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酶1
酶2
ATP
ADP
Pi
Pi
能量
能量
回顾旧知:
给细胞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什么
ATP
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知识回顾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的呼吸作用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酵母菌是一种什么生物?
单细胞真菌
异化作用:兼性厌氧型生物
同化作用:异养型生物
细胞代谢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自养型
异养型:大多数生物,如人、酵母菌等
光合自养:利用光能,如植物
化能自养:利用化学能,如,硝化细菌
需氧型:大多数生物,如人
厌氧型:破伤风芽孢杆菌、乳酸菌、蛔虫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一、细胞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水解
1、概念:
2、实质: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对比试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现象的关系。
2、实验方法:
1、实验原理:
酵母菌细胞呼吸以葡萄糖作为底物时,通过测定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细胞呼吸作用的类型。
二、细胞呼吸方式
特别关注的问题
1. 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2. 怎样鉴定酒精和CO2的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3. 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中能正常生活?
3、实验流程:
CO2的检测方法
(3)CO2传感器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酒精的检测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接橡皮球(或气泵)
质量分数为10%的NaOH
酵母菌培养液
澄清的石灰水
有氧呼吸
接橡皮球(或气泵)
质量分数为10%的NaOH
去除CO2
酵母菌培养液
澄清的石灰水
10g酵母菌
+240mL葡萄糖
浑浊
程度深
蓝变绿再变黄
有氧呼吸
2NaOH +CO2=Na2CO3 +H2O
Ca(OH)2 +CO2=CaCO3 +H2O
去除CO2
检测CO2
有氧呼吸
酵母菌培养液
澄清的石灰水
10g酵母菌+240mL葡萄糖
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
为什么?
浑浊
程度浅
橙色 灰绿色(酒精)
无氧呼吸
条件 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 (酸性)重铬酸钾变色情况
有氧
无氧
有氧条件
无氧条件
石灰水十分浑浊
培养液不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石灰水有点浑浊
培养液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有氧条件,酵母菌产生大量的CO2
无氧条件,酵母菌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实验结果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4、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 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有氧和无氧
2、产物:
有氧条件:大量的 和 。
无氧条件:产生 ,还产生少量的 。
二氧化碳(CO2)
水(H2O)
酒精(C2H5OH)
二氧化碳(CO2)
3、反应式:
酶
C6H12O6
+
6H2O
+ 6O2
6CO2
+ 12H2O
+ 能量
C6H12O6
2CO2
+ 2C2H5OH
+ 能量
酶
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
对照实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组
实验组
对比实验:全是实验组,组间相互对照
外膜
内膜
嵴
基质
呼吸酶
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2C3H4O3 + 4 [H] + 能量
(丙酮酸 CH3COCOOH)
场所:细胞质基质
①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
酶
6CO2 +20 [H] + 能量
场所:线粒体基质
②
2C3H4O3
(丙酮酸)
[H]的氧化
酶
12H2O + 能量
场所:线粒体内膜
③
24[H] + 6O2
+ 6H2O
(少量ATP +热量)
(少量ATP+热量)
(大量ATP+热量)
[H]:一种高能物质—还原型辅酶I(NADH)的简单表述,可以理解为蕴含大量能量的还原氢,极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大量能量。
三、有氧呼吸
C6H12O6
①
少量能量
ATP
热量
2C3H4O3
酶
4[H]
细胞质基质
6CO2
酶
6H2O
20[H]
线粒体基质
少量能量
ATP
热量
②
12H2O
大量
能量
ATP
热量
③
6O2
酶
线粒体内膜
四、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过程共分两步:第一步和有氧呼吸第一步相同即:
(大部分高等植物、 酵母菌)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高等动物、乳酸菌)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2C3H4O3 +4 [H] +能量
(丙酮酸)
场所:细胞质基质
①
(少量ATP +热量)
②
酶
+ 2CO2
2C3H4O3 + 4[H]
2C2H5OH
(酒精)
2C3H4O3 + 4[H]
酶
2C3H6O3
(乳酸)
(丙酮酸)
(丙酮酸)
场所: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第二步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
类型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什么异同点?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条件
产物
能量
相同点 联系
实质
意义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
需氧、酶
不需氧、需酶
6CO2、12H2O
酒精和CO2或乳酸
热量+大量(32ATP)
少量热量+少量(2ATP)
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完全相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分解彻底
分解不彻底
(1)影响①水作为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可直接参与反应。②水作为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影响反应的进行。③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2)应用①粮食在收仓前要进行晾晒处理。②干种子萌发前进行浸泡处理。
4.水分
六、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
(1)理解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质间量的比例关系(以酵母菌消耗C6H12O6为例)
反应式 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
①有氧呼吸:C6H12O6∶O2∶CO2=1∶6∶6
②无氧呼吸:C6H12O6∶CO2∶酒精=1∶2∶2
③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需要的O2和产生的CO2摩尔数:有氧呼吸需要的O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之和=3∶4
④产生等量的CO2时消耗的葡萄糖摩尔数:无氧呼吸∶有氧呼吸=3∶1
(2)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在a、b、c、d 4种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数值如表所示,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条件 CO2释放量/ mol O2吸收量/ mol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a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的装置,如果装置一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二中红色液滴向右移,证明酵母菌( )
A.只进行有氧呼吸B.只进行无氧呼吸C.可能死亡D.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