
9
喜高温多雨,且雨量均匀的高坡环境,尤其日间高温、干燥、充分日照
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而肥沃的砂质壤土
甘蔗Sugarcane
10
甘蔗为喜高温、喜湿、喜光作物,
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在两广、云南、海南、台湾及四川盆地等地
马铃薯Potato
11
性喜冷凉,不耐高温,光照强度大,表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为适宜
向日葵Sunflower
12
阳光充足,潮湿或受干扰的地区生长最好。野生向日葵耐受高温和低温,但更耐低温。抗旱性较强
茶叶Tea
13
喜温好湿、喜酸好阴,排水良好的山地丘陵地区
烟草Tobacco
14
烟草是喜温,喜湿作物
咖啡Coffee
15
高温多雨,无霜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
可可Cocoa
16
温度高、湿度大、土壤肥沃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