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1.重要概念:
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雅典的民主制度;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2.历史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历史现象:地理环境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时空观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类文明的产生
0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大约1万年前,出现原始的农耕和畜牧。
2、原始农耕出现的意义:
①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增加了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农耕生产需要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城市。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得到了较快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
一、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出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世界三大农业发源地:
西亚——大麦小麦
东亚中国——水稻和粟
中南美洲——玉米番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畜牧业:距今9000年前,西亚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距今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和羊驼。
1、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的房屋、墓葬的陪葬品出现明显区别。
3、为争夺土地和资源,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
4、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二、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5、国家的产生
①国家产生的主要原因:__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__。
②国家产生的直接原因:__阶级斗争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__。
国家机器 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君主产生 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文字产生 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官僚出现 专门从事国家管理的官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马克思
小结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阶级
国家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生产力
矛盾
记事
管理
战 争
奴
隶
剩余产品掠夺
剩余私有
社会分工
劳动生产
效率提高
私有制
文明
文明产生的前提:__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__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材料1:“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指出“文明”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材料2: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不约而同地创造了巨大成就,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巴比伦遗址;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法老宫殿遗址;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哈拉帕遗址等。
(2)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世界上的早期文明主要有哪些?
阶级;国家;城市;文字;
(2)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长江黄河文明;古希腊文明;
课堂探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0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社会形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古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多邻近大河流域
二、两河流域文明
1、发展概况:
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产生最初的文明。出现最早的村落。
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年,苏美人生活的地区出现城市。
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些列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
文字: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
文学:古代西亚的居民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穿插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和方舟传说,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数学: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重要成就:
三、尼罗河流域
1、基本概况:
古代埃及地处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重要成就
文字: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
文学:古代埃及人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建筑: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如金字塔,神庙等。
古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准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制定作为今天公历重要基础的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书写材料:尼罗河特产莎草制作的莎草纸,是古埃及重要的书写材料和出口物资。
数学、医学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四、印度河、恒河流域
1、基本概况
公元前3千纪,古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和流域。
公元前6世纪,横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古印度文明重要成就
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种姓制度。
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印度人在历法、数学、医学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创造了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记值的方法。
建筑:多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婆罗门 雅 利 安 人 祭司贵族 祭祀和教育
刹帝利 世俗贵族 战争和行政
吠舍 一般平民 农牧工商业
首陀罗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仆役奴婢
贱民 社会的最底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五、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
1、基本概况:
公元前2千纪,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古希腊城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政体类型 权利分配
君主制 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很少基本没有
贵族制 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公民权有所上升
民主制 公民掌权、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政体划分依据:
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共同点:都体现了公民政治这一特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3、古希腊城邦政体
4、古雅典民主政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时代背景
古希腊民主制度演变
梭伦改革(前6C初) 克里斯提尼改革(前6C末) 伯利克里改革(前5C)
措施 1,废除了债务奴役制 2,以财产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城邦公民的等级 3,提高了公民大会权力 4,设立了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作为最高行政和司法机关 1,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国家的行政单位 2,五百人会议取代了四百人会议且权限有所扩大 3,十将军委员会 4,“陶片放逐法” 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以抽签方式向国民开放;
2、五百人会议由民众陪审团掌权,贵族会议丧失一切政治权利;
3、为担任公职或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或补贴。
4、扩大陪审法庭的规模及权限,使之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
作用 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间利益关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促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彻底扫除氏族制度的障碍,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雅典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达到极盛,成为左右希腊世界局势的霸国和主要的文化中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基本特点
主要体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评价---积极性
局限性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
要求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柏拉图 “理想国”,追求智慧、正义、理性
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
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归纳和演绎的两种思维方式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5、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小结: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及成因:
前3500年的古巴比伦王国:法;楔形;诗;60;
前3500年古埃及:金字塔;太阳历;莎草纸;
前2千纪爱琴文明:民主摇篮,文史哲;
前2070年古夏朝(华夏文明):青铜器;世袭制;
前3千纪古印度文明:婆罗门教;佛教;数字;
大洋文明:工商经济;民主政治;移民潜能;
地理环境≠决定因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大河文明:农耕经济;专制政治;侵略潜能;
多元独立发展
不同特点的成因:受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限制;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影响;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古代东西方奴隶制文明的比较
文明区域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西方文明
典型代表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发源地区 大河流域 地中海沿岸
文明基础 发达的农业 繁荣的工商业、航海业
文明类型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对外交往 很少 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基本特征 经济上:农业文明; 政治上:中央集权 经济上:商品经济、海外贸易发达
政治上:民主政治
特点 封闭型 开放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海洋文明
山多地少,
交通不便
海岸曲折,
岛屿密布
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态
商品经济与海外贸易
民主政治
人文精神
大河文明
地处平原,
交通便利
土地肥沃,
灌溉便利
疆域辽阔的统一国家
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
集权政治
集体主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材料: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习近平2019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主题升华1: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应该秉持平等与尊重,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交流对话。
★主题升华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
对待世界多元文明,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世界文明的共同前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真题】
(2022年湖北卷)在雅典城邦,获得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公元前5世纪中期,著名将军客蒙用大量家财捐助公共服务、资助同村公民,以获取政治上的支持。这表明( )
A.贵族对村民有庇护义务 B.公民责任意识衰落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 D.理性精神逐渐消解
在雅典城邦,著名将军客蒙为获取政治上的支持,用大量家财捐助公共服务、资助同村公民,容易造成社会精英利用手中的财富获得政治权利,影响民主政治的公平公正,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庇护村民是贵族的义务,排除A项;材料强调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无法体现公民责任意识衰落,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且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真题】
(2022年湖南卷)伯利克里在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同时又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诸如战船捐、使团捐及合唱捐等。这种政策( )
A.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致力于防范富人垄断政治权力
C.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着眼于缩小公民间的贫富差距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收入低的下层公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刺激了他们的参政积极性,“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为城邦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保障,可见这种政策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排除A项;“防范富人垄断政治权力”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要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排除B项;“缩小公民间的贫富差距”是手段,不是该政策的目的,不符合主旨,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真题】
(2022年全国甲卷)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根据材料可知,梭伦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以获取民众支持;某主战派统帅战前战中都会说服雅典人也是为了获取民众支持,这说明雅典的事务由雅典公民决定,雅典是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D项正确;梭伦等人需要获得民众的支持,说明领袖人物没有绝对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平民与贵族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梭伦等人争取民众的支持,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真题】
(2022年全国乙卷)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依据材料“直系亲属、男性亲属所在村社”结合所学可知,成为雅典官员的先决条件是具有雅典籍贯的成年男性公民,D项正确;“信仰、品质、能力、财力、血统”只是成为官员的“加分项”,不是“必须项”,排除ABC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真题】
(2021年湖北卷)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专制主义理念 B.自由主义精神
C.法律至上原则 D.小国寡民情结
根据材料“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可知,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发展应该是自给自足,这种设想蕴含着小国寡民情结。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古希腊有数百个城邦,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城邦十分珍视独立自治,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专制主义理念,排除A项;材料与自由主义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律至上原则,排除C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真题】
(2021年辽宁卷)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希腊地震不断发生,有时还引起海啸。时人认为这是神灵的警示,修昔底德则认为地震不过是巧合的自然现象,而海啸是由地震吸引海水离开海岸,海水回冲后产生的水灾。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
A.具有理性精神 B.强调了人的个性自由
C.集文化之大成 D.创立了朴素唯物主义
根据材料可知,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有人认为地震是神灵启示,修昔底德却用理性分析,故选A项;材料与人的个性自由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判断修昔底德是集文化之大成,排除C项;材料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无关,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真题】
(2021年北京卷)雅典民主改革后,工商业者获得一定权利。一位雅典公民濒临破产,却不愿让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认为只有蛮族和奴隶才做这种“低贱营生”。苏格拉底劝导说,为了家庭生计,自由的女人运用技艺从事商品生产是“最高贵”的行为,通过学习和练习可增进美德。这说明( )①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社会道德沦丧②古希腊城邦时期开始出现手工工场③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求知并付诸实践④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对工商业抱有偏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根据“苏格拉底劝导说,为了家庭生计,自由的女人运用技艺从事商品生产是‘最高贵’的行为,通过学习和练习可增进美德”可知,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求知并付诸实践,③符合题意;根据“一位雅典公民濒临破产,却不愿让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认为只有蛮族和奴隶才做这种‘低贱营生’”可知,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对工商业抱有偏见,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社会道德沦丧,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城邦时期开始出现手工工场,①不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考真题】
(2021年山东卷)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根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可得出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城邦中的重要政治事务,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祭司的特权,排除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排除C;津贴制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排除D。